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正确的

熟悉汉末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之所以能做大做强,进而兼并群雄、统一中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由此获得号令天下的资本。

而袁绍连番婉拒沮授的建议,不肯迎奉被其他诸侯视为“香饽饽”的汉献帝来河北,从而“便宜”了曹操,使得后者借此壮大实力,并由此走上兼并群雄之路。虽然后世之人屡屡把袁绍拒绝迎奉汉献帝视为愚蠢之举。

但就当时的情势而论,他这样做其实才是最合理的!

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正确的

其实,袁绍也曾动过迎奉汉献帝的念头,早在他夺取冀州之初(191年),便曾经听取过谋士沮授的建议,表示愿意派兵西迎皇帝,但事后却不了了之。

等到汉献帝从长安冒死逃回洛阳后(196年),当献帝行至袁绍的“势力范围”河东郡作喘息时,袁绍的谋士沮授,田丰等人便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当时威望最高,实力最强大的军阀,袁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似乎是担心弄个皇帝在身边妨碍自己施展拳脚,最终采纳了反方的意见,对汉献帝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

献帝回到洛阳后便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迎奉献帝,迁都于许,使已经形同乞丐的皇帝至少是看上去又恢复了威仪,曹操从此得以打着天子的旗号号令天下。袁绍不迎献帝,把嘴边上的肥肉让于他人,当时羽翼未丰的曹操带有几分侥幸的得到了这张王牌,立即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最终在官渡之战中将袁绍打败。

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正确的

但是袁绍不迎天子而曹操却选择了迎,我们应该看出当时双方的地位和实力对比差异。

首先天子是一柄双刃剑这个是可以肯定的够的,一方面天子可以让诸侯打着天子的旗号号令天下,取得了政治上的巨大优势。但是同时天子带来的还包括内部的许多问题,天子和公卿大臣的夺权,对诸侯的隔阂乃至双方的厮杀,这点在曹操迎天子之后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

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正确的

对袁绍来说,袁绍不需要借助汉献帝来扩充实力。作为关东联盟的盟主,袁绍不仅形象好、气质佳,而且出身极为高贵,自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之位者,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政治号召力极强,只需登高一呼,便可以召集天下豪杰共举大事。

更何况,袁绍在当上讨董联盟盟主后,已经获得对关东各州郡长官黜陟、赏罚的权力,形同关东的皇帝,哪里还需要再借助汉献帝的威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因此对于袁绍来说,天子就是一个大麻烦,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内部分裂不稳。对于袁绍来说,天子是弊大于利。

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正确的

对于曹操来讲,不迎奉汉献帝则无以号令天下。他出身低贱、形象不佳、政治号召力极弱。更加要命的是,由于曹操早期敌视名士的政策,曾处死兖州大名士边让,由此导致大批曾依附于他的名士(如陈宫、张邈等人)跟他决裂,害得他差点儿丢失根据地。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如果不掌控汉献帝并借助他的威望,根本不足以号令天下。而天下的那些弊端对于当时势力还弱小的曹操来说反而并不用太过在意,也因此对于曹操来说天子是利大于弊的双刃剑。

袁绍为什么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正确的

也正因为如此,袁绍连番婉拒沮授的建议,不肯迎奉被其他诸侯视为“香饽饽”的汉献帝来河北,从而“便宜”了曹操,使得后者借此壮大实力,并由此走上兼并群雄之路。虽然后世之人屡屡把袁绍拒绝迎奉汉献帝视为愚蠢之举,但就当时的情势而论,他这样做其实才是正确的,只是他输掉了战争所以他就成了目光短浅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