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讀後:有時候,外人比你更瞭解故鄉


以前閱讀外文書籍時,總會明顯感受到翻譯腔的隔閡,字裡行間透露出的西方人的表達習慣和敘述特點,背後其實是更深邃的文化差異。

但美國作家彼得-海斯勒的《江城》,讓我全無隔閡。


《江城》讀後:有時候,外人比你更瞭解故鄉


也許是因為彼得-海斯勒本身具備出色的文學素養,他擁有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兩個文學學位;也許是因為,彼得-海斯勒來中國後很快學會了漢語。

在中國,他的中文名字“何偉”更廣為人知。

《江城》是何偉的“紀實中國”三部曲之一,當我看到書名為“江城”兩個字時,起先第一反應,莫非是寫武漢?

但再仔細一翻,原來寫的是另一座城市:涪陵。

從地理角度,我認為符合“江城”之名的城市,長江沿線就有好幾個——

武漢因為地處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所以被國內廣泛稱為“江城”;

四川省宜賓市,岷江與金沙江的交匯處,也可以視為“江城”;

重慶,嘉陵江與長江的交匯處,人們稱之為“山城”,但“江城”之名也不是擔不起;

再往下游,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就是四川省涪陵市,也是何偉心中的“江城”

《江城》讀後:有時候,外人比你更瞭解故鄉


……

也許直到今天,大多數人對涪陵的認知,也只有四個字:烏江榨菜。

《江城》這本書的意義就在於此。

從1996年到1998年,彼得-海斯勒參加了“美中友好志願者”的項目,來到中國,來到四川省涪陵市,擔任涪陵師專的外語老師,講授英美文學。

在這裡,彼得-海斯勒飛速學會了漢語,並以“何偉”的中文身份出現,與何偉一起留在涪陵的,還有一名志願者亞當,也是涪陵師專的英文老師。

這是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

在整個90年代,在涪陵這樣的閉塞小城,沒有鐵路,沒有高速公路,整個城市與外界最主要的通道,是長江和烏江。烏江從南方流來,連接著貴州的重重山嶺。整個城市在兩江的河谷裡擴展,無論從哪個角度遠望,都離不開船隻點點的大江。

外國人的出現,是件新鮮事。尤其,何偉和亞當這樣的外國人,是在這座城市生活整整2年。

大約半年後,語言就不再是障礙,何偉可以熟練地用漢語與當地人交流,甚至學會了諸多四川方言,甚至擅長用自稱“洋鬼子”這樣的稱呼迅速與當地人打成一片。

真正的隔膜,依然是文化,是民族認同,是敏感政治,即便2年後何偉已經很熟悉涪陵人的處事方式,但依然會在有些地方把握不準,而那往往意味著冒犯與分歧。

讀《江城》這本書,對於中國讀者而言,最大的震撼在於——過去三四十年,中國的發展天翻地覆,但人們的注意力始終聚焦在東部沿海的大城市,少有人去關心那些不起眼的三四線小城,甚至人們從未認真審視過這些小城。

彼得-海斯勒在90年代選擇了涪陵,一座幾乎沒有外國人出現的城市。他對涪陵人生活方式的觀察、對四川地域特色的考察、對涪陵人價值觀念的洞察,和對中國文化的感知,無疑都是驚人的,甚至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一座被你早已習慣、視若無睹的小城小鎮,甚至是你還覺得落後、沒特色、不撐面的故鄉,但在何偉的筆下,在何偉的眼裡,仍是值得關注的對象,無論是小城本身,還是這裡的人。


《江城》讀後:有時候,外人比你更瞭解故鄉


我很喜歡何偉的文字的一點,他的表達幾乎少有波瀾壯闊的情緒起伏,更多的,是充實的細節,是真誠的展現,是冷峻的洞察。他很少去做決絕的評判,但會表達個人感受。

事實上,《江城》這本書是何偉離開涪陵返回美國後,在家4個月寫完的。寫作如此之快,主要歸功於文學專業出身的彼得-海斯勒本身保持著日常寫作的習慣,在涪陵的2年裡,他堅持著寫日記、做筆記的生活習慣,因此得以積累大量真實的素材。

讀過《江城》,我認為何偉值得尊重的一點,就是他儘可能尋求的客觀。作為一個美國人,在另一個國度和文化裡生活,難免會做比較和評判,但何偉卻是極力避免這種低級的陷阱。因為在涪陵,更多時候他已經是何偉,而不是彼得-海斯勒。

對於90年代,我最感性的認知來自於家裡的老照片,那是爸媽年輕時的樣子,90年代似乎總是陽光明媚,路上風塵滾滾,白襯衫是男士的熱衷選擇。

《江城》裡的涪陵,也有這種氣質。那時候,人們從文革的餘波中走過來,社會開始加速發展,一切都在變化,新世紀就在不遠處,人們期待著像夢一樣。

何偉來到涪陵的1996年,涪陵還是四川省涪陵市。

第二年,1997年,涪陵變成了重慶市涪陵區。

在何偉的書裡,我們看到了香港迴歸對涪陵的影響,看到了涪陵人的生活規劃裡已經出現了尚未建起的三峽大壩……

時間轉瞬而過,1996-1998年的涪陵,就永久保留在《江城》這本書裡。

即便書中有不少對涪陵人“冒犯”的地方,但僅僅幾年後,當《江城》在大陸出版時,涪陵人,包括書裡涉及的具體的何偉認識的涪陵人,都已不再執拗於此——因為,那幾年早過去了。涪陵也早已變了天地。

這也是高速發展的當代中國的現狀。

無論是在大城,還是小鎮,這些年的發展車輪轟隆向前,對於眼前熟悉的生活景象,我們只是看一眼,更多時候都懶得看。

但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

只不過多年後,我們再回憶,居然有點不太確定當初是如何抵達。

於是,又只能尋求答案於那些宏偉高大、幾乎只代表大城市的歷史進程詞彙。

從這種意義上,涪陵人多少值得慶幸,起碼何偉給90年代的涪陵留了本《江城》。

而中國成千上百個的其他小城呢?

有中國人真正關心嗎?

總不能期待每個小城都等來自己的何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