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舍學習總結(2)

Kokkenborg1場的保育舍總共6棟,每棟24個欄,員工共2人 ,1人主要負責斷奶第一週的工作,其餘舍兩人共同負責,休假時相互班。

一、主要工作流程

1、每日巡欄2次。

2、檢查環控、水料。

3、進入欄內,將豬全部趕起,抓一把稻草,放保溫區,檢查每一頭是否有問題;

4、治療並標記問題豬隻並記錄。

5、對部分欄加溼拌料。

6、若有斷奶,則配合分娩舍進行斷奶。

7、若有賣豬,則提前挑選好豬隻,進行3次挑選:第一次提前一天挑選,主要提出有病的、腿問題的、疝氣的、偏小的,並逐一確定周齡;第二次挑選,賣豬前再次確認是否有問題的豬;第三次挑選,賣豬時,將豬隻趕到過道,逐一檢查。

保育舍學習總結(2)

二、保育舍其他

1、保育舍包括其他任何舍,欄與欄之間完全不透明阻隔,有利於阻斷疾病傳播,並且安裝方便、方便清洗。在配懷舍,也是分成小段,每小段之間是不透明板阻隔。

保育舍學習總結(2)

2、屋頂採用壓縮稻草板,有利於進風均勻;屋頂抽風,有利於空氣能量交換(冷風下降,並在空中加熱,熱氣上升),設備只需要設置溫度曲線。欄內設置保溫區,安裝地暖,傾斜設計,有利於豬隻“三點定位”。

保育舍學習總結(2)

3、下料口旋轉式設置,料槽分有加水拌料區;飲水盆接水,並且在水嘴旁有手動補水管。一般進豬後前2天每天打開上端水龍頭,通過水管(紅色框中)將水盆注滿,水盆由彈簧控制,能較容易將水倒出,方便清理。

保育舍學習總結(2)

4、每天都檢查豬群健康,治療病豬並記錄;一旦發現病豬,較嚴重的,轉到病豬欄中。病豬欄一般設在豬舍中間,如上圖綠色部分,不設在溫度探頭或風機下方。進豬時,若不是一次性進滿,先從溫溼度探頭下的欄開始放豬。留下足夠的空欄,儘量減少或者不合群,直接轉到空欄中,以減少打鬥。

保育舍學習總結(2)

5、欄舍內配置供豬隻玩耍的物品,如塑料管、鐵鏈、稻草、草繩、木頭、鐵球等,減少豬隻打鬥、咬尾、咬耳的發生。

保育舍學習總結(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