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书看得多但是作文写不好?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看书

#新作者扶植计划#

前言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抱怨:家里书买了很多,孩子看书也是一本接着一本,读书笔记也做了好几个本子,但是为什么孩子的作文就是写不好呢?

身为家长,自己的孩子作文写不好确实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教孩子作文,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同学甩掉一大截,确实十分难受,心里也愈发着急,所以就很有可能通过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但是,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把作文写好,学校里面老师很有可能也不讲这个内容,每次谈到作文的话题就开始数落孩子,最后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想写作文,越来越讨厌作文,甚至可能让孩子都不想和父母说话。

其实,你的孩子作文写不好,和书读得多不多,读书笔记做得多不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决定因素在于孩子看的“有效书”是多少。

这篇文章从一个案例出发,来看看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

孩子书看得多但是作文写不好?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看书

01 一个“饱读诗书”的孩子,是怎么作文的?

前一段时间一位家长找到我,他很为儿子的作文担心。他的儿子平时天天晚上在床上看书,但是老师总说他的作文写不好。

我就问了他几个问题:

问题一:你家孩子平时看的什么书?

家长:一般是些名著,他们老师说要尽可能多看名著,我就给他买了很多名著,他天天晚上也在看这样的书。

问题二:你家孩子平时有读书笔记吗?

家长:有,有好几本,他们老师平时都要求他们做读书笔记。

问题三:一般他的读书笔记怎么做?

家长:都是摘录一些好词好句什么的,这些都是他们老师要求的,我对于这些东西也不懂。

问完三个问题,我就请这位家长把他儿子平时写的作文拿给我看一下,我把这其中的一个片段摘录在下面,请各位和我一起来看有什么问题:

穿过枝繁叶茂的树丛,我和同桌来到了一片空旷的草地上。我们感觉很开心,手舞足蹈,随着风儿翩翩起舞。突然间,身后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我们回过头一看,原来是我的后桌,他看我俩一眨眼不见了,就来找我们。之后我们三人一起沐浴着阳光,听着鸟儿歌唱,树儿伴舞。

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写作文是不是就像这样呢?一眼看过去,还可以,里面有不少的好词好句,还有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但是仔细一看,这作文和流水账好像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读完之后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就是单纯把文字看了一下。

所以,这个片段是非常失败的。

孩子书看得多但是作文写不好?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看书

02 作文,首先要有“画面感”

我想请各位想一想,一般一篇好的作文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如果这个问题回答有难度,我们再来想想以前看过的小说,比较吸引的人的小说都有共同点:首先是剧情非常吸引人,其次是文章写的很有画面感。

剧情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画面感”。

语文,尤其是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其实都在训练学生一件事情:如何准确描述一件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用文字描述眼前的事情,其次才是论证。所以上学十二年,有九年都是专门训练描述事情的。

而想要准确描述一件事情,就必须要写出画面感。

文字是我们人类想要表达自己看见的东西而创造出来的。所以文字,是画面和画面之间的传播媒介。我们看见一个画面,用文字描绘下来,然后让读者脑海当中也有这个画面,我们就成功了。


孩子书看得多但是作文写不好?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看书

03 读书,是为了积累

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说要多读书,多积累好词好句。上半句是对的,但是下半句可以说是非常有问题。难道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好词好句才去的吗?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是很多孩子心中都有的问题,这一节,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先给出结论:我们读书,其实是为了积累“画面”。

我们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什么童年趣事,童年生活的。因为他们生在大城市,父母天天忙,爷爷奶奶不太可能每天都在。所以很多家庭在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就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让老师们来管理孩子。我们的孩子,童年只有教室、老师和同学。没有小山、小河和小鸡。所以,他们的经历非常匮乏。

正因为此,他们才需要读书。上面提到写文章是为了把自己眼前的画面展现给其他人,让其他人也能在脑子里体验一把这样的经历。所以我们的孩子想要了解小村庄孩子的趣味生活,只能通过看书阅读来获得。

这个才是我说的“积累”的真正含义。而老师们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更多的好词好句,这样的阅读算什么呢?把整个文章都拆掉了,根本就是支离破碎的东西,完全没有美感可言。

上面我问孩子父亲的三个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是怎么做读书笔记的”。通过他的回答,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他的孩子只能写出流水账一样的文章了。因为流水账一样的文章只是好词好句的堆砌,完全没有画面感。

既然读书是为了积累,那么孩子们必须要读那些看得懂的书啊。所以那位家长给孩子买世界名著,完全就是错误的。小学的孩子,尽量不要看世界名著,很多世界名著写的都比较难懂,孩子们看这样的文章,根本看不懂啊,还谈什么积累呢?

家长们一定要选择合适的书籍给孩子看,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他们不懂的地方就给他们解释一下。这样,孩子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还能和家长一起讨论讨论书中的人物,情节。

选择正确的书本之后,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看书方式了。正确的看书方式可不是拿纸笔就挑里面的好词好句画下来,而是把书中描绘的东西,尽可能在脑海当中再一次展现出来,展现的越细节越好。


孩子书看得多但是作文写不好?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看书

04 文章具体而生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具体

上面的那个作文案例,就是一个一点都不具体的案例。不具体,根本原因在于:好词用多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我们可以来看一句话: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

假如要写具体,应该这样写:

我扶着墙,抬起颤抖的右脚,心里一直想着:要慢,要慢,但是心跳却是越来越快,跳得我胸口直发慌。右脚慢慢向前迈开,在空气中划过合适的距离,再紧挨着墙,慢慢放下。脚尖着地时,我紧闭双眼,面部的肌肉在颤抖,牙齿紧紧咬着,仿佛正在经历极大的痛苦。脚尖着地后,当我发现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现象时,我才放开胆子,把整个右脚放了下来。

各位读者说哪一个好一点?前面的一个,只有一句话,最多只能给读者一个十分模糊的画面,具体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而后面这一大段,直接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十分紧张的氛围,读者脑海当中也能有十分清晰的画面,就和放电影一样。这样的文章,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动

文章光具体没有用啊,那只能说是在描述,很单纯的描述。所以我们需要把文章再向生动的方向发展,生动的文章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怎么样才叫生动呢?生动就是用了一些修辞手法,让整个文章看上去更能表达情感。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和拟人两种,至于排比,可以尝试使用,但不能强求,强行造出来的排比句,只会和整个文章不搭而已。

但是使用修辞手法也有注意点,拟人比较简单,就是把一个看似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出生命。比如说:大树笑了,小鸟唱歌了这一类。

比喻就不一样了,使用比喻有几个注意点:

  • 本体和喻体要相似,但是不能是同一个东西。你总不能说军队像一支无敌军队吧?
  • 喻体要有美感。这一点很重要,一旦用不好,就会给人笑掉大牙。比较著名的例子“妈妈的长发很美,像方便面一样”,这就让人很无语。

关于具体和生动,这个还是需要看书去积累,只有在书中看见这样的描写,孩子们才能写出这样的具体而生动的描写。

这一切的根本就在于:要会看书。

孩子书看得多但是作文写不好?关键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看书

总结

孩子作文写不好,做家长的千万不能慌张,也不能急躁,更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怪到孩子的身上,孩子也不懂作文究竟该怎么写,书究竟该怎么看,他们可能只会完成家长和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罢了。所以,身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更加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看书和写作的意义。

希望我提供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