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的生活習慣能夠影響孩子

爸爸媽媽的生活習慣能夠影響孩子

俗語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爸爸媽媽也想通過自己讓孩子能夠變得更好。

父母及其他成員的生活習慣、思想意識;作風情操對孩子品德的培養、個性的形成至關重要,例如破裂家庭的子女得不到應有的關懷與照顧,缺少歡愉和睦的家庭氣氛,接觸的語言簡單貧乏,好奇心及探索行為被阻,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從小就感到孤獨和失望,則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老教師,在第一次見孩子的時候,就可以知道誰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多。我請教他原因,她說:"模仿的對象不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不一樣。"

爸爸媽媽的生活習慣能夠影響孩子


孩子模仿的不但是生活習慣,連思維方式、精神意識都是可以模仿的。比如,我發現要是丈夫或者孩子沒有準時回家自己就會非常著急。回憶一下小時候,我回家晚了,媽媽也是非常著急的。我跟媽媽說了這件事情,誰知媽媽笑著說:"你姥姥也是這樣的。"

爸爸媽媽的生活習慣能夠影響孩子

看來模仿是我們學習成長過程中一定要經歷的。我們模仿長輩,並且,也被我們的下一代模仿。要是孩子哪裡做的不對,我們會發現錯誤之中也有我們自己的影子。

記得電視裡有一次討論孩子與錢的問題,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在中學的時候就在想著靠賣一些小東西來賺錢,並說自己平時很注意對孩子的管教,但是孩子卻還是這樣做了。

爸爸媽媽的生活習慣能夠影響孩子


孩子的無意模仿不管好的和不好的都是會學習的,是一個全方位的學習,爸爸媽媽無法預知孩子會學習你的哪一方面。因此,在我們大人以身作則的同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這也是一個檢查自己的好方法。

無論你想孩子變得怎樣,你先這樣(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不是外在你當了博士或老闆)。孩子是模仿(不是被強加)者,如果你有時候發現不喜歡孩子身上的某些東西,往你自己內在看,你就會發現你也有,它被映照在了孩子身上。

爸爸媽媽的生活習慣能夠影響孩子

孩子不只是在生理食物上依賴父母親,他各方面也都依賴父母——在心理營養,靈性食物上也是。所以如果你變得寧靜,孩子也會效仿,他不知不覺就會學會了。如果你變得靜心,他也會變得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