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中世紀的歐洲正處於宗教狂熱中,每一座大教堂不單是地區的宗教中心,更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禮儀中心。為了展示上帝的偉大,同時讓信眾感到榮光,天主教愈發把教堂建得越來越大,塔樓蓋得越來越高,尤其是垂直的高度,不但有接近天堂的意味,更給普羅大眾以強烈的神聖感。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這類高聳的教堂、修道院,以至城堡、宮殿等,後來就叫做哥特式建築/Gothic architecture。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德國弗萊堡大教堂

哥特人是日耳曼民族分支,發源地尚無定論;由於經常叛變、入侵,他們也被稱為蠻族。四世紀末,匈奴西遷,哥特人打不過,大量湧入羅馬,並分為東哥特與西哥特。412年西哥特遷往西班牙建立王國,714年被阿拉伯人滅亡。476年東哥特廢黜西羅馬皇帝,然被另一支東哥特兵團打敗,這支東哥特兵團隨後建立東哥特王國,統治意大利半島以及周圍地區,不過在553年又被東羅馬擊敗,之後也消失在歷史舞臺上。

文藝復興後期,意大利畫家和建築師喬治·瓦薩里總結各種建築流派,他將中世紀廣泛流行於歐洲大陸的這類既高且尖的建築歸因於哥特人的入侵,並用之命名,受其影響,其他推動文藝復興的社會名流也竭力推廣這個名字,後世遂習慣稱之為哥特式建築。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喬治·瓦薩里和他的作品


五、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不僅是西方建築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中世紀神學、力學與美學的完美結合!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隨著維京時代的落幕,宗教思想深入歐洲人骨髓,加上建築技術的長足進步,十字軍第一次東征前後,天主教興起大規模重修教會建築。1144年,法國巴黎北部的聖丹尼斯修道院

重修建成,這是第一座集齊哥特式所有特徵的大教堂,包括玫瑰窗、肋拱頂、飛扶壁、尖塔樓(右塔為避龍捲風於1864年拆除)等元素甫一面世,便引起轟動!這種耳目一新的建築風格當時叫做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同時因為聖丹尼斯修道院是皇家陵寢的超然地位,修道院長蘇格倡導的這種風格隨後便流行於歐洲各國,並在十三世紀進入興盛,成為大教堂的標準建式。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法國聖丹尼斯主教座堂(1966以前是修道院教堂)

蘇格是哥特建築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既是聖丹尼斯修道院長,也是國王路易六世和路易七世的朋友與首席政治顧問,當路易七世前往耶路撒冷聖戰時,蘇格甚至擔任法國攝政王。為了將聖丹尼斯修道院修建成王室以至上帝的聖殿,他從各地召集藝術家和工匠,並說服王室和貴族慷慨解囊,最終建成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建築。

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應為英國的韋爾斯主教座堂。

這個熱潮直到十五世紀中葉因為文藝復興才開始式微。

雖然哥特式是天主教的標準建式,湧現大量如沙特爾、巴黎聖母院、博韋、蘭斯、亞眠等相似的主教座堂/Cathedral,但歐洲畢竟不小,具體到各國,這種風格又有所不同,例如法國、德國等西歐國家注重形式的統一,一般會在玫瑰窗下設3-5個主入口;西班牙、諾曼底等地區一度流行火焰式/Flamboyant的窗飾、拱頂和山牆;英國則趨向多樣化,不同時期的修建還會形成不同的風格,正門意義也沒歐洲大陸那麼重視,教堂東面更非一成不變的半圓形;最絕是意大利,立面往往沒有高聳的塔樓,窗戶不大,飛扶壁少,雕刻和裝飾甚至帶有明顯的古羅馬建築元素,呈現極多元的建築風格,讓人難以區別。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教堂大門、火焰式裝飾、圓頂主教座堂

但總的來說,以高聳瘦削、氣勢恢宏的建築風格表現基督教的崇高與哀婉是所有哥特式教堂的共同意圖,故一些基礎的特徵,例如尖拱、尖肋拱頂、飛扶壁、彩色花窗、尖塔等元素依然貫徹始終,就算沒有全部,也會有個別特徵體現在那段時期修建的建築上。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1、尖拱

尖拱/Pointed Arch是哥特式建築最大特徵,儘管伊斯蘭建築以至古羅馬晚期就已經出現,但運用在哥特式上卻更恰到好處。這種尖狀不單給人強烈向上的視覺衝擊,複雜的等邊拱還呈現別具一格的建築美感;另外,尖拱還充分體現建設者對力學的掌握,如圖,拱頂重量得以直接向下傳遞,意味著拱頂可以建得更高。這個特徵也是哥特式建築與以圓拱為主建築風格的重要區別。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半圓與尖拱力的示意圖

一般認為,哥特是羅曼的繼承者,任何哥特式特徵都可以在羅曼式找到源頭!但異域影響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尖拱這一重大特徵,無疑便受到伊斯蘭建築影響。事實上,大量參加十字軍東征的工匠,特別是聖殿騎士團的工匠,便曾積極參與耶路撒冷城的建設,而耶路撒冷城正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代表,他們組成的石匠工會也很可能就是早期的共濟會。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共濟會會徽

尖拱不單是哥特式的靈魂所在,而且,還為建築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幾乎所有哥特式建築特徵都利用到這一特性——大門、窗戶、拱肋以至扶壁,它們環環相扣,最終促成哥特式建築的無與倫比。

例如大門/Portal,層層推進的大門也叫透視門,早在羅曼式時便已司空見慣,但那時的門頂山牆/Tympanum基本是半圓形或弧形,少有帶尖。尖拱的出現,標誌著門頂山牆從三角發展到半圓,再由半圓上升為尖拱——天國之門最終成型!哥特式時代的天國之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精美、壯觀、實用: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三角-半圓-尖拱進化史

  • 門楣山牆和側柱具有很多聖經雕塑,既強化宗教氣氛,又彰顯雕刻水平;
  • 層層內進的大門巧妙規避教堂越建越高而導致牆體越來越厚的視覺不適;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大門

2、肋頂

肋頂/Ribbed vault,即尖肋拱頂。這裡的肋其實就是筒拱相交的稜線,不過,相較羅曼式的十字稜拱,哥特式的稜則更為明顯、尖削,故又叫肋骨。肋骨不單有承重功能,同時也極具裝潢美感,因此很受建築師重視,不但設計愈加精美,建造也愈發複雜,從簡單的十字拱發展到六分拱,再到數不勝數、眼花繚亂的肋網——以各種附加肋骨、雕刻吊墜等裝飾元素代替過去優雅、簡單的拱肋。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十字拱到六分拱

最值得一提的是肋頂的承重功能!過去圓頂重量是直接壓在牆或支柱上,因此,牆面必須很厚,支柱則需結實,自然而然,建築高度便受到限制。到了哥特式時代,由於尖肋拱頂集合眾多肋骨,透過肋骨,圓頂得以以更陡峭的角度把重量引到墩柱上,而墩柱產生的側推力又分發給飛扶壁,故而大大減少對牆的壓力,建築便可以越建越高;另外,減少對牆的依賴,又可以實現利用大面積的玻璃頂替,這樣就能增加透光,也更加美觀。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肋骨的重要性

3、扶壁

飛扶壁/Flying buttress也叫肋架券,通常會以半個拱券的形式出現,所以有時又稱飛券,是哥特式建築一個非常顯著的元素。這種構件最早可追溯至古羅馬的加厚牆墩,雖然羅曼式後期便已出現飛扶壁,但更加成熟、更加規範的飛扶壁則要從哥特式教堂算起。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極具美學理念的飛扶壁

所有拱頂都會產生兩種基本力,一是水平方向的推力,二是豎直方向的壓力。豎直方向的力可以通過支撐柱或承重牆以至寬厚的玻璃抵消,水平方向的力則別無他法,只能加厚牆墩或壘砌扶壁,但加厚牆墩又會降低建築的整體觀感,壘砌厚重扶壁則重走老路毫無創新。飛扶壁的出現,不但完美的解決水平側推力,而且,凌空跨越的飛扶壁還能夠創造更多附屬空間,例如走廊、禮拜堂等;哥特中後期的飛扶壁甚至刻有大量的聖經人物、掛滿宗教吊墜等,其中有一種滴水嘴,也叫石像鬼,不單有裝飾作用,還能起排水功能。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扶壁的重要性

4、花窗

花窗/Stained glass,即彩色玻璃,這也是哥特式教堂一個顯著特徵。花窗雖然是玻璃,但教堂裡面的人卻無法看清外面,惟有光線才可照射到建築內。花窗作用主要有三:一、瀰漫的光線使教堂呈現一種神秘燦爛景象,步入教堂猶如進入天堂,讓人不覺虔誠起來;二、絕大部分玻璃都繪刻有聖經故事、聖徒神蹟、地方傳說……以至各種科學、藝術主題,從而直接給予百姓啟蒙、教化;三、大型花窗往往有十幾米高,有的甚至高達數十米,實際已被視作牆,這種“牆體”明顯減輕建築的整體重量,教堂也就可以越建越高。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神化、啟蒙、穩固

中世紀教堂的彩色玻璃一般是通過添加金屬氧化物而上色,當然,也有將顏色塗到玻璃後再進行高溫融合。前者製作流程是:先按照教堂要求設計好圖案,再將圖案等比複製於石灰板上,接著把石灰板切分成多塊,每塊澆灌溶解的二氧化硅等物質,著色後反覆壓平,繼而用帶有溝槽的鉛框重新組合,焊接好後再塗上脂質,目的是防風防雨,最後吊起來安裝。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鉛架焊接

從窗欞/tracery上看,花窗一般分為圓形的玫瑰窗/rose window與長形的柳葉窗/lancet window,色澤以紅藍為主,其中,藍色代表天堂,紅色象徵基督的血。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玫瑰窗與柳葉窗

玫瑰窗是指那些經過高度繁複設計、類似多瓣玫瑰的窗戶,不過,這個專業術語是17世紀後才開始應用,以前則叫輪輻窗/wheel window

。儘管古羅馬以至拜占庭,早已出現圓孔,例如萬神殿的天窗,羅曼式教堂更有大量使用的報告,但玫瑰窗還是毫無疑義的被定義為哥特式的重要特徵之一,畢竟外觀太過鮮明,與羅曼式的圓孔判若鴻溝。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Cathedrale Strasbourg玫瑰窗

玫瑰窗雖然是哥特式建築的重要特徵,但在意大利以至法國南部,很多教堂的圓窗卻不叫玫瑰窗,而是叫圓孔/oculus,因為它們幾乎不具複雜的窗飾/tracery。

柳葉窗是指那些又高又窄且頂部帶尖拱的窗戶,最高可達幾十米,是哥特式建築重要特徵之一。它既可以單塊出現,也可以多塊連現。一般來說,柳葉窗除了具有鮮明的色彩,並不注重窗飾,但也有不少會在窗頂切分成四葉形或組合成特定形式。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柳葉窗

5、塔樓

塔樓向來被視為地標建築,但自公元400年主教保林將鈴鐺引入宗教儀式後,塔樓逐漸發展成集合報時、召集、警醒等功能的最高建築,故又稱為鐘樓clock tower,是基督教建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別是進入哥特式時代,鐘樓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為了接近天堂,天主教把塔樓蓋得越來越高,當高得不能再高時,又在上面添加尖頂/spire。尖頂通常採用磚石構建,有些也會使用木頭,如果是木結構一般都會加裹鉛或銅皮。至於有些哥特式教堂,例如巴黎聖母院沒有尖頂的,那是因為太多例子證明尖頂極易傾倒毀壞,故而不建而已,事實上,所有哥特式大教堂最先的設計圖都帶有尖塔。

鉛皮可以保護木結構的尖頂,例如不被雨淋壞。但有利也有弊,一年前巴黎聖母院大火之所以難以撲滅,其中,至少300噸鉛皮所產生的高溫、毒煙使消防人員無法靠近便是原因之一。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巴黎聖母院大火中倒下的尖頂

哥特式塔樓與羅曼式塔樓最大的區別是:羅曼式塔樓通常位於十字交叉處,而哥特式一般出現在教堂正面,即西面。這樣的安排,主要是起視覺衝擊作用,假如你靠近一座高層建築,當你抬頭一望,發現它高聳入雲,毫無疑問會給心靈強烈的震撼,所以,強調垂直元素/Vertical emphasis

也是每一座哥特式教堂的重要特徵。

一般而言,哥特式教堂的塔樓都在西面,並且是兩座,不過,也有例外,例如英國,雖然正面也有兩座塔樓,但最高的卻往往位於交叉甬道上,與羅曼式教堂一樣;而意大利不少教堂的塔樓更是獨立成座,與大教堂分開,並且只有一座塔樓,例如比薩斜塔。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不難發現哪一座是英國的教堂


實際上,哥特式建築的特徵遠遠不止上述所列,例如柱式,不同以往由簡單、單根或兩根的圓柱構成,哥特柱普遍由很多柱子構成,故也叫束柱或簇柱,之所以有這麼多柱身,其實是因為肋骨越來越多,承重柱也就需要更多;又例如裝飾風格的變化,過往以幾何圖案為主的羅曼風漸漸轉變為表現自然萬物的生機勃勃,所以,很多雕刻、壁畫、馬賽克經常出現爵床科、無花果、常春藤等植物元素,這些元素還會因為建築結構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束柱

教堂的種種裝飾特別是彩色玻璃的裱畫,實際都有象徵意義,例如雙翼人像代表聖馬太,而聖馬克的象徵是雙翼獅子,雙翼公牛代表聖路加,而代表聖約翰的是一隻雙翼飛鷹。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四福音使徒

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結構也極為特別,立面通常分為好幾部分,其中,英國大教堂一般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走廊/Arcade,拱廊/Triforium,天窗/Clerestorey,而法國等大陸國家則往往多一道穹廊/Tribune gallery。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總的來說,羅曼式教堂以其敦厚、簡樸的形體來顯示教會的權威,而哥特式則以高聳瘦削、靈巧多變的形象來體現教會的神性。

西方建築——從歷史、藝術、特徵等讀懂她的美(下)


至於哥特式後繼的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建築,且待下一篇。

深以為憾的是,有時我學到一點皮毛,便急不可待的想表現自己,例如@河蚌旅行 曾發表一條關於濟南洪家樓教堂的小視頻,我沒看仔細,僅憑塔樓一些特徵便妄自回覆為羅曼式建築,至今想起也會臉紅。

哥特式畢竟源自羅曼式,兩者有些相似在所難免,當然,如果是19世紀後所建的哥特式,理論上應稱之為哥特復興,但以哥特式稱之也並不為過,而自以為是才令人不齒。

但願能更虛心好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