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將逐步釋放潛能企穩回升

國家統計局4月17日發佈了一季度國民經濟數據。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同)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了較大影響,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是我們也看到,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國新辦同日舉行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上說。

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發展態勢一直備受各界矚目。尤其是在疫情衝擊下,消費情況及其發展勢頭更值得關注。

消費回暖態勢將延續

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下降19.0%。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72254億元,下降17.7%。3月份,社零總額26450億元,下降15.8%,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3841億元,下降15.6%;商品零售額下降12.0%,降幅比1-2月份收窄5.6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22169億元,下降0.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536億元,增長5.9%,比1-2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

蘇寧金融研究院消費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說,從整體上看,一季度消費數據大體符合市場預期,主要原因在於疫情防控期間居民普遍居家隔離,餐飲、旅遊、酒店、體育賽事、文藝演出等領域的消費均受到強烈衝擊,這也使得1-2月份的社零總額同比下降了20.5%。“但從另一方面看,一季度網上零售情況尚可,僅微降0.8個百分點,其中實物類商品網上零售額更是實現了良好增勢,印證了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線上消費火熱的事實。”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整體向好與復工復產穩步推進,3月份居民消費出現回暖跡象。再疊加近期一系列利好車市的政策的出臺,汽車消費同樣在3月份開始復甦。”付一夫預計二季度消費市場的回暖之勢將得以延續。

消費新業態表現更強勁

一季度,網上零售保持了較好的韌性,與網絡相關的消費新業態表現強勁,網購、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直播、短視頻、遊戲等領域都呈現繁榮之勢。

“這也在倒逼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開拓線上業務的步伐。”付一夫舉例說,一些企業正結合自身業務特點與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合作,將單個企業的資源以網絡化形式融入到整個產業集群中,擴大企業間的協同效應,實現技術、產能與訂單等資源的共享,在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各方面成本。“這不僅可以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還能助推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從消費端來看,當前人們線上消費的習慣不斷鞏固強化,未來可能有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景將在線上完成,線上消費有望持續蓬勃發展。”

對於後期消費市場走勢,付一夫認為,這取決於國內外疫情形勢的整體走向。按照以往經驗,一旦疫情徹底結束,消費市場會迎來反彈。“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消費將逐漸迴歸平穩運行。但這不能靠被動等待,需要一系列舉措去支持。”

付一夫進一步分析,短期來看,重中之重是穩就業,只有就業得到保障,居民才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消費意願才能不斷釋放。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嘗試實行2.5天彈性作息,以“假日效應”來提振消費市場,但這要建立在疫情穩定的前提下。

從長期來看,促消費、擴內需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需要從多個維度發力:從需求端看,應從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善三線及其以下城市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從供給端看,應豐富消費市場的商品品類,提升商品服務質量,從而調動民眾消費的積極性;從消費環境上看,政府部門還應著力構建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推進國內消費品與國際標準對標,在支持企業培育新品牌等方面落實政策,強化監管,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