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方面的专门标准,也是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该标准不仅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还对零食、儿童零食的概念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定义,严格明确儿童零食的生产原料要求、感官、营养成分、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真菌毒素指标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等要求。

近年来,儿童零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的一大焦点问题,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儿童食品安全。面对添加剂、高油高糖、三无产品等混乱的儿童食品市场。现在胃病的发病率已经表现出低龄化的状态,胃癌患者最小年龄仅有5岁,经过统计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不爱吃饭,经常吃零食,把零食当饭吃,尤其是市面上的垃圾食品。有些垃圾零食不仅导致孩子患上胃病,还会降低孩子的智商。
这三类零食你家孩子还在吃吗?
一、膨化食品
近年来膨化食品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美国营养食品专家之前就忠告家长,膨化食品存在许多有害金属元素铅和铝,家长不能让孩子吃这些食品。经常吃膨化食品对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的伤害很大。铅元素通过膨化食品进入孩子体内,时间一长,就会慢慢潜藏在血液和骨头中,难以排出,易在体内积累。有害重金属积累一定量,会对人体的神经、消化、造血等系统造成显著损害,特别是导致认知障碍和思考能力的降低,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健康。铝元素摄取过多主要会损害大脑的功能。例如干扰人的思考、意识和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表现为记忆减退、视觉和运动协调不全、脑损伤、智力低下,严重者有可能患痴呆症。
二、人工色素类零食
现在的儿童食品种类很多,有包装的精美、色彩的鲜艳,其中含有色素的“彩色食品”时刻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在儿童智力发育阶段,需要大量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质等营养元素,人工合成色素不仅不能提供这些营养。同时,人工合成色素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都具有毒性,且在保存过程中可能混入砷、铅或其他有毒中间产物,这些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另外,摄取过量的合成色素,也可以引起哮喘、喉水肿、鼻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神经性头痛等过敏,人工合成的色素作用于人的神经,就会影响神经脉冲的传导,引起一系列症状。
三、反式脂肪系零食
反式脂肪也被称为反式脂肪酸,一般是在植物油的“氢化”技术处理后产生的,与一般植物油相比,人工反式脂肪在高温下难以变质,具有等待保存的优点。目前,在美国快餐行业中,反式脂肪应用相当普遍,通常被用于制作煎饼、炸薯条、甜甜圈等食品。使面变软的油脂、人造黄油、油炸用食用油可能含有反式脂肪。孕妇摄取过剩的反式脂肪酸后,可以通过胎盘将反式脂肪酸传递给婴儿,会造成婴儿必须脂肪酸不足,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幼儿的脑脂质不足,可能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
小聂物语:常见的方便面、火腿肠、蜜饯、冰激凌、薯片等没有营养的食品,不要再纵容孩子食用了。在这小聂还建议各位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多让孩子吃天然食品,尽量选择没有添加剂的食品。要养成看食品配料表的好习惯,读懂食品的原料,是否含有添加剂。#首个儿童零食标准正式实施#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