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失鹿,為何,真為荒淫無道而失天下?

本文含部分正史 部分野史

有史來看,終殷商一朝其勢力範圍,統治地區都在擴張,卻在牧野之戰,一戰而亡。為何?

首先來周,商周之爭,延續三代,周武王祖父為 帝辛(商紂王)祖父所殺,周文王更是被囚禁,可謂血海深仇,殷商征伐一朝至結仇頗眾,周臥薪嚐膽,聯合眾多盟友——敵人敵人就是朋友,商卻昏招,封周為西伯侯,周伐商前攻打商的盟友,於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討伐侵凌鄰國的密須,解除了伐商的後顧之憂。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東向攻黎;公元前1052年,攻邘;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寵臣崇侯虎的崇國。三戰三捷,消除了伐商的阻礙;同時宣稱天命無常,惟德是輔。即商無道,周得道,現在天命在周,不在商,奪取了輿論的制高點,並在公元前1048年在孟津閱兵,史記載——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實際多有誇大之嫌,實際參與者多為,周的傳統盟友羌人,和戎狄,少數關中地區與江漢間方國,切之間就有聯絡約定,但此次閱兵後併為出擊,因時機不成熟。

再來看商,幾百年的大肆擴張有什麼後遺症,看看近代沙皇俄國就清楚了。商人用兵,受益者必為商人,而隨著統治範圍的擴大,不可避免的要任用,被征服地的人才,不然難免此起彼伏的起義,而任用被政府地的人才,就侵犯了保守派商人的利益,由此引起內鬥,帝辛文武雙全,無人能敵,因此自負,自大,不信任他人,因而帝辛政策方針失誤,必然導致保守派的激烈抵制,最終演變為 比干 死,箕子 被囚禁。因此流血,產生了周等待的時機。

殷商失鹿,為何,真為荒淫無道而失天下?

周突襲,緊逼而至,以離朝歌不遠 ,因周並未宣戰,商之精銳在東方,平定同族的東夷的叛亂,周的部隊又離 朝歌不遠了,以帝辛的強硬必定以軍事手段解決,國內又剛經過對 比干 箕子等人血腥清洗,實力受損,倉促之下,組織奴隸迎戰,最終與牧野與周軍相遇。

周又有內應,受到部分商被清洗的保守派的情報支持,與部分殷商奴隸部隊的戰前倒戈,最終血流浮杵,血都流成了河,能飄起來盾牌,可知商之慘敗,周乘勝追擊,一舉攻下朝歌,帝辛自焚而死,殷商滅亡。

商隨亡,仍勢力恐怖,周武王又年紀輕輕就飄然離世,留下幼子,周公旦輔政,商被四分五裂,箕子不願臣服於周,於是率領部分殷民北遷,建立朝鮮國,史稱箕氏朝鮮。

周武王封同母弟康叔封於商朝殷墟之地沫邑,建立衛國,管理部分商朝遺民。

帝辛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周武王為防武庚叛亂,又在朝歌周圍設邶、鄘、蔡等三國。朝歌以東設衛國,使管叔由管徙封衛,朝歌西與南為,使蔡叔由蔡徙封;朝歌以北為邶,使霍叔自霍徙封邶。共同監視武庚。

因周公旦輔政,管叔、蔡叔皆不滿,散佈周公想篡位之謠言,並串聯武庚起兵反叛。

殷商失鹿,為何,真為荒淫無道而失天下?

周公

反叛之勢大,至周公吐哺,夜以繼日。

最終平叛武庚被殺,封帝辛的庶兄微子啟於商朝舊都商丘,建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在周朝,宋國也常常自稱“商”

也因此讓周更深刻地認識到封建親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在武王分封的基礎上,周公、成王再次大規模分封諸侯,周之宗親達到了53人。也為周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