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壓抑情緒,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怎麼辦?

習慣了壓抑情緒,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怎麼辦?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

By 壹心理答主

前段時間大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母親逼兒子喝牛奶的場景,真令人窒息。而這樣的父母卻並不少見,他們不允許孩子有負面情緒,不允許孩子拒絕自己,不能容忍孩子挑戰作為父母的權威。

“你有什麼好哭的?我才委屈呢,辛辛苦苦把你帶大,結果裡外不是人”

“你還想吃冰激凌?讀書讀不好,就知道吃,哪來的臉?”

“就憑我是你爸,我說你錯了就是錯了。”

從小被養育者強勢地否定、指責、打壓或忽視的孩子,會變得自卑,自我價值感低下,會懷疑自己的情緒情感是不合理的,不敢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合理需求,甚至也不敢反抗別人的欺凌。

只能一直壓抑自己,過著戰戰兢兢、謹小慎微的生活。

很顯然一直維持這樣的行為模式不僅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傷害,也不利於建立真正平等、健康的人際關係,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
不能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

可能和從小生活的環境有關,不太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些時候受了委屈,更多的是憋在心裡,沒有以一種更好的方式排解出來。再者,也有可能和媽媽有關,因為媽媽的脾氣不是很好,就很著急的那一種,也讓我養成了察言觀色的行為,漸漸地不會真實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因此,想問問如何真正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情緒也是一種力量,恰當表達好處多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EL Tapado
國家二級諮詢師

認識情緒:力量的一種表現。

情緒有感染力和傳染力,“你笑全世界就陪你笑”、“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都說的是這個道理。笑這種正面情緒的表達式可以吸引人,哭這種負面情緒的表達式可以博得人的憐憫。

力量有大有小,你媽媽脾氣不好就是她的負面情緒力量,她的負能量大於你的。弱小遇到強大,使你產生了畏懼,於是,你通過隱藏自己真實感受的方式來避免遭到強者的攻擊。當你遇到比自己更弱小的對象時,你的負面情緒力量就很可能會展現出來。

情緒效果:膨脹的氣場。

乾癟的饅頭不香,壓抑的情緒不正常。常說的情緒管理,並不是在說“管住自己別發脾氣”,也不是在說“連情緒都管理不好的人無法管理自己的人生”,而是在說“喜怒哀樂我們都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法”,酵母就是饅頭膨脹的有效方法,適當的情緒釋放就形成了我們的個人氣場。

膨脹的正面情緒可以給我們雙倍的快樂,膨脹的負面情緒也可以給我們雙倍保護。這個膨脹,不是誇張和無節制,不是去狂喜和毀滅,畢竟,饅頭再怎麼膨脹也不會成為氣球。而是為自己的心房開一扇通風的窗,讓心間充滿更多氧氣。

情緒表達:個人風格推銷。


同樣一顆石子,同樣的人用同樣的力量扔在不同的湖裡,激起的浪花的大小高度都不一樣,於是,扔石子的人對每個湖的評價就不一樣,會說水濺得高的湖很淺,會說水濺得低的湖很深。於是,不同的湖就這樣把自己推銷給了不同的風景規劃區。

石子就好比外部事件,不同湖就好比不同的人,遇到同樣的事件,不同人的情緒反應不同,這個情緒反應,就是綜合我們的性格、教養、認識而形成的,也正是這些因素,塑造了我們外顯的個人風格,害羞內斂或熱情奔放、謹小慎微或粗枝大葉。別人會根據你的風格來選擇對待你的態度,你媽媽的容易著急上火就是她的風格,你的察言觀色就是你對待她的態度。

相信自己有情緒表達的權利和能力,把真實感受表達出來,讓別人get到準確的信號,就成功的把個人風格推銷了出去。


情緒≠想法,學會區分才能找回理性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匡大妙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

習慣了壓抑情緒,不敢表達真實的想法怎麼辦?

樓主你好,看你的描述,你好像你有點把情緒和想法混淆了。你認為想法就是情緒,情緒就是想法。雖然它們兩個一般在自己感覺上是同時出現的,但兩個是不一樣的。你先得認識到兩者是兩個東西,才有可能通過自己不斷的練習來提高對兩個方面的掌控力。

1.情緒方面,可以簡單這麼理解,情緒只是你潛意識對當前情境的一種自動判斷(比如:我受到委屈了、我有危險了),是你內在信念參與的在一個固定視角看問題的一種制動的對情境的判斷。

打個比喻,你可以把你自己看成一個公司,情緒其實是你下面的員工,根據他的經驗做出了判斷,寫了一封報告郵件給你這個老闆。情緒只是這個員工對這封郵件分類做出的一個標記。所以如果你把情緒看成只是潛意識的一種提醒,那麼其實就不需要去壓抑它。

2.想法方面,想法是你與你的潛意識和你與別人溝通的素材,往往很多想法都被裝在了用情緒標記的那封郵件裡了,你如果用壓抑的方式去對待情緒,那麼想法也就一起被壓抑了。

所以,你只要通過練習,理解這種區別,能夠把有限的精力從壓抑情緒中抽出來,你就能更心平氣和的打開郵件仔細分析報告的內容,而不是全屏迴避一切。然後,你就會擁有更合理更客觀的思想,並且,通過幾次用信心和勇氣的支持把想法表達出去,觀察別人的反饋,做出想法修正。

這樣逐步的形成良性循環後,你就能有信心和勇氣表達你的想法了。當然,情緒在這個時候也就不是問題了,它只是幫助你快速處理信息,提醒你的一個工具。

用明確、非指責的方式去溝通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溫尋梅
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你好呀~
情緒表達是幫助我們獲得需求滿足的一個基本方式,幫助我們建立連接、關係,幫助我們建立對自己的認識。
推薦一個高效方法——非暴力溝通。
正確溝通公式是:
(1)你(對方)做的事情或者表現是什麼?


→“我”看到的對方的行為和表現
(2)你這樣做,給我的感覺是什麼?
→“我”的內心情緒表達
(3)我希望你可以怎麼做?
→非常具體、完善的表達出“我”的需要
比如媽媽總是喜歡催著你做什麼事情,讓你很煩惱,你可以對她說,“媽媽,我知道你很著急,你一直在催我快點”→“聽見你的催促,我的心裡也特別著急,我沒法集中注意力整理東西了”→“可不可以給我一點時間,五分鐘可以嗎?我會盡快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在溝通的這個公式裡有幾個,每個點上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當你在說別人做的事情或者是別人的表現的時候,要具體不要太泛,不能是指責。
一定要說是我的感覺是什麼樣子。而不要說“你覺得我會怎麼想呢....”去指責對方。
你希望對方做什麼,要具體儘量具體。
有人可能你需要的是別人一個溫暖的擁抱,也可能需要一份有心意的小禮物,也有可能就是你別理我,我只想跟自己待著去散散心......
尤其越理性的人你越需要對他說得具體,不要指望別人都能猜出來。

接著,你才會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撕扯,擁有更真實和幸福的人生。
強烈推薦閱讀書籍《非暴力溝通》,相信你一定收穫頗豐!

接納過去重建認知,別讓過去影響現在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浦瑞girl
明心見性

題主能夠從原生家庭角度去考慮自己的性格形成,自己情緒的壓抑,也是很大的進步,說明引起了自己的重視,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負責,愛自己的表現!
對於情緒的表達,由於受母親情緒的影響,對於題主情緒的表達受到了抑制,優點是題主形成了察言觀色的本領,對於以後社會為人處事,也是一種本領,缺點是壓抑了自己的情緒,阻礙了情緒的表達!
對於情緒的表達問題,認為題主首先做到第一點,自我接納,過去長期在母親的高壓影響下,必然會對於題主內在情緒的表達度上把控不好,可能會出現該表達的表達不出來,不該表達的傷到人的情況,所以建議題主先把自己過去的遭遇種種,先接納起來,認可自己的方方面面,瞭解自己的價值觀!


然後是瞭解自己的情緒表達,比如什麼情況下是自己的底線,會讓自己忍不住發火,每個人的度跟點不一樣,所以題主可以多去認識自己,覺察自己!在這過程中,有些情緒的表達是我們對於童年未滿足的創傷,需要我們慢慢去覺察,滿足。
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過去了。我們長大了,可以重新樹立新的價值觀,以及表達方式,如果平時遇到觸發你情緒的按鈕,可以表達情緒,慢慢的會總結出有的情緒適合表達。有的情緒表達的不合時宜,但是表達出來是第一步,慢慢總結!
平時如果再遇到母親發脾氣,打壓式表達情緒,可以溝通,理性的去溝通。如果有情緒。默默可以告訴自己,你來了,我知道你受委屈了,給自己一點時間,但是我們可以更好的方式解決這件事情!
最終的目的就是我們可以控制情緒的表達,做情緒的主人,不做情緒的奴隸,讓情緒為我們所用,比如憤怒來了,告訴對我你的表達方式我很生氣,但是我可以理解你,……下邊再開始對事論事!
這是成長的路,我們一路同行!加油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