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體系Ⅲ:研學旅行(上)

研學旅行的起源

在古代中國,文人一向有遊學之風,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遊與學一直緊密結合。孔子56歲率眾弟子周遊列國,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考察各地的風土人情,宣傳禮樂文化,堪稱世界研學旅行的先師和典範;晉代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佛經也流芳千古;李白和杜甫也是遊歷了祖國名山大川才寫出中國詩歌的巔峰之作,杜甫曾作《壯遊詩》:“東下姑蘇臺,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劍池石壁仄,長洲荷芰香……”,沈括自幼隨父到處遊歷,成年後亦四處遊學,這才有《夢溪筆談》。有旅聖之稱的徐霞客在遊歷中學習研究寫下了《徐霞客遊記》。

在歐洲17世紀興起了“大遊學”運動,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人都崇尚“漫遊式修學旅行”,起初是年輕人一到中學畢業,便被送往外國旅行,遊學者一邊遊歷名勝古蹟,一邊學習社交藝術等,並逐漸形成風氣,後來修學旅行成為知識階層和社會上層的一種生活方式。

現代“修學旅行”一詞則源於日本,自明治維新時期開始鼓勵研學旅行,政府在教學大綱中規定,

小學生每年要在本市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國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高中生每年則要在世界範圍做一次為期數天的社會學習,謂之“修學旅行”。

素質教育體系Ⅲ:研學旅行(上)

現代研學旅行的在中國的發展

在我國,陶行知先生倡導研學旅行,並積極推動“新安小學長途研學旅行團”作全國性旅行,一路修學,一路宣傳抗日,慰勞抗日軍人,成為當時聞名國內外的“新旅”。

改革開放後,我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往日益增加,作為一項有特色和有意義的專項旅遊項目,在入境、出境和國內研學旅行三個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2003年上海成立了“修學旅行中心”,還編寫出版了《修學旅行手冊》,又提出聯合江浙皖等地區打造華東研學旅行黃金線路。2006年,首屆“孔子修學旅行節”在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山東曲阜舉辦,這是中國第一個修學旅行節慶活動。

素質教育體系Ⅲ:研學旅行(上)

隨著我國教育模式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國內研學旅行作為一種傳統而現代的素質教育手段被廣泛關注,正在逐漸興起和推廣。 2008年廣東省率先把研學旅行列為中小學必修課,寫進教學大綱。2013年,安徽省、西安市和蘇州市進行研學旅行試點,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安徽合肥中小學將研學旅行的成績納入學分統計。各地還建立了研學旅行活動基地,組織培訓研討,如西安、合肥、武漢等地均舉辦了全國及本地區的研學旅行論壇和研討會;加強部門聯動,一些省市的旅遊、文物、物價等部門積極支持研學旅行工作,許多家長也成為研學旅行的志願者;有的地區將研學旅行納入了綜合素質評價,有的學校制定了包括研學旅行在內的操行量表;各地運用社會力量,通過購買優質服務,同旅行社合作建設基地等方式,積極為研學旅行的發展創造條件。

研學旅行目的和意義

1. 研學旅行目的

何為研學旅行?在2014年3月4日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對此的解釋為:“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由學校組織安排,以培養中小學生的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 目標,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學旅行是融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親身體驗、資料蒐集、專家點評、集體活動、同伴互助、文字總結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是一門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研學旅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接觸社會和自然,在旅遊體驗中學習和鍛鍊,從而培養生活技能、集體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養成自理自立、文明禮貌、互勉互助、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等優秀品質和精神,增進對自然和社會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素質教育體系Ⅲ:研學旅行(上)

2.研學旅行的意義

開展研學旅行意義重大。對國家而言,這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和發展綱要》的行動,是對公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也是拓展旅遊發展空間的重要舉措。

從學校層面來看,是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旅遊業態的角度看,研學旅行更加關注目的地的文化旅遊資源,是一種滿足自我提升需求的高層次文化旅遊。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在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新的旅遊六要素:“商、養、學、閒、情、奇”,首次將研學旅行視作旅遊發展要素或拓展要素。研學旅行成為中小學一門素質教育的課程,又是旅遊業發展一個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