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我生在土裡、長在土裡,滿身都是泥土的味道,靈魂中都帶著土裡土氣,是自然的味道。

自記事以來,父母遠行,爺爺奶奶總是叮囑,“好好讀書,好好讀書”,為此從不肯讓我多做一點的農活。

而我也從未那麼省心,我討厭讀書、討厭課本,它們無趣而累人,為此甚至學會了說謊,學會了演戲,學會了當啞巴;遇到事情就先學會撒一個謊,被拆穿後就要學會演戲,如果連戲都演不下去了,那就只剩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學會做一個啞巴了。

當只剩下閉口的時候,腦子卻越發活躍了,起初腦海中總會想爺爺突然有個什麼急事,我這點兒小事也就糊弄過去了;後來腦海中就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如山上真的有豹娃子,那影影倬倬的樹影后面是否藏著一隻恐怖的東西,在此期間,總會有一些動畫片的片段在腦中一閃而過,如“黑貓警長”、“小鯉魚泡泡”、“貓和老鼠”等等等等。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如此一來,爺爺發現我走神時,總會非常生氣,有時候氣急了,他都會到牆角根兒,去尋些什麼。

看到此情景,我都會不由得一顫,爺爺這是在尋“黃荊棍兒”;村裡有句老話:“黃荊棍兒下出好人”,意思是說孩子不聽話了,就該黃精棍兒出場了。

從此,我也就恨上了黃荊樹,我們稱它為“黃荊子”,每每見到都會尋來一根更粗的根兒,在它身上狠狠的抽打;一通發洩之後,又覺得很是開心,像極了電視劇中的武林高手,而黃荊子則是我的手下敗將。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黃荊子滿山都是,無論我多大神通,也絕不能消滅乾淨;黃荊棍兒每家每戶都有,也是家長們的最愛,是對付不聽話的牛的絕佳工具,只需狠狠的往牛背上一抽,任你多倔的牛脾氣,都得疼的直哼哼,乖乖聽話。

我們村兒上幾乎每個孩子都捱過黃荊棍兒的打,唯獨我是個例外;每次爺爺找來黃荊棍兒,準備給我好好上一課時,奶奶總會及時出現。

而愛出神的我,在大人眼中就有點傻頭傻腦的樣子,奶奶總是以此來責怪爺爺,說把我給嚇傻了,而爺爺也頓時沒了脾氣,只能任由著我。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於是,我就在這樣的一個鬥爭環境下,漸漸長大;遠行的父母總算歸來,而我也養成了一個不愛說話、而思維卻異常活躍的性格,稱之為悶;後來父母帶著我進城讀書,在“悶”字的基礎上,又多學會了一個字“騷”。

在跳躍的思維支配下,導致了做事情很難有始有終,一件事還沒做完,總會有一隻無名之手,從漆黑的角落中仍一點其他東西給你,攪亂當下的計劃。

在這種混亂的狀態下,遲早會有一種極大的恐懼出現在你的世界。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當情竇初開,心氣日盛之時,一股讀書的風氣突然瀰漫了整個校園,隱藏在老師的眼皮下,潛匿在課堂裡,遮掩在書桌下。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第一次接觸到小說,魔法言情小說;那一段時間,我甚至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腦子中只剩下兩個俊男美女依偎的場景。與此同時,伴隨著的是老師的點名、學校的批評、家長的關注,甚至受到了退學的威脅。

可即使如此,小說也未曾斷過,後來讀的小說多了,就發覺每一本新小說,總能從以前讀過的小說中,找到幾乎一模一樣的影子。於是對小說的喜愛,如同當初一樣,漲潮般的來,退潮般的去。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而讀書卻成了一種習慣,書也就化為一根繩索,拴在我的身上,總是無法丟棄。

我讀了很多書,但絕大部分是小說,其中不乏很多優秀的作品;但卻沒有一部能讓我想要去到那書裡的世界,站在哪一個角度,看看是個什麼奪魄攝心的景象。

於是小說就像是過去的記憶,漸漸淡出了我的生活,隨之而來的則是一些真真的文學經典。

我讀了《三國演義》、《山海經》、《聊齋》、《金品梅》等等,大多是經典古籍,但要說起“經史子集”我所閱讀的這一點,恐是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了。對於近代、現代的,可能就老舍、魯迅的散文集接觸最多了。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有了足夠的時間用來讀書,思想可以在書中翱翔,但身體卻受到了束縛,讀書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家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就一個人貓在家裡,慢慢也就習慣一個人在家裡了,後來有了一個形容詞,貼切而又形象——宅。

在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我看了餘秋雨先生的《山河之書》、《文化苦旅》,我甚是喜歡其中“牌坊、寺廟、信客”三個故事,同時我也被祖國大好河山下,隱藏的那一個個真實故事所震撼。

跳出思維圈外、才可看到真實

道士塔裡的那個小個子王圓篆,看到他一摞一摞的將經文、畫卷搬出,販賣給一個侵略者,不由得心中一寒。

寧古塔那個承載了多少流放者身心的地方,顧貞觀為救老友吳兆騫,將人與情演繹的淋漓盡致、感人身心,為世人留下《金縷曲》。

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故事實在太多太多,他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了這個世界,並將其所見聞透過文字傳達出去,也有了想讓我站在他所佔在的位置去看一看的衝動。

一個風箏窮盡一生掙脫束縛,向前自由滑行,雖有些搖曳,卻在用身軀丈量天穹。

如今,我也步入社會,如願以償般的掙脫了父母、掙脫了學校,像那風箏在自己的天空中飛翔,用簡單的方式。

我想用宅在家的方式,所看到的書才是真正的滄海一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