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的"绮错婉媚"风

上官仪的"绮错婉媚"风

上官仪,唐代大臣,唐初著名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人,生于江都。唐高宗时任宰相,后牺牲于政治斗争。"绮错婉媚"即"绮错成文而能缘情婉密而得天真媚美之致",即诗律精审雕润、语言秀逸流丽、情采雍容宛密。

上官仪的

关于上官仪"绮错婉媚"的风格,长久以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批判者代表是稍后于上官仪的卢藏用,他在《陈伯玉文集序》中云:"宋齐已来,盖憔悴逶迤,陵颓流靡,至于徐、虞,天之将丧斯文也。后进之士,若上官仪者,继踵而生,于是风雅之道扫地尽矣。"对"上官体"大加指斥与批判,认为流于颓靡,使汉魏以来的"风雅之道"丧失殆尽。陈子昂标举汉魏风骨,高举复古主义的大旗,自然对上官仪重形式的诗歌大加批评。晚唐李德裕《臣子论》曰:"今日宰相上官仪,诗多浮艳,时人称为上官体,实为正人所病。"认为上官仪诗歌浮艳绮靡是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上官仪的

但是"上官体"的支持者亦或拥护者也不乏其人,时人元兢就是上官仪忠实的追随者与服膺者,他著有《诗髓脑》一书,站在上官仪诗学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立说,将其诗学理论发扬光大。元兢还编有《古今诗人秀句》一书,诠选范围是以"古诗为始,以上官仪为终",对上官仪诗作也是青睐有加,将其诗作作为诠选的终结。在武周、中宗时期,"上官体"在上官婉儿的大力倡导下又重新复燃,成为当时品藻的标准。

随着近代思想的解放与研究的深入,"上官体"及其"绮错婉媚"的内涵越来越得到充分的肯定,赵昌平在其《上官体及其历史承担》一文中指出,上官体上承齐梁诗艺,下开唐初四友、沈宋诸家,实为初盛唐诗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认为"绮错婉媚"的内涵是"绮错成文而能缘情婉密而得天真媚美之致。"

上官仪的

聂永华在《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一书中单辟一节《"绮错婉媚"之"上官体"》来阐释上官仪诗学理论的具体内容、"绮错婉媚"的内涵、上官仪的诗歌创作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对"上官体""绮错婉媚"的内涵进行了新的生发、新的解说:"以精致而灵动的美感形式融入意境无穷的情志,以音韵谐畅的声律美感创造心物融合无间、情景宛然密合的诗境,达成浑成秀朗、滋味醇厚的韵致。"*梁海燕的《上官体新论》一文认为"上官体的'绮错婉媚'是近体诗在声律上的特点,是诗歌因讲求合乐而形成的情思婉转、音韵柔顺和美的风格。"

上官仪的

对"绮错婉媚"的阐述可谓多矣,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侧面进行立说,本人不揣冒昧,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重新加以厘定概括。

关于"绮错"之意,《说文解字》云:"绮,文缯也。"有花纹的丝织品,丝织品的花纹一般规则有致,花纹多样则丝织品愈显美艳。"错,金涂也。"物品涂上金色必然富丽堂皇,光耀无比。"错"又有交错之意,丝织品参互交错,则错落有致,文理井然。本义指丝织品之色彩绚丽、五彩斑斓而又井然有序,用之评价诗歌文采斐然而又韵律协调,不但具有华美的辞采,给人一种绘画的美;还力求抑扬顿挫、高低平仄协调搭配,也即要追求一种音律的美。

关于"婉媚"之意,《说文解字》云:"婉,顺也","媚,说也";段注云:"婉,顺也。郑风传曰:婉然美也。齐风传曰:婉,好眉目也。"媚,说(悦)也。"可见,"婉媚"乃为柔顺优美又使人欢愉悦耳之意,用之来评价诗歌并非指单纯追求辞采华美而一味镶金嵌玉的特点,而是要考虑到文从字顺的一面,考虑到诗歌的整体也即意境美的诗美特点。

总而言之,"绮错婉媚"用来评价诗歌文采斐然而又错落有致,文从字顺而又韵律协调,兼辞与律、韵与境的完美体现。虽然上官仪被冤而死,但是他的诗歌以及文体却永远的留下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