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坐國內雲市場頭把交椅,阿里云為何還要換個增長維度?

施樂公司的帕洛奧圖研究中心(PARC)有一位叫艾倫·凱的科學家,他的兩句格言深得喬布斯認同:“預見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親手創造未來”以及“對待軟件嚴肅認真的人,應該製造自己專屬的硬件”。凱推出了小型個人電腦的概念……即便是小孩子也能輕鬆操作。於是,施樂PARC的工程師們開始研發友好的用戶圖形界面,以取代電腦屏幕上那些拒人千里之外的命令行和DOS提示符。


穩坐國內雲市場頭把交椅,阿里云為何還要換個增長維度?

施樂PARC的第一臺個人電腦Alto


上面這段話出自沃爾特·艾薩克森著的《史蒂夫·喬布斯傳》。那是1970s年代的事,施樂是計算機圖形界面的最初研發者,這個實驗室創意在一次參觀中被喬布斯看到,被蘋果“拿來主義”研發出更出色的圖形界面操作系統並實現了商業化,讓PC機的操作門檻真正降低到普通消費者層面。後來,喬布斯請蓋茨為蘋果電腦開發應用軟件,蓋茨也看到了圖形界面的巨大前景,從施樂PARC挖走兩位核心工程師,才有了後來家喻戶曉的Windows操作系統。


這段恩怨歷史說明,一項新技術從實驗室誕生到運用到實際場景時,基本都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前端的使用門檻越降越低,商業化的勢能就越聚越高。


上週,阿里雲按照慣例在線上辦了一場年度級別的雲棲大會,雖然因疫情影響缺少了現場感,但從大會上傳遞的信息看,這次的分量以及對行業發展的意義一點也不比往屆低。一個明顯的感受是,阿里雲正在改變原有的一些發展維度,表現出類似於蘋果對於PC機圖形界面革新的重大價值。


消費者對其最感性的認知是,阿里雲新發布了兩款硬件,一個是卡牌大小的雲電腦“無影”以及智能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阿里雲本來是長在雲端的,做的都是雲計算層面的事,現在卻重點佈局“端”,這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可以說,我們看到的新硬件只是一種結果,背後是阿里雲對未來計算設施與計算方式的一種新的思考,反映的是阿里雲在這次會上宣佈從1.0進入2.0時代的那些內涵。關於“無影”,目前已在知乎的一條提問中聚集了400多個高信息量的專業回答,可見其熱度。


穩坐國內雲市場頭把交椅,阿里云為何還要換個增長維度?

張建鋒闡述阿里雲2.0


何為2.0?根據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的闡述,就是在飛天雲平臺這個原有的底層架構之上,再構建一層數字化原生操作系統,目的是讓雲計算的交互、應用開發、算力使用等行為能像圖形界面一樣更易操作,不懂代碼也可以用模塊拖拽的方式搭建企業的數字化應用。這一層原生操作系統的結構組成就是雲端一體(讓萬物皆有算力)和雲釘一體(指釘釘,讓應用開發更容易)。


這裡有必要先簡單回顧一下阿里雲的發展路徑。阿里雲以前在口號上有過一次鮮明的變化,即從“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到“上雲就上阿里雲”。伴隨這個發展方向的改變,背後是阿里雲從面向中小開發者、互聯網公司,逐漸到大型企業與央企、地方政府與公共事務的客戶路徑,當時展現出來的主要是一種橫向擴張,讓雲覆蓋更多傳統行業,讓更多企業嘗試雲計算。那也是阿里雲連續N個季度同比增速100%以上的時期。最近一兩年,阿里雲明顯表現出“將雲做厚”的戰略方向,包括提出“被集成”,把SaaS應用層交給合作伙伴,同時一直往下打到硬件與芯片層,依託阿里達摩院做技術自研,研發“含光800”GPU等。當到達最底層的芯片後,現在又“返回”到雲,提出雲端一體,做操作系統,更加強調生態。


這種時段劃分只是它展現給外界的一個感性認知,實際的發展進程並沒有描述得這麼割裂和涇渭分明,只是外界看起來像是由橫到縱、換了一種擴張維度。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阿里雲所展現出的商業願景越來越清晰了:將計算力基礎設施化,藉助各種“端”輸出給企業和個人,把以前完全to B的服務變成既to B又to C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按需付費,從而實現對全社會的算力進行更有效率的分配,這可以讓“端”瘦身、變小,且不受物理空間限制。像Office365、Google Docs是一種SaaS層的雲軟件,把這個模式擴大到整個計算機,就是未來電腦的形態。


穩坐國內雲市場頭把交椅,阿里云為何還要換個增長維度?

卡牌式的雲電腦“無影”


老實講,類似雲電腦的概念不是阿里雲最先提出的,這個設想放在三五年前可能顯得過於前衛。實踐中的主要瓶頸來自因帶寬速率、計算量導致的數據延遲問題。假設全球玩家都在自己的本地主機上同時玩一款網絡遊戲,本地電腦與服務器之間的數據計算與交換量相對是比較小的,如果都在雲端玩,那麼以前在各個終端上完成的圖像渲染、計算等吃GPU和CPU的工作都要由雲端同時完成並實時傳輸,不僅考驗雲端計算力,還需要佔用比以前大得多的帶寬資源。所以要保證雲電腦的體驗,把延遲效果降低到本地級別的體驗,除了計算力,還要依靠通信技術的換代升級、邊緣計算節點的覆蓋等一起支撐。


比如,在自動駕駛的最新解決方案中,如果汽車遇到複雜的、自己不會處理的路況時,乘客(司機)可以呼叫雲端的代駕員,雙方開始共享視野,代駕員遠程操控這輛汽車駛入正軌,再恢復其自動駕駛。4G時代是做不了這個事的,因為這個場景下需要實時完成大量路況數據的傳輸交換。


阿里雲官方在大會上給出了一個數據,運用阿里雲自研的“雲流”技術,無影電腦能在2K分辨率-60HZ刷新率的藍光畫質下將數據下行延遲控制在70毫秒以內,達到業內領先水平。我猜測,這種技術上的提升可能是阿里雲選擇在今年釋放雲電腦、加碼佈局雲端一體戰略的主要支撐因素。


自動駕駛、雲電腦、IoT物聯網,這些場景背後正是BAT級別廠商看到的一個趨勢,即儘可能讓每一個終端擁有算力,將終端的計算量上傳到雲端完成,以社會化協同的思維方式重新分配資源。各廠商間的競爭也從IaaS、PaaS等基礎設施上升到雲+端的層面,端可以讓用戶對雲計算的認知變得更感性和直觀,在這個商業場景中所能覆蓋的客戶數量級將是以前單純to B階段不能比的。視頻協同辦公軟件Zoom在今年年初的股價大概在70美元左右,現在是438美元,最高時漲到478美元。疫情雖是最主要的催化劑,但根本上還是對在線化、協同效率、資源優化的追求進程在提速。阿里雲前十年的技術積累、場景實踐和安全沉澱,到了給前端大量做減法的階段。


回到開頭引用的那兩句話,“預見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親手創造未來”以及“對待軟件嚴肅認真的人,應該製造自己專屬的硬件”,這個誕生於施樂PARC、後被喬布斯演繹到極致的“蘋果式思維”,也能比較形象地解釋阿里雲現在正做的,以及它的願景。


作者公號:一千二百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