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名城 赓续乡镇史话」​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打造文旅名城 赓续乡镇史话」​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郏县李口镇张良故里

平顶山晚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郏县东南部的李口镇地处宛洛古道,历史上名人辈出,有汉初三杰之一的谋圣张良、明朝隆庆年间的户部天官李一本、明朝布政使王尚絅等。李口镇张店村2008年10月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且有张东村、张西村和张南村三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另有9个省级传统村落。

张良故里听传奇

一代谋圣张良故里张店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东望紫云山,西顾铧角峰,南依雾龙山,北临汝河。一水自东南流向西北,是中原腹地独有的四十五里倒流河,故称“圣人面前水倒流”。当年诸葛亮和徐庶来张店拜谒西汉留侯张良,亦赞这里清净秀逸,乃龙凤之地。


「打造文旅名城 赓续乡镇史话」​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张良画像


张良,字子房,秦汉之交杰出的谋略家、政治家。《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五世相韩,及韩亡,良散千金家产,欲为韩报仇。


清咸丰《郏县志》记载,郏县辖小丰堡、荣梨堡等10个堡。小丰堡管辖郎庙、袁庄、张大店、张小店等19个村。众多史料及出土文物准确地佐证了张良是战国时期韩国城父小丰堡张大店(张店)人。


司马迁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李白有诗曰:“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徜徉于古色古香的红石老街,穿越幽深的古宅小巷,提督府、西酉盛、东官宅、西官宅、北义和、南义和诉说着不朽的历史传奇。谋圣张良纪念馆里,张良彩塑位居正堂,汉石刻记载着诸葛亮21岁时和徐庶拜谒留侯、瞻仰张良像时的留言,“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净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新修砌的红石寨墙给古村落增添了几许诗韵,张良摆山益智游戏园和街头墙壁上的一幅幅与张良有关的彩绘故事,让人仿佛触摸到了久远的历史脉搏。


「打造文旅名城 赓续乡镇史话」​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张良故里古寨墙遗址

进士庄里话天官

来李口,首先就要拜谒天官李一本。据传天官李一本祖籍山西高平,始祖李宽于明朝洪武年间带领族人迁郏,居于马鞍山与铧角山两山中间之北。五条小溪穿流而过,村名为“五道河”,明朝中期又称“兴化”。明初李一本和其子李时馨、李时馥皆中进士,在镇东西大街分别建有东西大阁。东阁门上额“进士庄”,西阁门上额“司徒里”。清朝时期李口归属小丰堡管辖。清同治六年建寨,取名万全寨。有“云屏”“龙障”“瑞凝平麓”“芝水环抱”四块石匾保存。因李氏族人在此开枝散叶,村子就称为李家口村。


李一本,明朝嘉靖年间举人,隆庆年间进士,曾任河北抚宁县令、浙江宁波知府。1571年升任户部主事,掌管钱粮。万历年间皇帝朱翊钧念李一本一门三进士,把当时的兴化“李口”改为“进士庄”。


李口双层跨街建筑东大阁青石匾额上书“进士庄”。转向楼占地5.5亩,曾经从一个门进去便可走遍48间楼,清一色的青砖蓝瓦、脊坡式双层明式建筑。然而,悠悠岁月已把它打磨成一种记忆,如今荡然无存。


李口的街长而斜,纵横交错。一处处古老的建筑,显得深邃而静谧。深宅大院、二层绣楼上居住的现代人,聆听着先祖们流传下来的精彩故事,日子过得美满而幸福。


西大街注定引人注目,明朝建筑风格的天官府雕梁画栋,三梁起架,五脊六兽,筒瓦扣顶,古朴而又庄重。红石凿刻的九棂窗剔透而精致,典雅而高贵。宅院外还有刻着“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四月望日”字样的红石碾盘。天官府主宅西跨院的三间临街楼房更是方木围裹,金砖铺地,且防震、防火,令人叹为观止。


「打造文旅名城 赓续乡镇史话」​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李口天官街景

东南村中寻仓谷

在李口镇东南村的王姓人家,系明代布政使王尚絅的后裔。王尚絅,字锦夫,号仓谷,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作品为《仓谷先生全集》,官至浙江右布政使。王尚絅祖父王宗为兵部主事,其父王璇为中州著名学者,其子王同曾任海州知州、随州知州。


1531年,王尚絅辞世后就葬在马鞍山芝河边,王氏后人曾立有四道牌坊。可惜的是,这些象征着王氏家族荣耀的牌坊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如今的李口镇展示新姿,电商产业园、烟草科技园、小昝庄特色果蔬大棚、张良故里特种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白龙庙鱼菜共生无土栽培新型农业项目、王辛庄山儿西蜜瓜种植基地以及东南村优质猕猴桃园、张西村优质三红梨种植采摘园等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她的独特魅力。


「打造文旅名城 赓续乡镇史话」​郏县李口镇:​谋圣故里龙凤地

张店村张良展览馆


● 雾龙山的传说


据传,秦朝覆灭,楚汉战争又起,楚霸王项羽听亚父范增之计,下决心斩草除根,派兵到阳翟斩杀张良,良得项伯密信单身独骑连夜逃出,行至沙涧口马棚山下,没敢进村,就在山脚下一破草棚中栖身,近四更时准备离去。张良见山下火把通明,知是追兵已近,急向南行10里,回头望时,山上大雾笼罩,雾中五龙盘绕上方,见有神像,张良大悟,口呼:“救我也!”下马拜了三拜后策马而去。从此,马鞍山又多了一个“雾龙山”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