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興趣班

現在的社會主力是70後和80後,很多人小時候沒上過興趣班,但長大後依然是很優秀的人才。所以,對於一個人的未來發展,上沒上過興趣班可能會有一些輔助作用,但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現在的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上興趣班?


首先,家長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清楚讓孩子上興趣班的目的。很多家長都說自己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孩子自己喜歡。有些家長的心理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孩子報了,我也得報。還有一種家長為了滿足家長自己的內在需求。家長還是要靜下心來盤點一下自己的心態。很多成年人,特別是當了父母的成年人,會把自己童年的缺失讓孩子來彌補,希望孩成為家長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因為自己童年的時候可能有些夢想,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成長環境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那麼等他有了孩子後就會把這些內在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然後說這是孩子的意願。


希望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之前先明確自己為什麼要讓他去學興趣班。從目前的大環境來說,興趣班肯定要學的,而且興趣班也不是咱們國家的專利。很多家長可能聽一些“海歸”說國外的孩子如何自由,從來不報興趣班。實際上不是這樣。日本有條街上專門就是各種培訓學校和機構,跟我們國內沒有差別。只是不同國家的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度有所不同,導致孩子的感受不一樣。


我前一段時間去了趟意大利,發現那裡的孩子也報興趣班。讓我很意外的是,有家意大利的幼兒園內開設了瑜伽課,老師認為瑜伽可以靜思,孩子從小應該培養靜思的能力,就是靜下心來安心坐一會的能力。而且在意大利有好幾家幼兒園都開設有瑜伽課。所以說,興趣班並不是中國獨有的,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而且國外也有很多關於幼兒期的美術、音樂和第二語言啟蒙等內容的書籍,相信有的家長也大概瞭解過。所以,關於孩子學興趣班的問題,家長們不用焦慮,只要把心態調整好,想明白孩子該學什麼、怎麼學,就行了


學齡前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興趣班


學齡前上興趣班對孩子的影響


談到興趣班對孩子的影響,家長如果引導好了,正面影響一定是大於負面影響的。在我曾經任職的幼兒園,最誇張的是有個家長給孩子報了11個興趣班,每週只有半天孩子自己玩的時間,這個孩子只有4歲多,這種情況就是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了。因為孩子現階段的精力、興趣點和年齡特點決定了他承載不了這麼多東西,對於孩子來說就變成負擔了。將來成人以後或者到了上學的時候,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厭學。現在的孩子沒有不聰明的,學校老師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孩子不愛學習、對學習不感興趣,其實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還有一種情況,家長逼孩子學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文化課和藝術課,把孩子弄得每天很緊張,可能導致一些

神經質抽搐症的發生。神經質抽搐症指孩子無緣無故地眨眼睛、面部肌肉抽搐、手腳不停亂動,這就是因為他每天精神過於緊張。


其實學齡前的孩子上興趣班,如果家長能正確引導,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好,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應該沒什麼負面影響,但因為家長自己過分焦慮和擔心,總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上不了好學校或將來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婚姻問題……如果家長沒有能力,可能就會在這些方面把自己焦慮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然後就過分地逼著孩子學這個學那個,最後導致孩子產生一系列不健康發展問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影響。所以學齡前的孩子上興趣班一定要有選擇性地上,而且要給孩子科學安排好時間,有張有弛,才能保證良性發展。


學齡前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興趣班


學齡前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興趣班

如何給學齡前孩子正確選擇興趣班


家長最關注的是到底怎麼選才能保證孩子既能學好又不耽誤玩耍時間,還能讓孩子健康成長。目前的現狀是,有一大部分家長跟風,看別人報了我也得學;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我的孩子一定是最優秀的,所以3歲不到就開始學英語、舞蹈、繪畫、圍棋,還有的家長認為身體素質很重要,給孩子選擇了各種體育班,如跆拳道、游泳之類的。到了小學時候,就要趕緊衝刺了,數理化語數外不行怎麼辦,各種培訓班、晉級班,就是為了能讓孩子考一個高分。孩子很累,家長也很辛苦。


我建議,作為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除了關注孩子的興趣,還要關注他的天賦。尤其是報藝術類興趣班的家長,藝術並不是人人都能學的,它一定要有天賦。


很多家長現在很願意培養孩子的氣質和藝術興趣,拓寬興趣面和知識面,這些都是對的。關鍵是我們如何選擇。有些時候孩子感興趣只是因為好玩,並不是真的感興趣,特別是樂器。有的家長會在孩子三四歲就給孩子報鋼琴班、小提琴班,理由是自己帶孩子去看老師彈琴了,孩子特別感興趣。樂器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新鮮的事物,老師隨便撥動一下就發出了好聽的聲音,所以不管有沒有天賦,只要是個孩子,大部分都會在初次接觸某種樂器時表現得十分感興趣。很多學過樂器的家長知道,大部分孩子就是兩三天的新鮮感,新鮮感過去了就不感興趣了。家長會覺得這個不喜歡就報另一個,從鋼琴到小提琴到二胡……不停地選擇,不停地放棄,最終孩子什麼也沒學成。這就是家長不瞭解孩子到底有沒有這方面天賦就無原則地挑選、無原則地放棄的結果。最終,可能給孩子養成虎頭蛇尾、有始無終的不良習慣。


除了考慮孩子的興趣、天賦,還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因為孩子太小了,他的身體能力和理解力可能都達不到。


我就用音樂啟蒙來舉例說明吧。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經常給孩子聽一些音樂,比如很多人比較推崇西方交響樂、芭蕾舞之類的,你可以多帶他聽,又比如我們的傳統音樂其實也有很多高雅的,這些經典國樂可以從小多帶孩子去聽、去感受,這也是對他音樂能力和興趣的培養。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不建議直接去學樂器,5歲以下的孩子,手部小肌肉群的發育還不完善,手上的力度不夠,手指的協調能力也不好。有的家長就會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因為孩子的發育條件不充分,感受到的東西也不夠多,在操作樂器的時候會出現音不準、節奏也做得不好等情況。所以建議家長不要著急。


下面我們逐一分析一下現在家長們比較關注的那些興趣班。


先說說舞蹈。有的家長認為3歲多的孩子骨頭軟,容易練功,讓孩子去學習舞蹈。其實錯了!舞蹈不能這麼小學。如果太小去學,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發育還不健全,過早地把筋拉開,容易軟組織損傷。如果老師也不夠專業,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骨骼變形、腿變形、腰椎變形。幼兒園的舞蹈啟蒙就是跟著音樂節奏蹦蹦跳跳,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用自己的動作來表達他對音樂的感受,我覺得這是可以的。但專業的舞蹈班不建議報,等到孩子七八歲以後再開始比較好。這個時候孩子的耐受力已經達到了,可以長時間和大強度去練功。而且他對舞蹈和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也越來越強了,這個時候開始系統、專業的學習是比較合適的。


再就是外語。對所有家長來說,外語都很重要,如今世界越來越小,距離越來越近,不會一門外語確實不行。外語肯定要學,那應該怎麼學呢?孩子2歲以後以聽為主,沒必要急著報班。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從網上下載或者買光盤的形式讓孩子看一些、聽一些英語原文的兒童故事或兒歌——這種做法叫做“灌耳音”,讓孩子熟悉一門外語的音律。說話和唱歌是一樣的,都有抑揚頓挫,你只要在孩子2歲以後多讓他聽,聽上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他突然就會說了,而且音準很好,因為他掌握了音律。


有些外語培訓機構會請一些外教來上課、帶孩子玩,課堂氣氛總是很好。如果經濟能力允許,孩子願意去玩,也是可以的,但我並不認為這是最佳方式。因為學習英語需要天天聽,這種機構你一週也就去一兩趟,不如每天固定拿出十幾分鍾給孩子聽故事,他把音律記在心裡,上學以後聽到熟悉的音律的時候,他的接受能力會比別的孩子更強,學得更快。


三四歲後對外語的學習以聽說為主,不僅要聽而且要說。家長會不會外語沒關係,孩子聽得多了腦子裡是有概念的,肯定要比聽得少的或每週去一趟培訓機構的孩子強。如果帶孩子出去玩,多讓孩子跟外國人對話,你會發現他會說很多單詞,因為聽得多,所以記得多。


學齡前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興趣班

關於繪畫,我建議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就讓他在家自由塗鴉,不要提供模板,給孩子顏料、筆、紙,讓他隨便去塗抹。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表達什麼。家長要做的是自己不要說什麼,讓孩子來告訴你他想表達什麼,他畫的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說的話記錄在孩子的畫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畫的越多,說的越多,你會發現他不僅握筆和運色的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要比家長告訴他畫什麼的孩子強很多,因為孩子在表達的過程中也在開動腦筋思考。如果孩子確實有繪畫天賦,建議家長一般要到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去找一些專業機構或老師,讓孩子學習專業的繪畫基本功。但是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找的繪畫老師也應該和我剛剛講的觀點一樣才行,不要給模板,讓孩子自己去創造。


隨著這兩年國學熱,很多家長開始關注書法,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寫一手好字。書法,特別是軟筆書法是不適合小孩子學習的,5歲半是開始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候教孩子寫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請一些專業的老師來教。在此之前,家長可以在家裡教孩子一些基本功,比如怎麼握筆、運筆,至於孩子拿毛筆去寫什麼、畫什麼都不重要。5歲以後要讓孩子認識一下字的間架結構,這個時候他會更願意聽,因為此時孩子的空間感覺已經很好,也可以很好地理解。


還有就是家長比較關注的藝術方面課程了。很多家長說別人家的孩子三四歲就會彈琴了,我家孩子什麼都不會!我建議家長千萬不要羨慕這樣的孩子,學得太早的孩子是成不了功的。具體原因我在剛剛已經講述過了,除了發育不夠,具體到彈鋼琴,還容易出現折指的問題。折指就是說孩子手指第二個骨節在敲擊琴鍵的時候會往下折。折指彈出來的音和手指肚鼓起來彈出的音是不一樣的。鍵盤樂其實比絃樂好學,因為每個鍵就代表一個音,所以孩子可以不用考慮他手上的感覺。但絃樂,比如說古箏和小提琴,需要靠耳朵和手的感覺去觸摸、聽和感受,慢慢找音準,難度也更大一些。孩子掌握得會比較慢。所以開始學習樂器的最佳年齡是5-6歲。到了5歲,孩子大腦的皮質細胞已大致分化完成,中樞神經系統更趨成熟,肌肉的發育也更加完善,為學習樂器提供了良好的生理條件。還有就是一定要堅持,孩子堅持不下去,家長要逼著孩子堅持,否則他以後會怪你。建議家長們看看《貝多芬傳》,看看他的父親是怎麼訓練他的,對這個過程家長有了瞭解、有了心理準備再做考慮。


我女兒從小學琴,老師誇她有天賦領悟快,但她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曾幾度想放棄,我用各種威逼利誘的方式讓她堅持了下來。到中考的時候,我說你可以不用學了,考試為主。她說那我之前受的苦不是白受了嗎?那個時候,她才開始從由我強迫她堅持轉變成自己主動堅持。但是真正讓她覺得學鋼琴對她有幫助,是在一次大學的學校聯歡會上。那次她自己用鋼琴獨奏了一首曲子,另外兩個同學要表演唱歌但是伴奏帶找不到了,她又給同學做了即興伴奏,那個時候她特別有成就感。那天活動結束了以後,有幾個孩子就跟他們的媽媽說:“哎呀,我小的時候也學過琴,就是現在不會彈了。”他們的家長回答,我當時也讓你練呀,錢也交了,琴也買了,你不還是不願意學嗎?孩子說,我小我不懂事,難道你還不懂事?你為什麼不逼我練?所以說,各位家長,如果你真的給孩子選擇了學習某一樣樂器,你一定要陪伴他堅持到底,否則他長大留有遺憾了會怪你的。


最後我們說說運動類興趣班。對學齡前孩子來說,

更重要的是跑、跳、鑽、爬,培養感統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性,如果太小的時候就很規範地讓孩子學習某項運動,反而可能對孩子身心的很多方面造成不良影響。


游泳: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學習游泳,因為游泳一個由慢到快的過程,教練會很關注孩子,而且水有浮力,一般情況下不會傷到孩子。


跆拳道:7歲左右,孩子的身體柔韌性、爆發力,以及大腦的接受能力都是學習跆拳道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黃金時間學習,孩子的進步將非常迅速。女孩子的最佳學習年齡在六七歲,男孩子在七八歲。


圍棋和象棋:3-4歲就可以開始學,孩子能區分棋子的黑和白,棋上的文字可以瞭解即可。這兩種棋都有很難的專業術語,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


其實,學習各種興趣班不如培養孩子

熱愛大自然,社會是孩子最好的教室。


學齡前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興趣班


如何陪伴孩子上興趣班


大部分家長都是孩子在班裡學習,自己就去幹自己的事了。等把孩子接回家呢?有一部分家長會陪著孩子完成興趣班留的作業,也有的家長可能就不管不問了,特別是學藝術的家長,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懂,陪也白陪,沒有意義。這樣想是錯誤的。因為藝術類的課程第二次上課是要給老師回課的,也就是說把上次課的內容給老師重現一次。如果老師覺得孩子做得不到位會讓孩子重新練習。所以在孩子回家練習的過程中家長必須在旁邊陪著;很可能因為你不看著他,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型、節奏和節拍,達不到練習的效果。

尤其是對於學習一門樂器來說,不是陪一兩年,至少要陪到孩子十來歲,有自我控制能力了才行


文化課也是一樣的,比如英語,小孩子給他灌耳音就行了,4歲以上的孩子是要陪說的,要麼家長自己陪他說,要麼你找一個會說的陪他說,這樣他才能說好。如果孩子老不張嘴,時間長了就會認為自己說不好,真正到說的時候他也就不敢說了。


興趣並不決定人能否做好一件事。人如果持續有動機做一件事情,必須同時滿足三大心理訴求:自主感、勝任感、需要感


所以不管學什麼興趣班,家長都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練習。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有反反覆覆的現象,建議家長利用這樣的時候培養孩子的自主感,即在做選擇的時候讓孩子自己選。


然後就是勝任感,也就是說讓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有成就感。你要經常發現孩子的進步,然後進行表揚,及時鼓勵,讓他覺得自己是有進步的,這樣他才會堅持下去。


第三點就是需要感。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需要,覺得自己學的東西是有用的,別人能接受的,別人願意看、願意聽、願意陪他一起做的。這樣的事情他才會有興趣。現在大部分年輕家長都不太會逼孩子做事情,這是你們進步的地方。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你要表現出自己特別感興趣、特別愛聽,不管他表現什麼樣,你都誇獎他在進步,他就需要這樣的被需要感。


除了畫畫每天的練習內容不一樣,其他大部分課程的學習都是無限重複,重複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有可能去新的階段學習。這樣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極其枯燥,所以大部分孩子是不愛學、不能堅持到底的。這就需要家長拿出極大的興趣和耐心去陪伴他、認可他,這樣才能激發出他的激情。是想,連你都不愛聽不感興趣,孩子又怎麼能堅持下去?

最後,很多家長都在問,學齡前的孩子報興趣班報幾個好?我建議,最多不超過三個。孩子的精力和時間有限,要給孩子空間。將來成人了也一樣,興趣的學習不要在同一時間超過三個,樣樣都學不好就等於什麼都沒學,與其這樣,還不如就選擇兩三個孩子又感興趣又有天賦的興趣,你也可以陪伴他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