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法案已於1月1日開始實施。除了將個稅起點上調到5000元以外,更令人矚目的就是新增加的“專項附加扣除”部分。
簡單來說,附加扣除涵蓋6個部分:
每個子女每年1.2萬元教育扣除;
繼續教育3600~4800定額扣除;
大病醫療6萬元限額扣除;
住房貸款利息1000元扣除;
住房租金800~1200元扣除;
贍養老人每月2000定額扣除;
折算到月收入的個稅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徵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那麼我們一個一個劃重點,看看口袋裡的錢是否真的變多了:
子女教育扣除和繼續教育扣除
學前教育扣不扣?幼兒園扣不扣?大專大學碩士博士扣不扣?從法案的應用範圍來看,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教育,往後子女的義務教育、高中、大學(大專)、碩士以及博士都符合扣除範圍,且是按照人數來扣。比如隔壁老李家有3個孩子,那麼一年可以享受36000元的定額扣除。
有人說了,假如我家老伴沒有收入,能不能讓都在我自己的頭上扣除?答案是可以的。在申請的時候既可以選擇一方扣除100%,也可以選擇配偶雙方各扣除50%。只是定下來後在一年之內不能更改。
至於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主要針對兩種人:一是本科及以下學歷繼續教育,二是技能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職業的繼續教育。可以由接受教育的本人扣除,也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首套房貸款利息扣除和住房租金扣除
這個好理解:只有你還在為首套房還貸款時,你才能申報這一附加扣除,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標準定額扣除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首套房?簡單,拿上身份證直接到房管局交易中心查詢一下。注意商業用房和住宅用房系統是分開,首套房僅針對住宅房,而商業房沒有這一說。
對於住房租金扣除,受眾為那些在主要工作城市中沒有住房只有租房而產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一定標準定額扣除,算是減小了那些出門打工者的負擔。值得注意的是,住房租金扣除是所有附加扣除中唯一有地域性區別的政策,根據當地城市性質的不同,扣除標準為每月800~1200元不等。
如果夫妻同租,則只有一方扣除;若兩人分居在不同城市工作,又都沒有住房,那麼兩人可同時享受租金扣除。只是這樣的生活也太艱難了一點。
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扣除和大病扣除
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可以分攤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如平均分攤、約定分攤等情況,分攤方式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又有人問了,我家老人全部健在,我的扣除能否加倍?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徵求意見稿,贍養兩個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數加倍扣除。雖然扣除沒能加倍,但至少能夠閤家歡聚,四捨五入也還算美滿了。
大病醫療的限額扣除必須要達到 15000元的醫藥費個人負擔底線,且上限為每年60000元。
說了這麼多,我要去哪裡申報呢?小編推薦一個最方便的方法: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只需要簡單登錄,六項扣除一次搞定,再也不需要跑稅務局了。這個app由國家稅務總局開發,可以放心使用。
小編解讀:這次稅收改革收益最大的是3500—5000收入人群,畢竟他們繳稅減少的比例是最多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實際金額卻是最少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水平和薪資也明顯高於普通員工。所以對於個稅免徵額提高,對於收入較低地區和人員的邊際影響會更大,對於高收入群體而言,影響並不是很敏感。
此外,最近幾年我國出生人口劇烈下滑,青年人買不起房、中年人養不起孩、老年人看不起病的癥結在此次調整中均有涉及。某種程度上來講卻是是件好事。但是國家的稅收少了,那麼國家的開支從哪裡來?眼下正處於貿易戰的風口上,且隨著國家越來越強盛,在國際上的摩擦也會越來越多。因此,還是需要我們年輕人多工作、多繳稅、努力生育,才有底氣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