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實驗教學 提高科學素養 培養動手能力——校本教材教研成果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加強實驗教學,重視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是,就目前我地學生做化學實驗的表現來看,實在不盡情意,下面就其表現作一歸納,並對此談一點解決的辦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學生在做化學實驗時的表現:

1、輕視的表現

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上許多老師只注重對實驗筆試的教學,不注重視實驗操作的指導,甚至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演示實驗都不做,把做實驗當成講實驗,導致學生認為:化學實驗可做可不做,考試時背一下,答得起就可以了,做實驗不會有多少收穫,做實驗不如背實驗。

2、茫然的表現

由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輕視,加上有些教師疏於對學生實驗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和指導,造成一些學生,特別是農村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很差,再加上在上實驗課前又不去預習實驗內容,所以他們進入實驗室後,面對各種化學儀器,不知道從那裡下手,不知道該怎麼做,有的學生還不敢做,表現緊張而茫然。

3、糊塗的表現

有的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還弄得比較清楚,可做實驗時就犯糊塗了,他們不能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驗中去,在做實驗過程中,不知道要觀察什麼,根據理論不知道應該有什麼樣的實驗現象,並由此應該得出怎樣的結論。實驗結果是否與理論相符,不動腦筋,糊里糊塗的,例如,在做同週期元素鈉、鎂、鋁性質的遞變規律的實驗時,根據理論可知,鋁在加熱時也不與水反應,可有的學生仍然把鋁放入試管中,再加入少量的水,並加熱,在加熱很久以後,還不懈地問老師:“鋁怎麼不與水反應呢?”等等,顯得非常糊塗。

4、慌亂的表現

有的學生在做實驗時不按照實驗步驟和要求一步一步的去做,而是把藥品東拉西扯,瓶蓋張冠李戴,東做一下,西做一下,有始無終。不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是否發生,不認真思考實驗結果是否與理論一致,不分析實驗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總結實驗成功的經驗,也不查找實驗失敗的原因。慌慌張張,亂做一通,只求做過,不管結果,做了了事。例如:有的學生在測定鹽溶液的PH時,得到的結果是:Na2CO3溶液的PH為5,(NH4)2SO4溶液的PH為11,NaCl溶液的PH為8,卻不知道錯了,等等。

5、兒戲的表現

有的學生認為做化學實驗只是好玩,在做實驗時只停留在新奇的現象上,不動腦筋,不把做實驗當成是學習和探索科學知識的一種方式;而是馬虎從事,隨心所欲,個別學生甚至去做與本次實驗無關的實驗,例如,在做同週期元素鈉鎂、鋁性質的遞變規律的實驗時,有的學生不做鎂與水或酸反應的實驗,而是把鎂條點燃玩,把實驗當兒戲。

6、應付的表現

有的學生把做實驗當成是實驗老師的事情,是老師要我們做實驗,不去做不行,所以他們既不預習實驗內容,也不管將要做些什麼實驗,個別學生就連書、實驗冊、筆等都不帶,兩手空空,只想到實驗室來玩一玩而已,在做實驗時也常常心不在焉,在實驗過程中要做些什麼,要觀察些什麼,要涉及到的知識是什麼,一概不管,對實驗中出現的實驗現象漠然處之,對實驗結果聽之任之,對實驗報告也憑空臆造,更不考慮通過這次實驗學到什麼了。

據我瞭解:中學生在做化學實驗時的以上表現在貧困地區的很多學校都普遍存在,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部分學生和極個別的教師對化學實驗的輕視,加上現在的各類考試都是筆試,儘管命題者在命題時做了很多努力,要逐漸加大實驗題分量,要讓真正做過實驗的學生得分,而不做實驗的學生不得分;但由於學生的以上表現,使學生在做實驗時沒有多少收穫,造成做沒做實驗一個樣,也由於沒有真正的收穫,又使學生對化學實驗更加輕視,產生了惡性循環,可見,上述表現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二、解決的辦法:

1、加強教育 提高認識

首先,我們的教師要革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要充分認識到:做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是關係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是我們人民教師肩負著的特殊的歷史使命,是新課程教學觀的亮點和要求。

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做化學科學實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能力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一個人的現實需要和職業歸宿,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還要學生明白:做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知識的有效途徑,也是掌握科學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了做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方式才會改變,輕視化學實驗的表現才能逐步消除。

2、嚴格要求 規範行為

首先,教師要嚴肅實驗教學的課堂紀律,要讓學生明白實驗課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實驗室也是教室,室內不得大聲講話,不準亂走亂動;要求學生在課前必須預習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和步驟,實驗時必須按照實驗步驟一步一步的完成規定的實驗任務。

其次,教師要加強督促和指導,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如實填寫實驗報告。並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認真的批改。

第三,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意志品質教育,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以上不良表現就能消除。

3、加強引導 培養情趣

首先、教師要作好表率,以身作則多做演示實驗,做好每個演示實驗。

其次,教師要多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大膽的去動手做實驗;多指導學生熟悉實驗儀器,解析實驗操作步驟;多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產生的實驗現象與理論知識之間的關係;多幫助學生分析實驗成功或查找實驗失敗的原因;多解答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現象和疑難問題;多倡導學生獨立思考,發明創造,能夠提出改進實驗的方法;多鼓勵學生認真觀察,在實驗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多讓學生從實驗中體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只要學生的學習情趣發生了改變,學生做化學實驗的積極性就能真正的得到提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