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智慧:自然、人生、宇宙,用變化發展之眼光開拓世界!

《易經》是中華文化中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著作,為中華文化“三玄”之一。所謂“玄”,既有深刻奧妙之意,也有難以駕馭之意。實際上,這部著作是中華文化中的哲學之作,涵蓋了中華民族的先人對天地、自然、萬物、生命等運行規律的認識。

“易”字本意是指日月變化,《易經》也就是一門研究變化的學問。《易經》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正所謂變則通,通則久,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應該說,幾千年前,中華民族能夠以這種運動的思維來認識世界,在人類文明中極具超前性。

《易經》的智慧:自然、人生、宇宙,用變化發展之眼光開拓世界!

那麼如何把握這種變化呢?《易經》中暗含著三條重要的法則:即“變易”“不易”和“簡易”。

1,變易

所謂“變易”,就是要打破僵硬的思維模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沒有永恆之法,沒有不變之制,沒有常興之朝。無論是個人、團隊還是一個民族,必須時刻關注變化,做到居安思危、治而思亂、存而思亡。縱觀中華民族歷史的王朝興衰,其核心問題就是沒能把握住這種精神實質,要麼居功自傲,要麼不顧及百姓的好惡,要麼不瞭解世界的變化,最終導致政權喪失。

比如,中國歷史上清王朝的覆滅使中華民族幾乎陷入滅頂之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面對全球化浪潮,特別近代科學技術和民主制度的日益興起視而不見,以“天朝老大”自居,喪失了融入世界的發展機遇。而中華民族近幾十年取得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的原因,則正是立足自身實際,放眼世界和未來,不斷改革與創新的結果。

2,不易

所謂“不易”,是指萬物都有其規律,反映了事物運動的本質特徵,只有抓住規律,才能夠以不變應萬變,以此來順應歷史和自然。歷史上有一個“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親叫鯤,奉君王之命治理天下水患,但是,由於他沒有認識到水的運行規律,盲目採取堵的策略,結果無功而返,被君王治罪處死。大禹繼承父志,認真觀察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形特點,充分認識到“水因地而制流”的特質,確定以“疏導”為主體的治水方略,水患最終得到有效的治理,而大禹也被推為天下之主。

《易經》的智慧:自然、人生、宇宙,用變化發展之眼光開拓世界!

縱觀《易經》的六十四卦,它結合自然和社會變遷,總結了很多有效的規律,成為指導後人做人做事的重要法則。比如“物極必返,物壯則老”,《易經》認為凡事不能走極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把握一個度,一旦走了極端,就會背離初衷。舉例來說,《易經》中的“蒙卦”就強調“蒙亨”,意思是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件好事,但《易經》同時強調“童蒙吉”,言外之意,孩子在少年的時候,其本性是潔白的、善良的、童貞的,充滿幻想與好奇心,教育不應該過早地打破孩子的天性。

教育應該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並進,與人的自然成長規律並進,只有這樣才符合科學規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望子成龍,一方面給孩子灌輸了太多超出孩子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知識,影響了孩子對求知的興趣;另一方面讓他們充滿功利心和虛榮心,影響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令人惋惜。

3,簡易

所謂“簡易”,實質是一種大道至簡的情懷。試想,如果太陽每天出落方位不同,季節變化也不循規律,世界徹底失去秩序,我們又何以生存?大自然啟示先人,治理天下、管理社會、經營人生,也應該保持一種“不折騰”“不妄為”的心智模式。

老子講“治大國,若烹小鮮。”“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世界之所以亂,乃亂於我們忘卻初心,朝令夕改,使人心和世界不知所歸。

除了三易,《易經》中的哲學觀還包含有:自然觀、道德觀、仁愛觀、謙虛觀、誠信觀、補過觀等思想觀點,對我們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具有重要的意義。

1,自然觀

《易經》不是迷信,而是崇尚自然。

“易”由“日”、“月”兩字組成。日為陽,月為陰,象徵宇宙的陰陽二元論。《易經》繫辭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氣候、四季變化是因為“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易是什麼?易是“設卦觀象”,是聖人仰觀於天文,俯察於大地,感悟人生、明斷吉凶的結果,是對天、地、人觀察後的感悟。《繫辭》說:“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繼承了《易經》這個思想而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導自然、無為。

《易經》的智慧:自然、人生、宇宙,用變化發展之眼光開拓世界!

就筮法說,《易經》以取象和取義解說卦象和卦辭。就義理說,《易經》重視生活中的經驗教訓和道德修養以及事物變易的法則。《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主張無神論的哲學著作。

2,道德觀

道德是《易經》非常重要的基點,也是最終出發點和落腳點。

《易經》乾卦第二爻辭有“見龍在田,德施普也。”孔子在《文言》中說乾有四德,“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坤卦》象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易經》倡導人應該效法大地,要像大地一樣“厚德載物”。大地之德為“厚”。世界上沒有比大地之德厚的了。天上落下的任何東西它都能夠敞開博大、寬廣的胸懷,容納所有。人類在大地上吃、喝、拉、撒,而她沒有怨言。所以孔子讚歎道:“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易經·坤卦》)

德修,實際上是要求做人做事必須把德放在首位。可以說,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這也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繼承和堅守的根本,所以才有儒家把道德的修養作為其重要的價值取向。

3,仁愛觀

《易經》的仁愛觀實際上是其“德”的繼承與發揮。

《易經》繫辭說:“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安士敦乎仁,故能愛。”其中“道濟天下”、“敦乎仁,故能愛”就是主張仁愛。《乾卦》象徵天:元始,亨通,和諧,貞正。

《乾》卦的卦辭元、亨,是講天具有生成之功,和諧之美。乾為天,只有天才能把美滿的利益施予天下,而且從不提起它的恩德。六個陽爻,意為駕御著六條飛龍在空中飛行,分佈著雲彩,降灑著雨露,普天之下同享和平。世間萬物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哪一樣不是“天”所賜的?所以才有“天恩浩蕩”之說。

《易經》的智慧:自然、人生、宇宙,用變化發展之眼光開拓世界!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繼承了《易經》的仁的宗旨,而且把他作為其核心價值觀。並且提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4,謙虛觀

乾卦九三爻說:“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上位而不驕就是謙。《易經》第二卦《坤卦》六四爻“括囊,無咎無譽。”認為,紮緊袋口,不說也不動,這樣雖得不到稱讚,但也免遭禍患。《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說明小心謹慎從事,不鋒芒畢露是不會有害的。

《易經》第十五卦是地山謙卦,更形象地道出了《易經》的真諦。謙卦主卦是艮卦,卦象是山;客卦是坤卦,卦象是地,山處地下,謙。《易經》告訴人們,要像山一樣謙虛、謙遜。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這裡。

中華傳統文化強調,做人要低調,不要太張狂。古人穿衣服,好的一定是在裡面,外面要有次一點的遮住。如穿貂皮大衣,皮毛一定是在裡面,而不是露在外面。

5,誠信觀

《易經》沒有誠信二字,經常出現的是“孚”,約60餘處。“孚”者,也是信用,為人所信服的意思。如深孚眾望。

第五卦:《需卦》“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這裡的“有孚”是指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

《易經》倡導人們做誠實守信的人。儒家繼承了《易經》的觀點,主張仁義禮智信,其中信所以成為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

6,補過觀

《易經》是預測未來的。

《易經·繫辭》說:“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易經》預測的目的是預測可能出現元、亨、利、貞;或者惕、厲、悔、吝、咎、兇等。

元者,始也;亨者,通也;利者,和也;貞者,正也;惕,警惕;厲,危險;悔,悔恨;吝者,吝嗇;咎,災難;兇,兇險。

《易經》的智慧:自然、人生、宇宙,用變化發展之眼光開拓世界!

《易經》占卜的目的不是消極對待結果,而是為了積極、主動地應對結果。如果出現元、亨、利、貞,就要堅持發揚光大。如果出現惕、厲、悔、吝、咎、兇就要補過,把可能出現的過錯補回來,最大化地減少損失。

如《乾·九三》:“君子終日幹幹,夕惕若,厲無咎。”《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象辭》的意思是,君子白天可以進取不息,但到了夜晚,就要警惕,這樣才可以轉危為安。這就是補過觀。

可以說,《易經》是積極的應世態度,對我們認識世界,參悟人生,起著很好的引領和啟迪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