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成縣,因古成州而得縣名。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得成縣自古就有“隴上江南”、“隴右糧倉”的美稱。竹籃寨,位於成縣拋沙鎮東北角,四周高中間低,古時周圍竹林茂密,形似“竹籃”,寨子因此而得名,是遠近聞名的泥塑之鄉。竹籃寨泥塑始於宋代,歷史悠久,是一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傳統技藝。泥塑造型多變,惟妙惟肖,顏色豐富而喜慶,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成縣竹籃寨

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文/圖蘭州晨報記者周言文劉小雷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搗泥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查看棉花與泥的融合度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擀泥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入模具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貼合模具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脫模具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捏羊哨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西部地理】成縣竹籃寨:900年民間泥塑手工藝的困與守

竹籃寨泥塑——十二生肖和泥娃娃

 土牆黛瓦,一顆顆又大又紅的櫻桃掛在櫻桃樹上,這裡就是著名的“泥塑之鄉”

  5月中旬的一天,記者一行從徽縣輾轉到成縣,長途中巴車一直在密林環繞的大山中繞行。但其實,兩座縣城相鄰,直線距離並不遠。

  前一晚的雨水,此刻並沒有停止,將沿途的森林洗刷得油綠髮亮,空氣極度溼潤。車窗開著,偶爾有陣陣風吹進來,卻是帶著一絲涼意,著實感覺不到一點兒夏天的炎熱。周圍都籠罩在了溼漉漉的綠意當中,中巴車就這樣穿行其中。不到半個小時車程,我們就到了成縣縣城。

  成縣,因古成州而得縣名。地勢平坦,物產豐富,西漢水從這裡流經,與徽縣一起,形成了開闊的徽成盆地。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得成縣自古就有“隴上江南”、“隴右糧倉”的美稱。

  在綿密的細雨中,記者見到了成縣宣傳部的陳東平。當他得知我們此行是專程來採訪成縣竹籃寨泥塑之後,非常高興。他說,早在2007年,成縣就被聯合國非物質遺產保護組織中國分部確定為全國三十三個“千年古縣”之一。

  “千年古縣”的稱號得來,與成縣竹籃寨泥塑是緊密分不開的。因為這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已經被評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一項獨特的民間技藝,便是在成縣竹籃寨土生土長的,帶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午餐過後,天空中飄著的雨水依然沒有絲毫減退的意思,冒著雨,記者一行便踏上了前往成縣竹籃寨的路程。

  竹籃寨,位於成縣拋沙鎮東北角,四周高中間低,古時周圍竹林茂密,形似“竹籃”,寨子因此而得名。是一個有70戶人家210多口人的小村子,曾經是成縣有名的泥塑之鄉。

  從縣城到竹籃寨的途中,記者問陳東平,成縣的這些鄉鎮,為什麼竹籃寨成為了有名的泥塑之鄉?我們今天去竹籃寨可還看得見泥塑?

  陳東平擺擺手說,當然看得見!竹籃寨泥塑的歷史非常久遠,要是看不到泥塑,我們成縣人還不答應呢。這次去採訪,不僅能看到泥塑,還有一位神秘人物已經在等著我們了。你們想知道的所有關於竹籃寨泥塑的事情,到時候自會得到滿意的答案。

  說話間,車速慢了下來。穿過橫跨在西漢水上的大橋,採訪車便正式進入了竹籃寨的地界。

  寨子裡的路不寬,我們便下車步行進入。土牆黛瓦,寨子裡的院落,都雕有形態各異的脊獸。目光越過脊獸,是一顆顆又大又紅的櫻桃掛在櫻桃樹上。

  沒走多遠,一位老人在前方一座小院的門口站著,笑著招呼著記者一行。陳東平趕忙迎上前去,和老人打招呼,原來這位老人就是竹籃寨泥塑的傳承人趙維國。

北宋以來的民間傳統技藝,就隱藏在一座普通的農家小院裡

  趙維國熱情地將記者一行迎進了小院。

  院子不大,可是小院裡卻熱鬧的很。在院子的一角,幾十只信鴿“咕咕咕”地在籠子裡叫著。鴿舍外,一隻小黃狗從它的小屋裡探出半個小腦袋,左右搖著,好奇地望著這群突然走進來的人們。另一角的院子裡,堆放著農具,怎麼看,這都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小院了。可偏偏,這座小院的主人,就是竹籃寨泥塑的傳承人。

  因為下雨,大家都聚集在房簷下。

  堂屋的門前,有一堆泥巴,旁邊還放著一把長柄的搗泥木槌。趙維國指著泥巴說,這就是用來製作泥塑的泥土。

  已經是古稀之年的趙維國老人,依舊精神矍鑠。平日裡下地耕種,每當到了十月,冬初霜降,他便和家人停了農活,專心製作泥塑。

  可是想要看到泥塑製作,更應該瞭解知道泥塑的歷史。提起竹籃寨的泥塑,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九百多年以前的大宋朝。

  據《成縣縣誌》記載,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春,成州(今成縣)大旱,農作物焦枯,面臨著饑荒,崇儀郎趙清臣帶領數千善男信女去雞峰山羅漢洞祈雨,三日後,普降大雨,莊稼得以挽救。趙清臣為感謝神靈的恩惠,在雞峰山修建了一座生佛閣,因此,雞峰山的香火非常旺盛,從此遠近朝山赴會進香的人們,踵趾相接,絡繹不絕。

  有廟就有廟會,這時,廟會上開始有專為供奉之用的“普賢”、“玉皇”一類彩塑的泥人出現。而竹籃寨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們便利用閒暇時間做一些小型的泥塑玩具,到廟會上去賣,賺點零錢補貼家用。竹籃寨的泥人就是由此時而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泥塑製作逐漸普及到全村,家家戶戶代代相傳。民國和解放初期,是竹籃寨泥塑最為鼎盛的時期。趙維國老人說,在他的童年記憶中,每當廟會節日,很多外地的人們都來竹籃寨購買泥塑,老藝人們製作的泥塑遠銷天水、漢中、寶雞等地。

  而竹籃寨泥塑之所以遠近聞名,是因為這裡背山面水,地勢開闊,氣候宜人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

  既是泥塑,那麼最主要的原材料泥土便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分量。恰好,竹籃寨就是以優質土壤著稱,這就給泥塑製作提供了很好的物質條件。此地土中沙子很少,土質柔軟細膩且含有油質,粘性好,富有手感。泥色紅而不嫣,黃而不嬌。脫胎出來的泥人,表面潔淨光滑,曝曬不裂,水浸不爛,是製作泥塑的優質材料。

  由於竹籃寨泥塑最早是用於供奉的“玉皇”、“普賢”等泥人,所以,成縣竹籃寨泥塑還有一個更為親切的名字:竹籃寨泥娃娃。

  說到竹籃寨泥娃娃,最為出名的造型便是“雞公”、“胖娃”以及羊哨、鴿子哨等。

  這些“泥娃娃”有泥貨和窯貨之分。泥貨是直接用模具翻制,晾乾後塗彩成形,以公雞、憨娃打肚、獅子、老虎等系列作品及《十二生肖》為代表作。窯貨則是用和好的膠泥捏製晾乾後,再燒製塗彩,以單件作品為主,有羊哨、狗哨、馬哨、鴿子哨等,這些作品相同的特性是裝上做好的竹笛即可發出不同的聲音。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正是這些優質的泥土,養育了生長在這裡的一代代民間泥塑藝人。這些藝人們個個心靈手巧,一團團不起眼的泥巴,在他們手中轉瞬間就變成形態各異的工藝品。

  老藝人們一代代逝去,可是製作泥塑的傳統工藝卻流傳了下來。

一聲清亮的哨音,在老人雙唇與泥土接觸的一剎那,迸發而出

  在製作泥塑的日子裡,趙維國每天清晨一大早都要去離家15分鐘路程的土地廟,挖取用於製作泥塑的泥土。

  製作泥娃娃,一共有六個步驟。取土、和泥、制泥坯、塗白彩繪、燒製,最後裝置哨子。

  屋簷下已經攤開的泥堆就是他早上去揹回來的。說到這,趙維國便捲起了衣袖,將一塊塊棉花放置在泥巴上,然後拿起搗泥木槌,一下一下將棉花與泥土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製作泥塑,為什麼要將棉花融進泥土裡呢?

  原來啊,取土是製作泥塑最關鍵的第一步,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拿來製作泥塑。製作泥塑所需要的土質要具有特殊的黏韌性,為了增加泥土的黏韌性,和泥就相當重要了。

  和泥,不是簡單的將取來的土加水和成泥,而是要把土砸碎後,再用農家用的竹篩子把土篩出來,除去土裡的雜草和大的土塊,最好來回多篩幾次,這樣細土就會很乾淨,然後在篩好的細土中一次性加入一定量的水,放置兩小時,讓水完全侵入土中,土被自然浸化後,雜質就逐漸沒了。這樣,再將撕開的適量棉花用力砸入泥中,大約半小時後,再將和好的泥裝入盆灌之類的器皿中,放置在溼潤的地方。但也要根據季節的不同有效存放,這樣四季都可以製作泥塑。由此,才有了剛剛發生的那一幕。

  為了驗證棉花與泥巴是否已經完全融合,趙維國雙手拿起泥團,從中撕開。記者趕緊湊上前去仔細觀察,之前大塊的棉花已經消失不見了,與泥土融合在一起,在撕開的地方,棉花一絲絲的飄著,排布均勻。

  趙維國說,這種情況就算泥已經和好了,可以進模具了。一生都與泥塑打交道的趙維國,模具早已經累積了不少。

  只見他將放置了一段時間的泥團擀成圓形,然後再用力拿木棒敲打,等打好後裝入早已準備好的模具裡使其成形。

  這是一隻公雞形狀的模具,模具將“公雞”從中分為兩半,趙維國先是將擀成圓形餅狀的泥土緊貼一側的模具,然後去掉多餘的部分,同樣完成了另一側的模具。接著,將兩個模具相對,使之緊緊貼合,形成一隻完整的公雞樣子。然後取掉模具修整外形,這就成了泥塑的原始泥坯。

  製作好的泥坯是空心的,趙維國說,有時候也可以只做一側,這樣就可以當成用於裝飾的壁掛。

  做好的泥坯需要時間來風乾,老人便將它先放置在了窗臺上。這是竹籃寨泥塑中泥貨的前期製作,等泥坯風乾以後,還要進行塗白彩繪和燒製,最後才能完成。

  另一個種類便是窯貨了。

  趙維國一邊向記者介紹著,一邊隨手拿起之前已經捶打好的泥巴,在手裡來來回回地捏著,不一會,一隻“小羊”便在他的手裡出現了。當我們都驚歎於老人捏製的速度之快時,一隻小巧玲瓏的鴿子緊跟著誕生了。

  見到此情此景,我們都不由得猜測著,是否院子裡養著的鴿子,就是平日裡老人用來觀察、臨摹的標本?

  接著,老人拿起一支小小的竹竿,朝著小羊和鴿子的尾部一點點地輕輕戳了進去,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記者也在趙維國老人身邊半蹲著身子,屏住呼吸仔細地看著。

  小竹竿從中拔出,突然,一聲清亮的哨音,在老人的雙唇與泥土接觸的一剎那,迸發而出。

  頓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一聲哨音驚呆了。過了一兩分鐘,才慢慢地緩過神來,再看趙維國老人,一臉自豪且滿意的神情。

  這分明是一隻哨子啊!可是它才剛剛被捏好,還沒有風乾。老人說,這兩隻就是竹籃寨泥塑中的代表之一“羊哨”和“鴿子哨”。在未完全乾透之前,只能吹這一聲,再吹就破了。等到完全乾透以後,再將金竹做的哨子放進孔道,最終成為一個精妙的哨子。

  我們猜想,製作哨子的訣竅就在於那一根小竹竿。可是趙維國卻擺擺手說,非也。訣竅在於如何在已經捏好的泥坯上,挖出孔道,並且保證能夠吹響且聲音清脆嘹亮。

竹籃寨的泥塑,展現了民間藝人們的心靈手巧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審美

  如果說,看了如何製作泥坯,不看如何塗白彩繪,那就不算是真正見過了竹籃寨泥塑。

  所謂塗白,是著色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給做好的泥坯玩具打上白色底色,不是用石灰或白顏料塗,而是要用白土來塗,這種白土是竹籃寨獨有的。

  趙維國拿出了幾個已經完成塗白的泥坯。然後說,塗白的工序很複雜,白土是天然形成的一種土,白的就像雪一樣,這種白土在離村大約2公里的一條小溝裡才能採到。找到土後把土砸得越細越好,再來回用篩子篩幾遍,然後把木匠用的皮膠在鍋裡熬化,再按比例把篩出來的細土放在鍋裡和皮膠一起熬上十幾分鍾。

  熬好後再給這些泥坯塗上,塗白時是用勺子直接從頭灌下,再用大刷子刷,但一定要均勻。然後放在陰涼處自然風乾,這樣光澤度和韌性相對較好;切不能暴曬,這樣會產生裂紋或上的底色容易脫落。等塗白乾後就可以上色了。在上色時必須用傳統的植物顏色,這樣畫的顏色才不會掉。

  緊接著,趙維國又拿出了一堆畫筆和顏料,放在堂屋的小方桌上,開始一筆一筆認真地畫著,沒有再說一句話。之前熱鬧的屋子裡,突然就安靜了下來。屋外是伴著涼風的大雨,屋內是一張矮桌,擺放著畫筆、顏料和等待上色的泥塑。桌邊,一隻小凳子,孤零零地站立著。

  趕忙將這一幕記錄在了鏡頭裡,特意在現場就將照片調成了黑白顏色,像是一幀黑白的默片。

  當趙維國從相機中看到照片以後,之前自豪的神情卻漸漸淡化了。他開始再一次娓娓道來。

  雖然竹籃寨的泥娃娃歷史悠久,久到從成縣出土宋代文物和吳挺陵園石雕藝術風格推斷,竹籃寨泥塑產生於宋代似合乎情理。

  早在1988年和1994年,成縣文物部門分別在縣境內支旗北山閆河壩發掘出土了宋代三彩陶俑和竹籃寨西側中壩、廣化發現了宋代窯址。據考,兩者之間有互相依存的關係和借鑑關係。對竹籃寨泥塑的溯源是真實的實物佐證。

  竹籃寨泥塑的代表作“雞公”、“胖娃”等,造型簡潔、飽滿、誇張,憨態十足,其藝術特徵與吳挺陵園的石羊、石翁仲等宋代石雕作品,有著相同的造型風格。

  從宋代就開始流傳至今的傳統民間工藝,雖然已經成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是,對於竹籃寨泥塑未來的發展,老人的心情卻是複雜而矛盾的。

  做泥塑是一件非常辛苦而繁雜的工作,現在的年輕人一看這些過程就嚇跑了,以前也有很多人上門來跟著他學習製作泥塑,可是最後很難有一直堅持下來的。儘管如此,老人卻一直沒有放棄,對於想要來跟著他學習的人們依然熱切地歡迎。

  製作泥塑的藝人們在漸漸減少,泥塑的產量也就跟著減退了。在以前,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廟會,人們都會購買幾件泥塑回家,圖個熱鬧喜慶。現在,洋瓷、塑料、金屬等材質的擺件、玩具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漸漸地,這種帶有泥土味的泥塑玩具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之前還是遠銷各地,現在就只有當地人偶爾才會想起,買來一兩件玩個新鮮。而且,泥塑工藝品的價格也並不高,像老人今天捏製的羊哨、鴿子哨,最多也就賣5元錢左右。人們大多都是買來給家中的孩子們玩一玩。經濟效益下降,人們也就不願意再從事泥塑製作了。

  竹籃寨泥塑這一傳統的民間技藝,就面臨著漸漸失傳的境地。

  可是竹籃寨的泥塑,它不僅滿足了人們祈福的心理需求,又展現了民間藝人們的心靈手巧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審美。怎樣使這門帶著悠遠鄉土氣息的技藝傳承下去呢?這些質樸、豐腴的泥娃娃中蘊藏著怎樣的商機?

  竹籃寨的泥塑的困境其實不只趙維國在焦心,還有許多熱心的文化界人士呼籲奔走。

  希冀有更多的人們關注到竹籃寨泥塑,體味它獨特的魅力。

來源: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

監製:劉敏 責編:任向輝 編輯:羅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