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看市,“聰明錢”加倉A股還是大趨勢嗎?

節後看市,“聰明錢”加倉A股還是大趨勢嗎?


中秋國慶長假八天轉眼即逝,想必大家一定是玩玩買買——有數據有真相: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


怎麼樣,這一波大家貢獻了多少呢?


假期結束滿血歸來,面對癟癟的錢包也不用慌,或許我們可以跟著“聰明錢”來回血!


A股對外開放 【放大招】

常被提及的“聰明錢”,一般都指的是【外資】,目前外資投入A股的重要渠道有三個:

1)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2)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3)陸股通(滬股通+深股通)。


因為對市場的敏銳性,外資往往能花式操作在A股市場波動中較準確把握進退場時機,因此一舉一動備受關注。而9月25日官方發佈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簡稱《QFII、RQFII辦法》),因其直接影響到“聰明錢”而成為市場討論熱點。


此次發佈的文件及配套規則,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了修訂:

· 一是降低准入門檻,便利投資運作。比如放寬准入條件,簡化申請文件,縮短審批時限等。

· 二是穩步有序擴大投資範圍。比如新增允許QFII、RQFII投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證券、私募投資基金、金融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等。

· 三是加強持續監管。比如加強跨市場監管、跨境監管和穿透式監管,強化違規懲處等。


由於此次新規落地有望長期促進境外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便利海外機構配置A股,這也被看作是A股對外開放的又一“大招”。


而拉長時間來看,這樣的“大招”還有很多,僅僅九月份,官方通過不同渠道多次明顯釋放了對外資入市的歡迎和友好態度,信息密度集中:

9月6日證監會提出“擴大滬深股通投資範圍”等;

9月23日國常會提出“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等。

可見,政策支持外資持續投資A股仍是大方向。


聰明錢持續流入 【有潛力】

政策支持下的外資流入效果是明顯的,外資看重A股市場制度的完善度,每當制度前進一步,外資就呈規模湧入。


儘管短期進出有起伏,但長期看,外資總體上是在流入A股。以陸股通為例,截至9月30日,北向資金今年淨買入A股937.41億元;而自滬股通首次開通以來,北向資金累計流入金額已經達到了10872.18億元。

節後看市,“聰明錢”加倉A股還是大趨勢嗎?

目前外資在A股市場投資規模超兩萬億(陸股通+QFII+RQFII),投資體量已經超過保險、社保、私募等機構。不過,來自證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日,所有外資持有我國流通股市值的比重仍然只有4.69%。


證監會表示,與日韓等股票市場中,外資持股佔比超30%以上相比,我國資本市場中外資持股佔比還是很小,對外開放引入境外資金進入我國股票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此外,從“聰明錢”流入的行業分佈來看,今年以來QFII/ RQFII重倉的前三行業一直是銀行、醫藥和家電,可謂是偏愛有加;第四重倉行業,則在電子和非銀金融間變化。再看陸股通,在前5大重倉行業中除了對銀行股的態度有所區別外,其他重倉行業則高度重合。(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0年9月25日)


總之,外資未來有望跟隨政策開放進程逐步“加碼”,而且因為向來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外資在行業的選擇上也“頗有一手”。投資者不妨跟隨“聰明錢”做好佈局,借鑑外資對投資賽道的選擇,做更聰明投資者。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