趙武強 張浩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粉碎玉米、餵食雞鴨……近日,在銅梁區侶俸鎮天星村9社,建卡貧困戶李邦華和妻子正在家裡忙碌著。
見有人來,李邦華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歉意地說:“拌好幾十頭豬的飼料,要忙活一兩個小時。還有幾十只雞鴨鵝也要餵食。我兩口子清早起來忙到現在,還沒有歇一口氣。”雖然忙碌,但李邦華說著,臉上卻帶著掩飾不住的笑容。
受益於扶貧小額信貸政策,李邦華把養殖業搞得紅紅火火。
據悉,受益於銅梁區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在資金的支持下,夫妻倆把養殖業搞得紅紅火火。
記者在李邦華家中看到,小院乾乾淨淨,雖然家中有4間豬圈,但被清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一絲異味。
“老李兩口子勤快得很,捨得幹。”銅梁區侶俸鎮天星村黨支部書記羅德中介紹說,春節後李邦華賣了12只仔豬、3頭肥豬,收入了3.4萬多元,剩下的豬兒今年出槽後,還有四、五萬元的收入。
記者瞭解到,李邦華有兩個孩子,31歲的大兒子患有先天殘疾,自出生後就一直沒有下過床,吃喝拉撒全靠大人悉心照顧:小兒子正在上大學。
前幾年,李邦華一家被納入了建卡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解決了他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
不愁吃、不愁穿了,但要想走出一條增收致富之路,還任重而道遠。2019年上半年,在銅梁區、鎮幫扶人的具體規劃下,李邦華受益於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貸款2萬元擴大了生豬養殖規模。
“我過去也養過豬,但缺乏本錢,一直是小打小鬧的。”李邦華欣慰地說,去年,幫扶責任人上門給李邦華宣傳扶貧小額信貸政策,還幫他們辦好一切手續。有了這筆錢,李邦華擴豬圈,買母豬,購飼料,雖然苦一點、累一點,“但能夠掙錢了,心裡就不覺得累了。”李邦華高興地說。
侶俸鎮利用金融扶貧項目為產業“造血”。
據瞭解,銅梁區侶俸鎮有建卡貧困戶229戶。近年來,銅梁區裡、鎮裡積極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教育扶貧、就業扶貧、醫療扶貧等方式,幫助全部建卡貧困戶都摘掉了貧帽。
2018年,國家出臺了金融扶貧政策,侶俸鎮抓住金融扶貧為產業“造血”的機遇,對全鎮貧困戶全覆蓋宣傳動員,支持和幫助能吃苦、捨得幹、有信心,也有產業項目的貧困戶用好用活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大力發展扶貧產業項目。
截至今年7月底,侶俸鎮全鎮已有142戶建卡貧困戶獲得414.6萬元扶貧小額信貸,他們紛紛搞起種植養殖項目,26戶建卡貧困戶還獲得產業到戶近9萬元的資金補助。
“為了確保金融扶貧產業收到實效,鎮裡要求每位幫扶責任人既要負責技術指導,又要拓展銷售渠道,通過市場營銷和消費扶貧等多種形式,幫助貧困戶把農產品變為商品,獲得實實在在的收入。”分管扶貧工作的副鎮長孫賢菊說。
而在鳳飛村,6社建卡貧困戶王安軍也是利用扶貧小額信貸資金走上致富路的典型。
扶貧小額信貸,讓村民手上的技術得到了充分發揮。
王安軍有種植蓮藕的習慣,他利用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資金,流轉了本社幾戶農戶的土地,把種藕面積擴大到了30畝。一有空閒,夫妻倆就外出挖藕,每天至少有六七百元的收入。
“我有種藕的技術,但過去缺少資金,5萬元小額貸款幫了我的大忙。”王安軍說,藕種多了,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又義務幫我聯繫商販,我在家門口就把藕賣完了。
“王安軍種的蓮藕品種好,產量高。目前已開始採收,鮮藕每斤3元左右,效益可觀。他兩口子一有空閒,就外出幫人挖藕,每天至少有六七百元的收入。”村黨支部書記黃萬國告訴記者。
“貧困戶脫貧只是取得階段性成果,增添新的措施,讓貧困戶富起來是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的方向。”侶俸鎮黨委書記趙光友說,鎮裡評選了脫貧致富先進典型,激發了更多的貧困戶增強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下一步,鎮裡將繼續加強扶貧小額信貸發展產業的引導和指導,提升貧困戶發展產業的水平,進一步強化消費扶貧,讓貧困戶的腰包都鼓起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