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原題圖文來自:商丘網,

視頻來自:美篇-張弓鎮

踏尋紅色蹤跡 傳承革命精神


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1948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淮海戰役開始了。一時間,商丘大地沒有了往日的平靜,槍炮聲此起彼伏,殺聲震天。在商丘戰場通往寧陵縣張弓鎮小呂集村的道路上,一群老百姓或用木棍盤上麻繩做的軟床抬著,或用獨輪車推著,或用其他的工具,把從戰場上受傷的戰士送往小呂集村我軍後方救治站。在救治站,村婦女主任帶著十幾個婦女慌忙接應,把傷員抬到屋裡救治。

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歲月已過去了幾十年,原來的救治站隨著時光的流逝已沒有了原來的模樣。但這裡的人們並沒有因此忘記那段歷史。今年4月份,救治站在原址上恢復了當年的樣子,以供後人瞻仰。如今的救治站裡,擺放著不少當年的老物件,也有根據當年的情形復原的塑像和壁畫等。現在的人們,通過這裡存放的一個個老物件,拂去歲月的浮塵,觸摸紅色記憶,還原支前歷程,賡續擁軍精神。

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時值冬季,我隨著“遊遍商丘”採訪組來到這裡,懷著敬仰之心,聆聽當年發生在這個小院裡的故事。

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走進淮海戰役後方醫院小呂集救治站紀念館院內,迎面便是一座主題雕塑,描繪著當年淮海戰役的情形。小呂集村黨支部副書記李金金根據雕塑的內容介紹說,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進行的第二個戰略性進攻戰役。淮海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

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淮海戰役中,商丘人民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支前運動。據統計,商丘共出動民工116.8萬人,各種車子867萬輛,動用牲口26.3萬頭,共支援糧食1.2億斤、柴草3.86億斤、軍鞋64萬雙,還有布匹、白菜、粉條、花生、食油、食鹽、電線杆、門板等多種戰勤物資運到前線。塑像的西面靠院牆處有一水井,井臺上方復原了一臺往上提水的轆轆,一個戰士打扮的人正在提水。水井的南邊,一位婦女坐著正在洗衣服,一個小孩站著幫忙,旁邊一個戰士打扮的人正在往洗衣盆裡倒水。

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這個春天,寧陵小呂集美得像一幅畫!

1948年12月,淮海戰役打響之後,小呂集有幸成為傷病戰士的救治站。就是這井裡的水,讓鄉親們為在這裡養傷的戰士煮了香甜可口的飯食,熬了治病的湯藥,洗卻了征戰的風塵。受傷的戰士在這裡調養好後,精神飽滿地奔向前線。飲水思源,砥礪初心,當時在這裡養傷的戰士稱這口井為“思源井”。

在救治站復原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將此井精心修繕,以教育後人。李金金說,當年,在村婦女主任的帶動下,村裡有十幾個婦女不分晝夜地輪流照護傷病員,喂水餵飯,擦身洗衣。當時井裡的水不夠用,她們就在門口的“清風塘”邊除雪破冰,不顧寒冷刺骨,為傷病員洗衣物、繃帶等。在醫護人員和鄉親們的精心護理下,康復的傷病員一個個從這裡走出去,投身於新的戰鬥和革命工作中。

西屋裡擺放著太平車、獨輪車、擔架、門板等物。據悉,1948年11月底至1949年1月初,淮海戰役最後一戰激戰永城時,小呂集村所有的青壯年在黨組織的動員和組織下,卸門板、扒房子、鋸床腿,組成了支前擔架隊、運輸隊,冒著槍林彈雨,頂嚴寒,踏泥雪,忍飢渴,奔赴百公里之外的前線,搶救回多名傷病員。

在淮海戰役幾十個晝夜的戰火中,商丘周邊543萬群眾奮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軍身後就有9名普通百姓“護航”。在支前的浩浩大軍裡,男女老少齊上陣,給解放軍送軍糧、送衣被、送武器、運傷員,僅小推車就動員了88萬輛,能從南京到北京排成兩行,被稱作淮海戰役的“小推車”精神。

“人不靜,家家戶戶閃著燈;婦女燈下做棉衣,千針萬線不放鬆;男人碾米又磨面,殺豬宰羊不消停;手起泡不覺痛,腳凍麻不知冷;十冬臘月天地凍,天寒心裡熱騰騰;為打勝仗人人忙,前後擰成一股繩……”南面廂房牆壁上寫有這樣的支前歌謠,屋裡擺放著老式的紡花車,牆壁上還繪有婦女們忙著蒸饃,老百姓捐物、捐糧的圖畫,從這當中可窺見當年這裡的老百姓為這場戰役所做的貢獻。

紀念館的正房裡除擺放著當年留下的一些老物件外,牆壁上還掛著很多照片,李金金指著其中的幾幅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呂思明是小呂集村人,1941年就加入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1943年入黨,為我黨傳遞文件情報,屢次護送電臺報務員去上海、無錫等地。1947年夏,呂思明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因政治上可靠、懂得烹飪,被推薦給首長當廚師。朝鮮戰爭爆發後,他隨部隊入朝作戰,任連長。在一次慘烈的阻擊戰中身負重傷,1953年轉業到張弓鎮衛生院當炊事員,後又回到小呂集在生產隊當記分員。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他去世後,人們才從他的遺物中發現了包裹得很嚴實的立功證書、革命軍人證明等。其中,一張與鄧小平的合影照尤為珍貴。直到那個時候,鄉親們才知道這個不事張揚、默默無聞的炊事員竟然是個革命功臣,是個戰鬥英雄。

看過紀念館房屋裡面的陳設,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當年,小呂集村民堅定地跟著共產黨走,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把最好的房子騰出來給傷病戰士住,自己吃樹葉、野菜,把最後一點糧食送給傷病戰士,捨生忘死地掩護傷病員。做到一粒米做軍糧,一尺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譜寫了一曲曲不惜一切,捨生忘死救傷員的奉獻之歌。如今,為了讓後人銘記那光輝的過往,小呂集人從鑄牢“不忘初心”的紅根出發,從夯實“牢記使命”的紅本做起,在恢復救治站原貌的基礎上,深挖革命紅色資源、弘揚革命精神,全力搶救、發掘和放大紅根文化,通過復原和整修淮海戰役後方救治站,將救治站和張弓革命烈士陵園,打造成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進行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優良傳統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的基地。並以此告慰安葬在張弓鎮烈士陵園的34名烈士的英靈,告慰那些為了救治傷員做出巨大犧牲的先輩。

不忘本來,方有未來。深挖本地黨建資源,廣泛傳承紅色基因。張弓鎮鎮長趙儒磊說,張弓鎮經過深入考證和廣泛論證,在小呂集黨建館、黨建廣場的基礎上,延伸建設紅色教育基地,豐富文化內涵,打造高質量黨建的載體,為小呂集今後的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