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体系Ⅲ:研学旅行(上)

研学旅行的起源

在古代中国,文人一向有游学之风,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游与学一直紧密结合。孔子56岁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考察各地的风土人情,宣传礼乐文化,堪称世界研学旅行的先师和典范;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佛经也流芳千古;李白和杜甫也是游历了祖国名山大川才写出中国诗歌的巅峰之作,杜甫曾作《壮游诗》:“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沈括自幼随父到处游历,成年后亦四处游学,这才有《梦溪笔谈》。有旅圣之称的徐霞客在游历中学习研究写下了《徐霞客游记》。

在欧洲17世纪兴起了“大游学”运动,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人都崇尚“漫游式修学旅行”,起初是年轻人一到中学毕业,便被送往外国旅行,游学者一边游历名胜古迹,一边学习社交艺术等,并逐渐形成风气,后来修学旅行成为知识阶层和社会上层的一种生活方式。

现代“修学旅行”一词则源于日本,自明治维新时期开始鼓励研学旅行,政府在教学大纲中规定,

小学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国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每年则要在世界范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谓之“修学旅行”。

素质教育体系Ⅲ:研学旅行(上)

现代研学旅行的在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倡导研学旅行,并积极推动“新安小学长途研学旅行团”作全国性旅行,一路修学,一路宣传抗日,慰劳抗日军人,成为当时闻名国内外的“新旅”。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特色和有意义的专项旅游项目,在入境、出境和国内研学旅行三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2003年上海成立了“修学旅行中心”,还编写出版了《修学旅行手册》,又提出联合江浙皖等地区打造华东研学旅行黄金线路。2006年,首届“孔子修学旅行节”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曲阜举办,这是中国第一个修学旅行节庆活动。

素质教育体系Ⅲ:研学旅行(上)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国内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传统而现代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广泛关注,正在逐渐兴起和推广。 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写进教学大纲。2013年,安徽省、西安市和苏州市进行研学旅行试点,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安徽合肥中小学将研学旅行的成绩纳入学分统计。各地还建立了研学旅行活动基地,组织培训研讨,如西安、合肥、武汉等地均举办了全国及本地区的研学旅行论坛和研讨会;加强部门联动,一些省市的旅游、文物、物价等部门积极支持研学旅行工作,许多家长也成为研学旅行的志愿者;有的地区将研学旅行纳入了综合素质评价,有的学校制定了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操行量表;各地运用社会力量,通过购买优质服务,同旅行社合作建设基地等方式,积极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创造条件。

研学旅行目的和意义

1. 研学旅行目的

何为研学旅行?在2014年3月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此的解释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学旅行是融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研学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旅游体验中学习和锻炼,从而培养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理自立、文明礼貌、互勉互助、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等优秀品质和精神,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体系Ⅲ:研学旅行(上)

2.研学旅行的意义

开展研学旅行意义重大。对国家而言,这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行动,是对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从学校层面来看,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旅游业态的角度看,研学旅行更加关注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满足自我提升需求的高层次文化旅游。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首次将研学旅行视作旅游发展要素或拓展要素。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又是旅游业发展一个增长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