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未來:展開項目畫卷須直面挑戰【大慶讀本·財經】

看未來:展開項目畫卷須直面挑戰【大慶讀本·財經】

1205鑽井隊復工後在紅崗區野外作業。本報記者 劉為強 攝


看未來:展開項目畫卷須直面挑戰

大慶進入新時期的“新會戰”已經開啟,其戰略支點在於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彈好“四重奏”,破解結構性矛盾,構建多元產業體系。而不斷增加有效投資,持續推動層級較高的產業項目謀劃、生成和集群發展,則是最為有效的抓手

這個春天,必然會在大慶的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隨著“開春即開工”的號角吹響,大慶的項目建設發起了“開局即衝刺”的攻堅壯舉。

項目建設是應對疫情影響、促進“三百行動”落實落地的重要抓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實現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戰場。

抓項目建設,不僅僅是為了奪回失去的時間,更是化危為機,搶抓轉型發展戰略機遇的智慧性決斷。而且,大慶正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加快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圍繞十大“雁陣式”產業板塊深入謀劃、儲備和引育更多層級更高的產業項目,不斷延鏈強鏈補鏈,用一個個“含金量”十足的產業項目,構成更具競爭力的多元化產業體系,為城市發展贏得更好的未來。


聚焦“工業強市”,引育龍頭項目,穩固實體經濟之基


隨著蒙牛基地、華銘大數據、豫港龍泉等一個個大項目集中開復工,到本月底,大慶90%以上的省百大項目都將開復工。

今年的全市省百大項目中,包括35個產業項目,都是產業鏈節點項目,都能起到延鏈、補鏈和強鏈的作用,對全市經濟增長具有牽動、引領和示範作用。

比如新建的蒙牛高端乳製品製造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年可實現產值40億元,利稅5億元。作為項目承載地,經開區還將以此為龍頭,促進乳業產業鏈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力爭引進5家以上項目企業。

近三年來,大慶緊盯十大“雁陣式”產業板塊,打造多元產業體系,加速推進經濟轉型,重構產業。以重點產業項目為抓手,全市建設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78個、完成投資1040億元,一大批質量高、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裂變成長,多元化的產業格局加速形成,轉型振興的基礎更為堅實。

在年初召開的大慶市委九屆六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關於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工業強市”作為主導戰略,旗幟鮮明地突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主旋律。

這是大慶通過幾年的轉型發展探索,結合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結合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大慶本地資源稟賦以及產業基礎而做出的優化部署。

大慶的“十四五規劃”將“工業強市”規劃為重點,重構產業,持續穩固實體經濟之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就要落實在產業項目的持續謀劃、儲備和引育上。

因而,大慶的轉型邏輯是,一方面要傾力建設百年油田,打造能源板塊“精深版”,拓寬和延伸“油頭化尾”產業;一方面要引育龍頭強鏈補鏈,打造接續板塊“升級版”。

“接續產業的發展壯大直接關係到大慶未來能否成功轉型,接續產業發展得好,大慶經濟發展就能實現成功轉型,經濟實力就能夠實現新躍升。”八一農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立說。

未來幾年,大慶將加快工業強市重點領域突破,全力以赴抓投資、抓項目、抓招商。謀劃建設一批牽動力強、附加值高、前景廣闊的重點產業項目,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五方研究院院長、燕園師友會會長於海發告訴記者:“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是立市之本,興市之基。項目來,則產業聚。產業集聚提升的是城市產業的整體氣質,乃至城市產業實力。”


看未來:展開項目畫卷須直面挑戰【大慶讀本·財經】

杜爾伯特伊品項目開足馬力連續生產,滿足客戶需求。本報記者 孫娜 攝


延鏈強鏈補鏈,不斷充實和優化十大“雁陣式”產業結構


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億萊公司大廈將會很快完成內部裝修。

“原計劃於年中承辦油氣服務領域國際論壇,時間有點緊,但我們還是要爭取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通源石油常務副總裁、億萊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春龍說。

藉著油氣服務領域國際論壇的契機,億萊公司投建的億萊油氣服務示範產業園也將開啟,並以技術研發為引領,校企合作為支撐,金融鏈接為助力,加快構建集研發、生產、服務為一體的油氣服務產業集群。億萊油氣服務示範產業園就是一個典型的針對大慶油氣產業的強鏈項目。

未來幾年,大慶將以“工業強市”為重心,努力構建支撐可持續發展的多元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由能源主導的單一型經濟,向多元綜合型經濟跨越升級,做大做強油氣、油頭化尾、汽車、電子信息、中高端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經濟等6個千億級、4個超五百億級的“雁陣式”產業板塊。產業項目的謀劃、儲備和招商引資就是要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

每一個板塊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需要謀劃哪類項目進行優化、強化?需要引進哪類項目拓寬和延伸產業鏈?大慶全市從上到下,從相關職能部門到各縣區及專業園區,從商會組織到企業,都在大膽地謀劃,謹慎科學地研判延鏈強鏈補鏈的產業項目。

當然,大慶市委首先站在全局的高度拿出了指導《意見》和《2020年行動計劃》。

比如,《意見》中提到,將落實省政府與中石油集團《“氣化龍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融入“氣化龍江”建設,謀劃推動天然氣資源保障、儲運設施建設、終端市場利用、燃氣發電、俄氣深加工等項目開發,加快建成東北地區最大天然氣生產基地和貿易樞紐。

總投資3.5億元的龍信能源80萬立方米/日LNG(液化天然氣)項目,就是產業園區和社會資本共同謀劃生成的重點項目。

需要著重提出的是,《意見》中提到,要抓住國家和省支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機遇,落實“數字龍江”建設規劃,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實施“雲上大慶”戰略,突出區塊鏈技術和數據鏈開發兼容,加快IPv6部署和5G商用進程,佈局戰略新興產業鏈,發展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推動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這一條恰恰順應當前熱潮湧動的‘新基建’,《大慶市加快推進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也適時地踏準了時代的脈搏。”大慶師範學院經管學院院長張平教授說。

項目謀劃和儲備,絕不是拍腦袋可以實現的。按照市工信局的做法,首先要重點圍繞“油頭化尾”“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等產業鏈和建設大慶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老工業基地振興、“一帶一路”等題材,著眼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等戰略新興產業謀劃儲備一批規模大、動能新、關聯廣、鏈條深的項目。

其次就要搞好項目策劃設計。對已謀劃的項目,適時開展市場、效益、環評、投資分析,發佈項目建議書,尋找目標企業和投資主體。

然後是建好項目儲備庫。及時更新、充實完善項目儲備庫,增強對縣區招商引資的指導性和實效性。

比如,《行動計劃》中,要求高新區謀劃軌道交通、汽車、航空零部件領域下游應用和生產項目;要求經開區謀劃建設氫能源產業園,開展氫能全產業鏈招商;要求高新區謀劃引進新的整車製造項目,都是以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來謀劃運作。


看未來:展開項目畫卷須直面挑戰【大慶讀本·財經】

伊利集團林甸液態奶生產基地項目一標段製冷間設備基礎砼澆築。本報記者 孫娜 攝


做大做優產業項目承載平臺,考驗產業園區持續升級能力


作為承載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和提質增量的重要角色。

大慶高新區、經開區這兩個國家級園區和肇州經開區、肇源經開區、林甸工業園區、鐵人產業園、德力戈爾工業園區等7個開發區,以及一些“區中園”和“園外園”,都承擔著這樣的角色職能。

在新常態的環境下,產業園區的升級改造已是迫在眉睫。只有深入理解自身區域的產業基礎、優勢資源,以及國內外的產業發展趨勢和產業園區動向,才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於此,就形成這樣一個邏輯:要實現工業強市,就要持續謀劃儲備和生成較高層級的產業項目,要引育優質產業項目,就必須提升專業園區能級,做大做優產業項目承載平臺。

近兩年,大慶從市裡到各級園區,都在謀劃園區的優化改革,探索園區轉型升級的路徑。

《意見》也對於園區升級提出了明確要求,首先就要瞄準“高精尖新”方向提升專業園區能級,突出高新區、經開區“雙核”引領,打造大慶產業轉型升級核心區。以立市、強縣、富民產業項目為支撐,推動德力戈爾、光明等7個省級園區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發展,向百億級園區行列邁進。

同時,要落實五區四縣與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共建共享機制,進一步深化“飛地經濟”“委託管理”,在共建產業項目、共享財稅分成上取得更實成效。堅持市場化、專業化路徑運營管理產業園區,引進建設一批龍頭項目,推動載體功能提升和項目品質提升。

通過高新區逐漸探索出來的發展路徑來看,未來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園區,一定是產業高度集聚化、園區管理智慧化和產業發展生態化的,這對多數園區來講,都是不小的挑戰。於海發認為,大慶的各級產業園區,都存在產業協同和跨界融合的機遇和挑戰。

其次,作為新舊動能轉換主陣地的產業園區,兩化融合也是園區升級的必由路徑之一。於海發認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和產業升級助推器。兩化融合已經成為改造園區傳統產業,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此外,產城融合和產融結合,都是園區升級之路繞不過去的門檻。


打造“東北最優”營商環境,引更多高“含金量”項目落地


產業園區發展已經由“拼政策”進入“拼服務”階段。園區的硬環境和軟環境,都不可或缺。軟環境中,營商環境又往往放在首位。

高新區近些年的項目引育有目共睹,與其優質的營商環境有很大關係。

2019年,大慶高新區入選“中國十佳優質營商環境產業園區”,進而成為“2019中國(區域)最具投資價值園區”。這就很好地闡釋了一個邏輯,優良的發展環境,會吸引更多的價值投資湧入。

大慶要引育更多優質項目,就必須在營商環境上下足功夫,把“放管服”落到實處。大慶恰恰也是這麼做的,而且直接對標“東北最優”。

前年,大慶提出3年內把大慶打造成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之一,去年就已經位列東北地級市首位。由此可見,大慶全市上下眾志成城的決心和行動力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大慶將繼續複製推廣先進地區“放管服”改革經驗做法,深化“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改革,在“聯合審批”“一網通辦”等方面創新舉措。加快融入全省“一張網”,建好網上政務平臺,構建新的“一網四級”模式,增加“鍵對鍵”減少“面對面”,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同時,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7條”,進一步完善“大慶33條”等政策措施。

此外,還要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及建設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外來投資項目,多是民營資本,對營商環境非常敏感。營商環境如果不好,即使其他條件和政策再好,投資者也不敢來。”張平說。

復工復產後,大慶推出了《關於大慶市“派駐首席服務員”的實施細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在當前特殊時期,大慶創新“首席服務員”線上服務方法,並推出了項目承諾制、審批代辦制、要素服務制、網絡會辦制、領導包保制的特殊“五制”服務舉措,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項目安全有序復工。

就在不久前,大慶各班子34名現職市級領導,都有了一個“總服務員”的新身份,幫助新建在建項目解決實際困難,幫助招商項目解決落地問題。

營商方能“贏商”。大慶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而且會持續優化。優質項目和投資者必將接踵而至,這是可以預見的未來。本報記者 王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