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事後諸葛亮”一語?

礪遠教育


您好,我是forest醫生祥子。

“事後諸葛亮”一詞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對那些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之人的一種說法。也就是說,當某件事情發生之後,有些人會告訴人家,自己“早就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

比如一場考試,一場球賽或者一次選舉是否能夠通過等等。

“事後諸葛亮”,一般帶有貶義、譏諷或者嘲笑、挖苦的意思。

“事後諸葛亮”一詞出自向春《煤城怒火》第二十二章:“不是我事後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事後諸葛亮”不是先見之明,而是一種耍小聰明的說法罷了。

這種“事後諸葛亮”式的判斷不會讓自己成長半分,反而容易陷入到胸有成竹的快感和掌控全局的錯覺當中。

與之相反的是,一些真正聰明的人,在事情的整個過程中會一言不發,當事情結束後,他們才開始從內心去評判事情的功過得失,尋找失誤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避免下一次類似的錯誤發生。

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事後諸葛亮”一類的人物,他們總喜歡津津樂道、忘乎所以的吹捧自己,當他們誇誇其談的時候,我總會點燃一支菸,心裡默默的說這麼一句:唉,“馬後炮”!

其實“馬後炮”就是“事後諸葛亮”的近義詞。

謝謝!


Forest醫生祥子


形容那些喜歡放馬後炮的人,用來和諸葛亮形成一種諷刺的對比。林子大了什麼人都會有,這個不新奇,事情發展以後,在說什麼都能說的正確。


湖南李燕書畫


“事後諸葛亮”一詞,出自向春的《煤城怒火》第22章:“不是我事後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一般用於比喻事後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其實這個詞於諸葛亮沒有直接關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