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我生在土里、长在土里,满身都是泥土的味道,灵魂中都带着土里土气,是自然的味道。

自记事以来,父母远行,爷爷奶奶总是叮嘱,“好好读书,好好读书”,为此从不肯让我多做一点的农活。

而我也从未那么省心,我讨厌读书、讨厌课本,它们无趣而累人,为此甚至学会了说谎,学会了演戏,学会了当哑巴;遇到事情就先学会撒一个谎,被拆穿后就要学会演戏,如果连戏都演不下去了,那就只剩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学会做一个哑巴了。

当只剩下闭口的时候,脑子却越发活跃了,起初脑海中总会想爷爷突然有个什么急事,我这点儿小事也就糊弄过去了;后来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如山上真的有豹娃子,那影影倬倬的树影后面是否藏着一只恐怖的东西,在此期间,总会有一些动画片的片段在脑中一闪而过,如“黑猫警长”、“小鲤鱼泡泡”、“猫和老鼠”等等等等。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如此一来,爷爷发现我走神时,总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气急了,他都会到墙角根儿,去寻些什么。

看到此情景,我都会不由得一颤,爷爷这是在寻“黄荆棍儿”;村里有句老话:“黄荆棍儿下出好人”,意思是说孩子不听话了,就该黄精棍儿出场了。

从此,我也就恨上了黄荆树,我们称它为“黄荆子”,每每见到都会寻来一根更粗的根儿,在它身上狠狠的抽打;一通发泄之后,又觉得很是开心,像极了电视剧中的武林高手,而黄荆子则是我的手下败将。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黄荆子满山都是,无论我多大神通,也绝不能消灭干净;黄荆棍儿每家每户都有,也是家长们的最爱,是对付不听话的牛的绝佳工具,只需狠狠的往牛背上一抽,任你多倔的牛脾气,都得疼的直哼哼,乖乖听话。

我们村儿上几乎每个孩子都挨过黄荆棍儿的打,唯独我是个例外;每次爷爷找来黄荆棍儿,准备给我好好上一课时,奶奶总会及时出现。

而爱出神的我,在大人眼中就有点傻头傻脑的样子,奶奶总是以此来责怪爷爷,说把我给吓傻了,而爷爷也顿时没了脾气,只能任由着我。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于是,我就在这样的一个斗争环境下,渐渐长大;远行的父母总算归来,而我也养成了一个不爱说话、而思维却异常活跃的性格,称之为闷;后来父母带着我进城读书,在“闷”字的基础上,又多学会了一个字“骚”。

在跳跃的思维支配下,导致了做事情很难有始有终,一件事还没做完,总会有一只无名之手,从漆黑的角落中仍一点其他东西给你,搅乱当下的计划。

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迟早会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出现在你的世界。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当情窦初开,心气日盛之时,一股读书的风气突然弥漫了整个校园,隐藏在老师的眼皮下,潜匿在课堂里,遮掩在书桌下。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第一次接触到小说,魔法言情小说;那一段时间,我甚至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脑子中只剩下两个俊男美女依偎的场景。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是老师的点名、学校的批评、家长的关注,甚至受到了退学的威胁。

可即使如此,小说也未曾断过,后来读的小说多了,就发觉每一本新小说,总能从以前读过的小说中,找到几乎一模一样的影子。于是对小说的喜爱,如同当初一样,涨潮般的来,退潮般的去。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而读书却成了一种习惯,书也就化为一根绳索,拴在我的身上,总是无法丢弃。

我读了很多书,但绝大部分是小说,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却没有一部能让我想要去到那书里的世界,站在哪一个角度,看看是个什么夺魄摄心的景象。

于是小说就像是过去的记忆,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真真的文学经典。

我读了《三国演义》、《山海经》、《聊斋》、《金品梅》等等,大多是经典古籍,但要说起“经史子集”我所阅读的这一点,恐是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了。对于近代、现代的,可能就老舍、鲁迅的散文集接触最多了。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有了足够的时间用来读书,思想可以在书中翱翔,但身体却受到了束缚,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就一个人猫在家里,慢慢也就习惯一个人在家里了,后来有了一个形容词,贴切而又形象——宅。

在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我看了余秋雨先生的《山河之书》、《文化苦旅》,我甚是喜欢其中“牌坊、寺庙、信客”三个故事,同时我也被祖国大好河山下,隐藏的那一个个真实故事所震撼。

跳出思维圈外、才可看到真实

道士塔里的那个小个子王圆篆,看到他一摞一摞的将经文、画卷搬出,贩卖给一个侵略者,不由得心中一寒。

宁古塔那个承载了多少流放者身心的地方,顾贞观为救老友吴兆骞,将人与情演绎的淋漓尽致、感人身心,为世人留下《金缕曲》。

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他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了这个世界,并将其所见闻透过文字传达出去,也有了想让我站在他所占在的位置去看一看的冲动。

一个风筝穷尽一生挣脱束缚,向前自由滑行,虽有些摇曳,却在用身躯丈量天穹。

如今,我也步入社会,如愿以偿般的挣脱了父母、挣脱了学校,像那风筝在自己的天空中飞翔,用简单的方式。

我想用宅在家的方式,所看到的书才是真正的沧海一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