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編者按:

2020年是我院成立65週年。

自建院以來,一批批優秀人才為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做大做強中國中醫科學院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展示建院以來,尤其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我院建院60週年賀信指示精神的近5年以來取得的長足發展,

現在此平臺設立岐黃學者風采專欄,展現我院19位岐黃學者學術成就。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仝小林,男,漢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主任醫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擔任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共同組長。曾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因在抗擊新冠肺炎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榮獲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主編《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糖絡雜病論》《方藥量效學》等26部專著,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4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6篇。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中醫藥植根於中華大地,在千百年的傳承中不斷髮展。近代以來西學東漸,現代醫學的湧入為中醫藥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針對全新疾病譜構建現代中醫診療體系?傳統方藥在臨床中的用量策略如何得到優化和規範?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中醫藥如何及時發揮獨特作用?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帶領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為糖尿病全程提供有效治療方藥,為中醫藥應對現代重大慢性疾病提供新策略

1.構建糖尿病中醫診療新體系

傳統中醫將糖尿病簡單對應為古醫書記載的以多飲、多食、多尿為臨床表現的消渴病,但基於此的中醫治療無法突破無症狀血糖升高、糖尿病合併多種併發症等難題,以致中醫藥始終處於糖尿病治療的輔助地位。筆者以現代醫學診斷及臨床生理病理為基礎,通過梳理挖掘中醫經典及古代經驗,發現傳統認識的消渴病對應的僅是糖尿病中晚期,早中期及併發症期中醫理論體系實為空白這一關鍵問題,結合長期臨床實踐及流調,首次對現代糖尿病進行中醫分類、分期、分證,將其分為“脾癉”和“消癉”兩大類,將前期、早期、中晚期和併發症期總結為“鬱、熱、虛、損”四期,並對不同類型不同病期證候規律進行了總結。研究成果形成世界首部《國際中醫藥糖尿病診療指南》和我國《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並被西醫《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整體納入。

2.研發系列方藥,為糖尿病不同階段治療提供新選擇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不干預,至少有30%患者進展為糖尿病,對於這部分人群目前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缺少針對性治療藥物。筆者力求發揮中醫“治未病”的優勢,主持開展了中藥天芪降糖膠囊干預糖耐量受損的臨床研究,證實其可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32%,為糖尿病預防提供新策略。對新發糖尿病,筆者創立開鬱清熱法,研發糖敏靈丸和降糖調脂方等專利藥,確證降糖幅度與一線降糖藥物二甲雙胍相當,解決了中藥不能獨立降糖的難題。2型糖尿病常伴發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多種代謝紊亂,而現代醫學尚缺乏整體干預手段。筆者運用中醫整體觀,發揮中醫慢病調理優勢,針對多代謝紊亂的共同根基胰島素抵抗,採取一體化治療,證實降糖調脂方具有減肥、調脂、降糖等多靶點治療作用,且調脂、減肥較對照西藥更優。糖尿病併發症病情複雜,治療困難,一些疑難併發症缺少有效治療藥物。針對國際尚缺乏有效口服藥物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通過臨床研究證實活血化瘀中藥可明顯減輕非增殖期階段患者視網膜微血管瘤、硬性滲出、出血發生,減輕視網膜病變程度,延緩視網膜病變進程。對於糖尿病重症胃癱,目前除了有創治療外,尚無有效治療藥物,疾病發作時僅能對症營養支持。筆者創立糖胃安方,能夠消除患者嘔吐、噁心等症狀。基礎研究證實,其作用與改善糖基化終末產物及其受體表達相關,並能夠改善胃腸形態,增加胃腸主動應力,恢復其生物力學特性。

3.牽頭制定糖尿病中醫行業標準指南

多年來,筆者積極推進糖尿病中醫藥診療的標準化,牽頭制定了多項糖尿病行業中醫藥指南及診療標準,包括2007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標準化項目立項的《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2014年由科技部、財政部立項的《糖尿病中醫防治標準(草案)》等。這一系列行業指南和標準對糖尿病及其各種併發症的定義、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等進行了系統闡述,有助於基層醫務人員及糖尿病人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立項,筆者承擔了首部國際中醫藥專病診療指南《國際中醫藥診療指南——糖尿病》的制定工作。該指南由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醫學術團體、糖尿病專家共同參與,整合納入國內外糖尿病中醫藥研究的高質量證據,獲得了國內外專家的廣泛共識,為中醫藥在重大疾病診療方面做出國際性示範。

二、構建方藥量效理論框架,提出方藥安全有效用量策略及規範,大幅提高了急危重症療效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劑量是影響臨床療效的核心因素之一。由於歷代度量衡變遷以及中醫古籍記載的混亂,以張仲景為代表的經方劑量與現代度量衡的換算關係缺乏統一標準,兩千年來始終處於“誤”“亂”“惑”狀態,極大影響了經典名方的傳承應用與創新研發。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筆者帶領團隊以臨床評價為核心,選取有代表性的急危重症開展系列臨床試驗,證實各示範方藥具有明確的量效關係及較寬的用量範圍,並結合文獻、藥物實測、煎煮、藥理、臨床評價等方法明確經方一兩的現代換算標準。建立依據急危重症、慢病、預防等不同治療目標的經方劑量折算方法,提出隨症施量的用量策略,揭示“量變致新”、“量變致反”等量效變化規律,從而構建了以隨症施量和劑量閾為核心的方藥量效理論框架,為安全有效合理用量提供了理論和循證證據,填補了中醫量效研究的空白。《方藥量效學》作為筆者主編的第一部系統論述方藥量效理論的著作被納入十三五創新教材。由筆者主持制定的《經方臨床用量策略專家共識》成為全球中醫使用經方和國家經典名方開發折算劑量的依據,為創建方藥量效學科、推動中醫走向“量化”時代奠定重要基礎。

三、全程深度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1.創立“寒溼疫”理論,構建社區防控“武昌模式”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筆者臨危受命,在武漢抗疫第一線連續工作64天,邊臨床、邊實踐、邊總結,讓中醫藥真正全面、全程地介入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通過對感染患者的實際臨床觀察,筆者率先提出“寒溼疫”理論指導新冠肺炎防治,並制定相應的治法方藥,擬定了通治方“寒溼疫方(武漢抗疫一號方)”。在疫情集中暴發、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醫療資源嚴重擠兌的危急情況下,筆者結合中醫古代抗疫經驗,提出用中醫通治方大規模治療的策略,並針對疫情最為嚴重的基層社區進行了防控模式創新,最終形成了以“中醫通治方+社區+互聯網”為框架的“武昌模式”。通過第一時間社區大規模集中用藥,不僅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發病率、阻斷輕症患者病情加重,還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實時的數據支撐。截至3月2日,“寒溼疫方”在武漢累計發放72.3萬副,救治5萬餘人次。該模式已在多地成功推廣應用,構建了抗擊新冠肺炎的社區“第一道防線”。

2.牽頭制定國家新冠肺炎中醫方案,開展覆蓋防治全程的臨床研究

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的共同組長,筆者牽頭制定了第四至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的中醫方案,針對恢復期患者組織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恢復期中醫康復指導建議(試行)》,為一線臨床醫師提供了切合臨床需求的中醫方案。筆者堅持中醫藥早期、全程介入疫情防控,開展了覆蓋新冠肺炎防治全程的診療研究。如針對新冠肺炎輕症,發現中藥寒溼疫方顯著降低輕型/普通型患者的轉重率;針對重症患者,證實與非中藥湯劑組對照,應用中藥湯劑組的死亡風險下降了87.7%;針對治癒出院患者的“復陽”問題,證實中醫綜合干預明顯減少復陽風險,獲得了中醫藥“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愈後防復”的一手資料和科研成果。

• end •

編輯 /排版:徐晴

審核:趙宇平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紀念我院成立65週年之岐黃學者風采 | 仝小林:守中醫之正,創醫學之新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本文編輯:秀瀧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