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債已經是富翁”,金融機構都在引導提前消費,負債已是常態

大家好,我是勇談。相信不少朋友身邊都有這樣的人身價百萬,千萬,但是有時候連十幾萬都拿不出來。從我的觀察來看,如今身價百萬的人僅僅指的是資產,他們其中多數的資金都是用來週轉的。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身價百萬、千萬的人不少,但是多數資金都在生意流轉上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身邊認識的商貿公司的老總,老劉從事快消品生意,一年的銷售額在1000萬以上,其身價也被很多朋友認為千萬級。但是仔細觀察其每個月的訂單和賬上資金後,你會發現幾點:

“不負債已經是富翁”,金融機構都在引導提前消費,負債已是常態

負債前行

第一、流動資金有限是這些身價百萬、千萬人的共同特點。以老劉為例,其每個月手上的流動資金僅僅在30-50萬,為何能夠做到一年1000萬以上的生意?其實還是資金流轉的問題,簡單來說貨到倉庫後立馬分發下去回收貨款,然後再次訂貨再次分法。這就是快消品行業的特徵,一般來說10萬的流動資金可以撬動30萬左右的生意在快消品行業很常見。“身價”這個詞你如何理解?真的只是代表資產?我想我們都錯了

第二、身價能夠過百萬、千萬的多數都是生意人,生意人最在意的是收益。還是以我身邊認識的這些老闆來說,每年生意幾千萬、上億的銷售額,他們的資金主要還是用在正經生意上的,也就是他們的主營業務上。有時候10幾萬並不是拿不出來,只是他們不願意拿出來而已,畢竟這些閒錢他們都是有用的。

“不負債已經是富翁”,金融機構都在引導提前消費,負債已是常態

信用卡等提前消費已經是常態

身價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是如今多數人對於身價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根據漢語詞典的解釋,身價首先指的是指人的身份、社會地位;如今多數人將身價的意思理解為資產,不得不說是一種狹隘的表現。幾點愚見:第一、大家“身價”這個詞的理解愈發寬泛,一套房、一部車都能被理解為身價。大家開始討論身價的時候先仔細問下自己對於身價的理解,是不是出現了偏差?畢竟按照資產來說,如今身價百萬的人實在太多了,畢竟在城市的不少人手中都有1套房子,按照如今的市值來計算身價早已過百萬。但是實際情況是,其中多數人都是疲於還房貸,每個月拿著幾千元的工資,還著幾千元的外債,你期待這樣的人一下子拿出十幾萬無疑是難的。


“不負債已經是富翁”,金融機構都在引導提前消費,負債已是常態

身價與負債橫亙在年輕人身上的現實問題

第二、“不負債已經是富翁”,真正有身價的人真的很少。大家可以回顧下自己周邊的朋友,哪一個不是負債在身。要麼是房貸、車貸,要麼就是信用卡欠款,已經有媒體曝出90後的平均負債在10幾萬。除去馬雲們之外,相信多數人其實都是負債的,畢竟這年頭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很多巨頭都是靠銀行貸款、負債過日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