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文│一本情感簿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常能聽到別人說:做人,不能太大方,也不能太善良,不然是要吃大虧的。這些話,在我們小時候,是不會有人告訴我們的。

那時候,所有人都會說,要懂得分享、要樂於助人、要誠實善良。可是我們長大了,懂事了,有了能力的時候,他們反而告訴我們不要太善良,自私一點沒關係。

所以,成年人往往一旦長大,就會很不開心,不快樂,因為我們總是在面臨取捨和矛盾。

他們都說,這就是成長,但成長到底是什麼?是不是就是變得麻木不仁,變得事事先判斷得失,權衡利弊,思考取捨呢?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一個能夠服眾的答案,即便有些道理是對的。

那麼,我們到底需要怎麼做?怎麼才能既符合我們內心自私的一部分,又能無愧於心,無愧於從小接受的教育呢?

這個答案,在我第4遍看完《我不是藥神》,才漸漸想通。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01:張長林,直到最後也在“騙人”,但有些“騙”,你恨不起來

要說現實,其實整部電影裡,張長林應該排在第一位,他才是真正賣假藥的那個人,被程勇一眾舉報之後,威逼利誘使得程勇把印度的代理權交給了他。

電影裡的程勇已經夠心黑,他的進貨價是500,然後銷售價是5000,整整翻了十倍,關鍵是他不需要承擔研發費用和研發時間成本,他的利潤是拋開運輸成本之外的全部。

可張長林呢,他的售價卻是10000,翻了20倍。

沒有人會嫌錢多,越是容易賺的錢,人就越是貪心。嫌20倍賺的不夠快,他就把售價提到了20000,也就是40倍。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拋開所謂的道德層面,張長林即便是把價格賣到2萬,其實也比正版4萬的價格,對於病人來說,來的便宜。

為什麼被舉報?

就像張長林逃亡路上對程勇的說法一樣:“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

哪怕這個藥依舊是程勇是在賣,但5000的價格,難道就不貴嗎?其實也貴,只不過當人們從4萬的天價一下子降到5000這個價格,人們就很容易接受了,因為不管怎麼說,都是便宜了。

換句話說,倘若張長林和程勇之間時間調換,由張長林先買藥,賣2萬,就不會被舉報。然後張長林把代理權給程勇,程勇再賣5000,也不會被舉報,如果是這樣,那就是皆大歡喜。

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當有了程勇的“低價”,這個時候再冒出張長林的“高價”以及“更高價”,病人們就覺得接受不了了。

但是,其實維持這種“黑心賣家”,對買賣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只不過,部分買家負擔不起而已,為了一時的痛快,舉報了他,卻沒有想過,之後怎麼辦呢?4萬的難道不是更貴?所謂的正版不是更心黑?

張長林被抓前,找到程勇,要20萬,程勇給了30萬,讓他不要亂說。出乎意料的,像張長林這種人,最後真的就沒有供出程勇。不是什麼所謂的江湖道義,更不是所謂的言而有信,僅僅是因為他知道程勇以500的價格賠本賣藥而已。

這個直到最後也在“騙人”的人,依舊瘋癲猖狂,但就是恨不起來他。這個世界很“黑暗”,我們會嫉妒擁有光明的人,甚至是破壞他們的光明,使得對方和我們一樣面對黑暗。

但,我們不會對寧願自己忍受黑暗,也要給別人帶去光明的人落井下石,因為我們都知道,這類人才是真正的希望。

這是每個人心底最後的防線,永遠都不會打破,守住了這一點,人才能被稱之為“人”。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02:窮生奸計,富長良心,不必對“窮人”太過苛責

湖畔大學梁寧曾說:“恐懼是邊界,你看到火,你就不會伸手,因為有恐懼。看到風高浪大,你就不會出海,因為有恐懼”。

黃毛搶了程勇的藥,然後還分給了其他人。劫富濟貧嗎?並不是,因為對他而言,那時的程勇只是為了賺錢而已。

他可以心安理得的去搶,哪怕去偷,這並不會給他心裡帶來愧疚感和負罪感,這種行為在他內心深處即便不是對的,也一定錯不到哪去。

其實,一開始的程勇和張長林是一類人,可是黃毛等人就是可以接受程勇,而無法接受張長林,歸根究底,其實就是張長林的“前科”,以及後來的價格太貴而已。換言之,程勇賣的便宜,那麼他的良心就相對多的一些。

仔細想想,其實這種邏輯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我們從小就是知道,惡是不存在大小之分的,只要做了惡,那就是不對的。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而且,不僅僅是黃毛等人更向著程勇,就連病人們也更向著他。一開始是因為他的藥便宜,但後來是因為他賠錢賣藥的做法。

可認真思考,難道500的價格就不貴嗎?反正我還是覺得貴,只不過這種貴是在接受範圍之內,並且沒有太過不可觸碰,並且程勇當下也確實不以盈利為目的。

一個月損失幾十萬,程勇做這樣的好事,是因為後來的他經濟能力可以支撐他這麼做。一開始的他父親重病住院,孩子監護權也拿不到,房租到期,吃喝都成問題,他自然不會去想到做什麼好事,更何況還是捨己為人的好事。

加上呂受益的死,更加令他愧疚,所以,他這麼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還債”。還自己當下衣食無憂的債,還自己因為虧欠而不安靈魂的債。

放棄這個買賣,是為了肉體生存,重啟這個買賣,是為了讓精神生存。

就像《霸王別姬》裡的那句臺詞:人吶,得自個成全自個。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黃毛之所以捨命救他,也是因為當下的程勇值得他這麼做。你願意為了我們承擔風險,我便會力所能及為你分擔一部分風險。

在這個世上,我們誰又不是“窮人”呢?

思慧因為“窮”,甘願做酒吧女郎;呂受益因為“窮”,就要忍受病痛的折磨;黃毛因為“窮”,也要忍受孤獨,不敢見家人;程勇因為“窮”,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呂受益死去。

很多時候,我們“窮”,不單單是財富上的,更多的是對現狀的無力,對生活的無奈,對世事無常和生老病死的無能為力。

“窮人”有時會顯得不作為,顯得冷漠,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而是實在條件不允許。倘若他們自己的生活都一團糟,還是願意做一點點事,那麼即便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也不應該過分苛責他們。

畢竟很多時候,良心這東西,只會在“富”的時候才能看到。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03:這個世界很“自私”,但自私的人往往才無私

《人間失格》中,有這樣一句話: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件太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是各種枷鎖束縛著你,稍微動一下,就會冒出血來。

《我不是藥神》中程勇的原型,在現實中其實也是一位病人,所以,他才走上這條“英雄”之路。畢竟如果不是身處旋渦之中,又有幾人真的能感同身受呢?

很多時候我們的關注,其實都是因為同情,我們會表達我們的支持,或是精神上的、或是物質上的,但不管如何,每個人的生活終究還是要自己面對。

現實中的程勇,曾清楚的說明了當時的天價藥,到底是有多天價。

每一盒都很輕,折算下來,價格是黃金的20倍。

4刷《我不是藥神》:世界很“自私”,但就連張長林都恨不起來

這些事,倘若不是因為電影的大火,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會去關注呢?即便關注了,又有多少人真的願意做一點什麼呢?

電影中的程勇是健康的,所以他更加符合電影塑造的英雄形象,但現實是殘酷的,也是“自私”的,程勇必須是自己瞭解作為病人的無奈和痛苦,才會願意下功夫去替他們做點什麼。

因為對於當時的他而言,他就在那個圈子裡,恰好他的能力是別人需要的,情緒驅使著他這麼做了,甚至來不及去想後果。

不在其中的置身事外,身在其中的力所能及,電影通過改變了程勇自身健康問題,以及前後的反差和行為,間接的說了一個道理:

這個世界是“自私”的,但真正能到“無私”的,恰恰是那些曾經“自私”的人。

不是因為感同身受,而是因為我可以做到,並且對很多人都有幫助。

那麼就值得去做,當然,電影的結果還是比較殘酷,畢竟判了3年。

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惡不應該有大小之分。

所以,善,也不會有大小之分。

結語

看了好幾遍《我不是藥神》了,每次看完,聽著片尾曲,都會反覆想一件事:這個世界或許沒有所謂的“神”和“天使”,他們不過也是普通人而已。

一個人的光芒萬丈,從來都不是因為他身上穿戴的東西,而是他用行動造了一輪明月,讓原本處於黑暗中的人,可以看到哪怕一絲絲的光亮,這其實就夠了。

另外,當年沒有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我欠“山爭哥”一張電影票。

保證還。

期待您關注“一本情感簿”,及時瞭解更多。

感謝閱讀!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