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腦洞時刻:基於“阿瑪塔”坦克底盤開發T-17坦克殲擊車

根據“陸軍科普”網站,俄羅斯“計劃”研發一款基於“阿瑪塔”坦克底盤的反坦克車T-17。

從設計圖中可以看到,T-17採用了“阿瑪塔”原有的底盤和車身,正面和側面覆蓋有反應裝甲(ERA),車輛後部配備了可以升起反坦克導彈的機械臂,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可以存放在車體中,可以認為T-17內部應安裝有自動裝填裝置。在T-17前部,安裝了一臺遙控武器站(RWS)和一些必要的光學設備。


毛子腦洞時刻:基於“阿瑪塔”坦克底盤開發T-17坦克殲擊車


T-17並不是將步兵戰車改造成反坦克導彈車輛的先例。Khrizantema-S BMP-3(俄羅斯編號9P157-2)也算是T-17的前身了。9P157-2是由俄羅斯KBM工程設計局開發的自行反坦克導彈車,該車於1996年首次亮相,於1999年底在莫斯科的一次航空展上首次公開露面,當時的裝甲車仍處於原型階段。

毛子腦洞時刻:基於“阿瑪塔”坦克底盤開發T-17坦克殲擊車

Khrizantema-S只需要2名乘員,可同時發射2枚Khrizantema反坦克導彈(北約代號AT-15),車身內部可搭載15枚反坦克導彈。根據製造商的數據,3輛9P157-2坦克殲擊車能抵抗14輛主戰坦克的攻勢(一個坦克連的規模),並摧毀其中60%的有生力量。Khrizantema-S採用了日-夜雙引導機制,實現了全天候攻擊能力。除了打擊裝甲部隊,Khrizantema-S還可打擊掩護部工事,步兵,建築物據點等非裝甲目標(這在敘利亞十分常見),還可以打擊低空飛行的武裝直升機。

毛子腦洞時刻:基於“阿瑪塔”坦克底盤開發T-17坦克殲擊車

在2003年中,Khrizantema-S進行了小規模的生產和升級,2010年和2017年,Khrizantema-S先後進行了兩次升級改造,採用了更先進的觀瞄系統。

俄羅斯國防部原先計劃將Khrizantema-S配發給機動兵團,海軍陸戰隊,特種偵察和特種部隊。但這玩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用,Khrizantema-S的作用是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與裝甲部隊配合或跟隨步兵前進,掃除前方的敵對目標,但隨著反坦克導彈技術的成熟,反坦克導彈的成本在不斷下降,在敘利亞戰場上,步兵班都可以擁有一套反坦克導彈,這使得Khrizantema-S的角色十分“雞肋“,一旦失去空中掩護,只會成為地面上的靶子。

至今,Khrizantema-S只生產了79輛,其中28輛升級版本9P157-2在俄羅斯中部軍區服役,阿塞拜疆購買了37輛裝配有烏克蘭光學系統的9P157-2型號,2010-2013年,俄羅斯向利比亞出售了14輛Khrizantema-S,在利比亞戰爭中,它就像卡扎菲的神秘黃金一樣,消失匿跡。

毛子腦洞時刻:基於“阿瑪塔”坦克底盤開發T-17坦克殲擊車

或許T-17也只是幻想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