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培訓班重要,還是孩子的天性重要?

興趣班、培訓班重要,還是孩子的天性重要?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對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有爭奪拼搏少有真善美的啟迪》,對照自己的育兒觀念,確實是多了一些功利思想,心裡想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認為就是因為自己“讀書少”“文化程度不高”“沒有什麼特長”,導致了現在不太成功的自己,所以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重蹈覆轍,於是就給孩子報各種名目的補習班、競賽班,導致孩子在競爭和爭奪中長大、在壓力和重擔下成長,而我們家長則覺得這樣肯定對孩子以後會有所幫助。

興趣班、培訓班重要,還是孩子的天性重要?

孩子在我們指明的道理上,只有被動的接受,沒有生命意識的覺醒。大部分的他們或許真的沒有弄明白,讀書的真正意義在哪裡?或許就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起碼我們很多家長對待學習就是這個態度。

興趣班、培訓班重要,還是孩子的天性重要?

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個體進行完整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生長。我們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教會我們孩子不同的知識。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師,福祿貝爾說過:

“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在家庭教育的這個環節裡,我們應該順應自然,充分尊重孩子的自我需求,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展開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真善美的啟迪,要讓我們的孩子有辨別是非美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進行功利性教育。

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好好想想孩子們需要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