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01

武汉封城已经将近两个月,全国各地根据疫情情况也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全民在家隔离也都近一个月。

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关注疫情数据。关注着专家们发出解封的日期。

疫情之下,除了少部分网络平台的电商还在营业,大部分国人都是在吃老本。

富裕阶层咱绕过不说,人家有足够的老本吃。那么工薪阶层呢?没有固定职业的呢?开店,外出务工的呢……

房贷、车贷、信用卡,吃穿用度……疫情之下,出现了百态人生。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城封了,路封了,小区封了,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这期间要不要其他消费呢?

尤其是女人,这期间还会不会像平时一样各种买?

女人买东西不是看需要,而很大一部分是看喜好。

四年前,我们一群女人建立了一个专门购物的群,名字叫“败家娘们群”。

里面的东西包罗万象,国内的国外的,都是一些知名品牌,质量不必说,价格比实体店便宜许多,很有一部分属于海外代购。

任何时候足不出户都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向也不例外,只是快递方面要等一段时间。

从疫情发生后,这个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静。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一开始居家隔离时,还有陆续买东西的,半个月过去了,

在群里讨论的不是比较化妆品的牌子和衣服的款式,而是各自在吐槽自己家还剩多少老本,买完东西后老公的反应。

昨晚姐妹们都进行了讨论,各自都亮出了自家的底牌,根据各自老公的反应,决定要不要解散这个群?

当然意见不一,有人不愿意解散,那是经济基础比较牢靠的。

还有老公有很强的挣钱能力,老本足够撑 ,这只是少数人。

虽然疫情总会过去,但目前这情况,不知道何时能够解封。

就算是解封了,上班了,可是工资不一定就能准时发放,店门开了,不一定就马上有收入。

平时一有空闲时间,只要在群里出现两个人,其他人就会骚动不安。

女人对化妆品和衣服没有一点自制力。只要在这个群里,只要有一个人开了头,能够控制住不买的很少。

所以我在跟大家商量,这几天就将这个建了四年的群解散了,有人建议还是先考虑一下……

眼霜不用不会瞎,面膜不敷不会死,几年前的衣服还可以穿。可是一日三餐不能少,油盐柴米一定要。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透过这些现实,让人明白了三个硬核道理。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02

遇到非常时期,如果老公不是心甘情愿养你,从此以后要学会养活自己

春玲是一位宝妈,34岁,两个孩子,儿子九岁,女儿两岁。

春玲的老公是个酒店的大厨,平时工资待遇很好,足够养一家人。

她自己一直在家带孩子。本来只想带好儿子就行了,这样两人压力小些。

可是老公想要生个女儿,说是一男一女凑成一个“好字”,并保证生完二胎不会影响春玲的生活质量。

这两年,生活质量有没有受到影响,只有春玲自己知道,我们只知道个大概。

每次我们团购时,春玲都默不作声,很少看她在群里下单。有时实在是需要才买,不像以前,只要喜欢。

她说以前自己从娘家攒的私房钱已经用完了,伸手向老公要钱只能买必须的东西,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前天春玲在群里跟好几个人一起团购了一瓶眼霜,折后价四百多块,我们都觉得还划算,就劝她买了。

昨天她跟我私聊说老公大发脾气,说她自己不挣钱,只知道坐在家里败钱。

她发了好几个大哭的表情包给我,不敢视频不敢语音,只能用文字跟我聊。

说她老公这一向很烦躁,现在这种情况,他们酒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张营业,说不定整个上半年都不会有收入。

再加上下午婆婆打电话说公公的腰椎在解封后一定得去医院做手术。

公婆就老公这一个儿子,小姑子出嫁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只能靠她自觉。

当春玲让老公转点钱给她买眼霜时,老公转完钱就开始骂她。

她很委屈,自己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好好护理自己的脸了,又不是天天买。

后来她又说,老公也有道理,一家四口靠他一个人养,还有老人要付赡养费,一个家庭的开支太大了。

最后春玲说,等二宝上了幼儿园,自己就出去上班。

女人如果没有碰到心甘情愿养自己的老公,一定要学会养自己。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03

非常时期才明白平时消费要理性,提前消费时要三思

心蕊是个九零后 ,三十岁整,是这个群里最活跃的一个,也是败得最多的一个。

心蕊在行政单位上班,老公在本地一家酒厂搞销售。孩子六岁。

九零后的小夫妻收入不是太高,但消费却不低。房子一百多平米是按揭的,装修的钱大部分都是借的,而且非得跟风豪华装修,所以欠了不少外债。

尽管如此,心蕊花钱从不手软,什么都买,并且买的都是高端品牌,档次稍微低一点看都不看。

那么哪来的钱呢?信用卡,易贷卡,各种借钱的卡一大堆,平时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我们就经常借钱给她。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心蕊的老公是推销酒的,自己特别喜欢喝酒,平时经常一大帮哥们喝酒嗨歌,烧烤撸串,这些都是费钱的玩意。

心蕊自己有固定工资,那点钱不够她两瓶香水,她老公的收入是时高时低。

对于这样的收入和两个人的消费方式,不说存钱,能维持每个月的平衡就不错了,那些外债就不知道还到猴年马月。

但两人一点不急,“用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这次的疫情对心蕊冲击不小。她老公的那个小酒厂看这个情形是撑不下去了。现在除了在家将自己灌醉,没有其他办法能消除烦恼。

因为下个月的房贷要还,车贷要还,信用卡、易贷卡……每一样不还都有可能影响以后的信誉。

以前那些的欠账电话每天都在找他们,夫妻俩在家大吵一场,甚至动手了。

昨天下午心蕊在群里请求姐妹们借点钱给她,不然那么多卡会让她进入黑名单,结果没有一个人回应。

不一会心蕊自动退群了。这个时候别人不借也情有可原,希望心蕊自己能够明白,以后消费时保持理性。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04

老祖宗的古训:即使有摇钱树,也得用好聚宝盆,过日子得细水长流

38岁的淑芳是这个群里消费最理性的一个。她平时不是一窝蜂地买。

到打折时买自己需要的,而且特别喜欢将各种东西做比较,挑最适合自己的。无论别人怎么鼓动她都能克制住。

淑芳的老公是上班族,自己在私企打工,孩子上初中,收入属于中上等,但平时的她看起来日子过得很精致。

他们家房子不大,简单温馨,每一样家具都是趁品牌折扣店做活动时精心挑选的,看起来仍然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她的衣服不多,但穿出来都很有品味,化妆品用适合自己的,很少囤货 ,每一样东西在她手里都能物尽所用,从不浪费。

她的生活原则是:每个月必须将一个人的工资存起来,三五千不等,不得低于三千。

每个月都有计划地支出,人情礼节,双方老人,孩子的花销,一切开支完了剩下的必须存起来。

这个存钱的习惯在他们家还完房贷后保持了七年。

她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钱存起来,她也有禁不住的时候,总想着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有些东西真的仅仅是喜欢而已,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往往那些讨人喜欢的东西还都是贵得要死。

淑芳的消费观念,曾经一直是我们群里姐妹们都很“鄙视”的。

有人说她家又不是没钱,每次团购邀她时她总是扣扣搜搜的,不到做活动时,从不买东西,不难受吗?

但是淑芳的自制力简直让人折服,她就没有一次头脑发热买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疫情期间为了保住大家的老本,我把那个“败家娘们群”解散了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的疫情,别人在焦急各种贷款,和下个月的生活开支时,淑芳就很淡定,她家的日子在她精打细算下过得很是顺畅。

虽然她就职的那个私企何时能够复工也还是个未知数,但她的存款足够他们一家过上平静的日子。

在我决定解散群的时候,淑芳说:败家不败家不在于这个群,而是在于自己掌握的程度。

她说得对,但我还是决定解散掉,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淑芳那样的理性和自制力。

有的人非得借助外在的约束力来控制自己。

好吧!从此告别“败家娘们”,做一个理性消费的女人。

结束语:这次的非常时期,应该让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过去的生活做一个总结,对未来的日子重新做一下规划,尤其是女人,因为谁也无法预知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为原创。(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