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和判斷有啥區別?
預測是基於現在所掌握的材料,對未來做一個確定性的判斷,比如股票今天漲了,明天還會漲。
判斷是對當下清晰的識別與診斷,作出定性和歸類,以便指導實踐,比如判斷某一個病毒是新型冠狀病毒,而不是普通流感病毒。
為何要做這個區別呢?每當我們預測的時候,我們總是在向未來尋找確定性,但是未來沒有確定性,在三維的時間維度上,我們改變不了時間所帶來的變量,正如一直蝙蝠不小心把糞便拉到果子狸身上。
極小概率事件很難進入我們的思維模型,在概率上都屬於後尾,而人類的模型是指導生存與發展的最重要手段。
模型的改變等同於病毒的變異。
因此預測毫無意義,我們更需要的是基於模型的判斷。
股票市場是一個生態森林,有各式玩家,這個一個十分危險的遊戲,多數人有去無回,但是,這本來就是生存的本質,活在動物世界,時刻面臨的危險和在股市中是一致的。
人類社會的富足使得人類免於動物世界,但是股市的戰場例外。
長頸鹿脖子長,可以提高競爭門檻,吃到更高樹上的葉子。豹子,速度快,可以瞬間抓住獵物。鱷魚,耐心與爆發力的完美結合,成為完美的殺手......
這裡體現的是門檻、速度和耐心......
把核心競爭力找到,把三板斧練習一千遍,練到條件反射的程度。
知行合一,是真難,告訴你線上買,線下賣,還是做不好,為何?是潛意識沒有改變造成的鸚鵡學舌,表面上似乎懂了,實際上並沒有。
這需要通過冥想、大量的練習來糾正。
做交易的態度就是一個人對外界的態度。一個擰巴的人,做交易你會發現成功率不會高。
對中小投資者而言,你要做的不是挖掘趨勢,這個事情交給大機構、大資金去做,你去做那是自不量力,時間成本和研判成本都會大量的消耗你的力量。
你唯一要做的是識別、判斷,跟隨趨勢。
如何識別?道氏理論說的比較清楚,上漲趨勢是高低點上移的過程,下跌趨勢是高低點下移的過程,維克多的“123法則”和“2B”法則是在道氏理論基礎上建立的,趨勢研判相對簡單。
“123法則”相對有點複雜,對散戶而言掌握起來依然困難。
而“2B法則”,其實就是衰竭、背離,即股價創新高(低),但是多(空)頭能量已經不足以支持以前的趨勢,所以面臨下跌(上漲)。
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實際上學會均線足夠了。我常用的均線三板斧:5日、10日、20日均線:
20日均線用來判斷趨勢,K線在20日均線上,判斷為上漲行情;K線在20日均線下,判斷為下跌趨勢。
另外,20日均線本身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10日均線針對爆發力較強的股票。
5日均線針對暴漲行的股票
對交易而言,量化很重要,就是說為什麼買?買多少?為什麼賣?
股票市場解決為什麼買的問題,其實就三板斧:基本面+題材面+技術面.
基本面的工作主要是挖掘,更加適合的是大資金來扛旗。題材面爆發力強,不在乎公司的好壞,基本上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基本面要求深厚的研究功力,比如從財務上可以大致計算出公司的價值,然後和當下價格進行對比,發掘低估的股票。
題材面需要廣博的知識面,更需要知道當下熱點是什麼,比如特斯拉復工引發了鋰電池、光伏、小金屬等相關股票大漲。技術面相對而言路數簡單,以上已經詳細表述。
買入不要在下跌趨勢買入,一定要確保大趨勢是上漲的,回調上車,即“順大趨勢、逆小趨勢”。追漲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倉位是要控制的。
何時賣?技術面是領先指標,可以主要看技術面,比如暴漲股票跌破5日均線可以考慮先賣50-80%,跌破10日均線賣出10-40%,一旦跌破了30日均線形成空頭排列,可以考慮清倉。
當然,交易這個東西非常的考驗一個人的人性,這個世界一切認知都是主觀的,所以“向外求法皆是妄法”,心境如何,世界就如何。
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