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战“疫”英雄!宝鸡“泥人周”父子免费为我市援鄂队员“定制”雕像

“今年这场疫情,大家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像我们有手艺的就‘捐’一些手艺。”前段时间,宝鸡市凤翔县80后民间艺人周少军联系宝鸡新闻网,想和父亲一起用精湛的凤翔泥塑传统手工艺,为我市44名援鄂医疗队员免费制作人物泥塑雕像,向战“疫”一线归来的英雄致敬。

致敬战“疫”英雄!宝鸡“泥人周”父子免费为我市援鄂队员“定制”雕像

打小耳濡目染 从父学艺创作泥塑

今年30岁的周少军是我市凤翔县田家庄镇齐村人,他的父亲周禄堂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塑大师,他创作出的陕西八大怪系列泥塑作品,曾被国家邮政局“搬上”贺年卡并全国发行,还上过中央电视台《乡土》节目。受父亲的影响,周少军自小就喜欢上了玩泥巴,爱上了美术课。慢慢地,他将课堂上学到的美术功底,全用在了玩泥巴上,捏出来的动物和器具十分逼真,被街坊邻居们交口称赞。

致敬战“疫”英雄!宝鸡“泥人周”父子免费为我市援鄂队员“定制”雕像

2012年,周少军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回乡与父亲一起经营宝鸡泥人周工作室,专门从事泥塑雕刻。“泥塑的精髓是神形兼备,重在情感和想象的表达,”周少军告诉宝鸡新闻网记者,任何艺术形式的来源都是生活,起初自己的作品都是一些自然景物和动物,略显稚嫩,在父亲长达8年的指导下,他的泥塑手艺慢慢走向成熟。

2019年10月,他和父亲开始制作一组由1000多名革命先烈组成的大型雕塑作品,用来展现革命初期到革命胜利的艰辛历程,目前正处于创作初期,预计三年内完成,完成后还将无偿赠予政府作为爱国教育宣传素材。

致敬战“疫”英雄!宝鸡“泥人周”父子免费为我市援鄂队员“定制”雕像

加班加点精心捏制 争取4月底完成

“疫情期间,我每天都会关注新闻,看到宝鸡一批批前往武汉的援鄂医疗队员,既为他们担心,也打心眼里敬佩他们,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自己擅长泥塑,所以就想着用这门手艺,为他们每人做一个人物雕像。”周少军说,通过宝鸡新闻网的帮助,联系宝鸡市卫健委后,他获取到了44名援鄂队员的照片,4月初便与父亲着手制作这一批人物泥塑雕像。

宝鸡新闻网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位援鄂医疗队员的雕像大概有30厘米高,统一穿着防护服,头戴防护帽,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这组人像比我们平时做的一比一人物雕塑难多了,面部只有拇指大小,五官必须精准把握,神态才能活灵活现,这不仅考验泥塑人的手艺,更是考验眼力。”周少军说,为了制作这批人物泥塑雕像,父亲还专门配了副眼镜,只为能够清楚把握每一位队员的神韵。

致敬战“疫”英雄!宝鸡“泥人周”父子免费为我市援鄂队员“定制”雕像

为了确保在4月底前,援鄂队员们能收到这份礼物,连日来,周少军和父亲加班加点,精心地捏制每一位人物泥塑雕像。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周红指也闻讯前来帮忙。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38名队员的人物泥塑雕像。

担起责任 用民间技艺传承抗疫精神

周少军坦言,相比一线医护人员,自己能做的非常有限,每每想起这么多人同舟共济,冲锋陷阵,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希望借此作品,表达自己的战‘疫’心声,为防控一线的逆行英雄们点赞,加油助力。

致敬战“疫”英雄!宝鸡“泥人周”父子免费为我市援鄂队员“定制”雕像

“非遗文化,不仅要关注过去,也要关注当下,这是我们传承人忘不了的情怀。”周少军说,作为一名80后民间技艺传承人,在这个疫情特殊时期,他深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凤翔泥塑这项宝鸡传统民间艺术,定格并传承英勇无畏的抗疫精神,这是他和父亲的初心。(宝鸡新闻网记者 罗君)

编辑:陈云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