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變法前的一系列鋪墊,盡顯秦孝公卓越的政治智慧

大家好,我是華夏問長安,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

今天我們接著聊《大秦帝國》。古往今來,變法者無不經歷千難萬險,其艱難程度遠遠超過了單純的政治鬥爭和戰場搏殺。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商鞅與秦孝公在變法之前必須要慎之又慎,做好層層鋪墊和完全的準備方能開始動手。

那麼他們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大秦帝國》:變法前的一系列鋪墊,盡顯秦孝公卓越的政治智慧


首先,是商鞅的初期職位為客卿。

客卿是授予非本國人而在本國擔任高級官員的人,這是一個極具迷惑性的任命。首先從身份上對商鞅進行了認定,是高級官員!但是商鞅具體管什麼,做什麼,卻都是一團迷霧,這就讓朝中的各方實力派摸不清方向。

既然摸不清方向,就找不到攻訐的口實!哪怕是老辣的甘龍雖然一眼看穿了孝公的謀劃,卻也只能乾著急沒辦法。而秦孝公與商鞅兩個操盤手就是利用了這一段“平靜期”對變法的整體框架進行了擬定,而他們的政治對手卻只能眼睜睜的站在一旁看著他們從容的完成“變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此期間,秦孝公還進行了一系列關鍵性的人事任命。其中,屬於變法派的景監、車英、王軾及新入秦的仕子全部是實權要職,而甘龍、杜摯等人則全部是明升暗降高高掛起。

當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商鞅的鋒芒終於要浮出水面了!

《大秦帝國》:變法前的一系列鋪墊,盡顯秦孝公卓越的政治智慧


接下來,是一次統一認識的大會!

開春大朝會之上,秦孝公讓商鞅首座而居,面對著滿朝文武直接亮出了底牌:變法!

不出意料,杜摯、公孫賈等人先後跳出來對商鞅群起而攻之,而老太師甘龍更是祭起了“先君新政”和“穆公霸業”的大旗,擺明了就是要把商鞅往死了坑!

商鞅可沒有“舌戰群儒”的本事,眼看著就要敗下陣來;而此刻坐在王座之上的秦孝公卻已經準確的判斷清楚了形勢。通過這次會議,使得那些潛在的政治對手一個一個都跳了出來,這些人都將在以後成為他逐一打壓的對象!

而現在秦孝公要做的卻是另一件事,他打出了自己最後的王牌:國恥石!

“國恥石”一出頓時讓所有人都停下了爭論,因為無論是誰都不得不承認,幾十年來老秦人屈辱的歷史早已經成為了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痛!秦國變強是在場所有人的夢想,在“變法圖強”的大義面前,任何不能割捨的厲害,任何私人的利益,此時此刻都必須要放下,或者說表面上放下!

在滿朝文武的對天盟誓中,變法的基調便確定了下來!

《大秦帝國》:變法前的一系列鋪墊,盡顯秦孝公卓越的政治智慧


第三,是確立商鞅為變法核心!

當前面這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商鞅的真正官職便正式浮出水面,擔任左庶長總領國政,主持變法事宜!在以前的視頻當中小問曾經說過,商鞅就是一個拉仇恨的MT,那麼孝公自然會給這個MT套上各種防護措施,簡單的說就是讓他“血夠厚”!

所以,秦孝公首先將穆公劍賜給了商鞅,這就是我們熟知的“尚方寶劍”的意思。然後在左庶長開府大典之上,秦孝公和商鞅兩人又搞了一個君臣同車出場,這是當初周文王對姜子牙的待遇,實際上就是在向秦國所有的文武百官傳遞一個意思:他商鞅就是我秦孝公的“姜子牙”,是我最為倚重的大臣,也是秦國復興的希望!

《大秦帝國》:變法前的一系列鋪墊,盡顯秦孝公卓越的政治智慧


這樣還不算,接下來由秦孝公和商鞅兩人分別祭祀昭告天地。這個意思就非常的不一樣了。在古代,祭祀是一種極為嚴肅、神聖的儀式,而這一類領袖文武百官的國家級祭祀更是當仁不讓應當由國君擔任主祭。但是孝公卻採取了他與商鞅一個祭拜天,一個祭拜地,這就是在表明商鞅變法是在代表國君的意志,也是秦國的最高意志。所以,商鞅在主持變法中的地位幾乎是可以與秦國國君相等同的!

好,經過了層層鋪墊,商鞅終於被秦孝公以最為高調的形式推向了前臺,接下來如火如荼的變法大業便開始徐徐展開……

好,今天我們就聊到這裡,我是華夏問長安!喜歡我,就關注我!咱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