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總工會永葆工會初心 勇擔使命任務

市總工會永葆工會初心 勇擔使命任務

市總工會開展包機、包列、包車活動,助力職工返崗復工。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文/記者 江海蘋 通訊員 鄧娜本版圖/市總工會提供)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廣泛開展勞模宣講進基層,舉辦萬名職工快閃,唱響“禮讚新中國·鷺島建新功”主旋律;推進“愛心廈門暖心孃家”行動,創建共享職工之家、職工學堂、工會愛心驛站,開展關愛“8+N”、新廈門人、環衛工人等群體活動;打造“互聯網+工會”服務平臺、職工醫療互助、“平安返廈”交通補助、勞模文化志願服務隊等愛心繫列品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包車包列包機助力復工復產……2019年以來,全市各級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履行維權服務基本職責,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身廈門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火熱實踐,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亮點1】

按下“加速鍵” “三包”接回職工促復工復產

市總工會永葆工會初心 勇擔使命任務

職工技術比賽中,選手在進行印刷包裝項目的比賽。(資料圖)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為職工的“孃家人”,廈門市總工會未曾缺席:他們化身疫情防控的保障員、助力復工復產的服務員、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諮詢員、調節職工心理的輔導員……奔走在助力復工復產的“春天裡”,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凝聚磅礴的工會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總工會迅速行動,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團結全市廣大職工共同戰疫情、促消費、助發展,按下經濟社會發展“加速鍵”。

職工在哪裡,溫暖就送到哪裡!疫情期間,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倪超,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許毅青等市總工會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一線開展走訪慰問,為堅守崗位的一線職工送去慰問品和工會溫暖。市總工會還劃撥專項經費,用於慰問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

“感謝工會‘孃家人’,包大巴車為我們接回員工,讓我們省心不少,企業也能順利復工復產!”提起工會的“三包”服務,不少企業津津樂道,心懷感恩,連連稱讚:“助力到關鍵點!”

疫情不解除,服務不下線。市總工會牽頭,組織“三包”(包車、包機、包列)助力職工返廈復工。從2月11日至2月26日,市總工會先後向福建省內14個縣市開通包車90輛,接回職工2000多人;開通貴陽、蘭州、成都、重慶、昆明5條航線復工包機,南昌-撫州-廈門復工專列,接回職工1500多人;受理自行返廈員工線上申請工會“平安返廈”交通補助1.3萬人……通過一系列措施,累計助力570多家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疫情,市總工會還積極做好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復工復產、勞動用工、工資支付等指導和服務,強化穩就業各項政策舉措的落實,推動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力度。

【亮點2】

按下“活力鍵”滿減活動促進消費普惠職工

市總工會永葆工會初心 勇擔使命任務

“愛心消費工會助力”活動受歡迎。

打贏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而努力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則是一場攻堅戰。

隨著我市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如何以消費促發展,加快拉動內需、激發城市活力,成為當務之急。

超市餐飲“滿50減20”、酒店百貨“滿200減50”、民生便利“滿20減10”……針對拉動內需,市總工會按下“活力鍵”,聯合市商務局、工商銀行拿出500萬元開展“愛心消費工會助力”活動。

早在3月中旬,工會就啟動了“愛心消費”活動。活動一開始,職工曾柳金就體驗了一把,還因為每人只有一次機會感到有點失落。4月25日起活動升級後,每人不只限一次機會,普惠範圍擴大,優惠力度升級,曾柳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更多優惠帶給職工更多福利,感謝工會對職工的關愛!”

“用工會卡綁定雲閃付支付,滿50元就有20元優惠,真的好划算!”孫大姐每天都到家旁邊的超市買菜。參與工會推出的活動後,孫大姐直呼:“太實惠了,工會‘孃家人’真貼心!”

“早上僅一個小時,超市收銀臺就有50名職工參加滿減活動。”在梧村中閩百匯,店長饒麗鳳告訴記者:“市總工會的滿減活動為商場帶來流量,對超市營業額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據介紹,從4月25日啟動第二階段“愛心消費工會助力”活動以來,共優惠金額413980元,交易筆數21060次,對企業特別是餐飲、百貨等服務行業提振信心,推進安全有序復工復產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深受廣大職工歡迎。

倪超表示,各級工會要盡力展現工會人的責任擔當、精神作風,各區總工會要開動腦筋,研究出臺相關措施辦法,以有效舉措和實際行動助力經濟發展,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貢獻工會力量。

【亮點3】

按下“服務鍵”完善服務推動工作創新發展

市總工會永葆工會初心 勇擔使命任務

會員服務日給職工送實惠。(資料圖)

竭誠服務職工群眾,做好工會幫扶和服務工作,是市總工會矢志不渝的工作重點之一。

在過去的2019年裡,市總工會職工服務體系逐步健全,根據“工會組織、依託基層、整合資源、創新服務”的原則,探索打造職工在“家門口”可以享受法律援助、素質提升、技能培訓、文體娛樂等工會服務的“共享職工之家”。

落實“愛心廈門”建設要求,市總工會加強與相關部門合作,在戶外勞動者密集、臨街靠路的位置建設“工會愛心驛站”366家,幫助解決環衛工人、快遞員、送餐員等戶外勞動者的就餐、飲水、避暑、休息等問題。

廣泛開展“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加油,快遞小哥”等系列關愛行動,為6600名職工補助入會會費,為新入會的1500名貨車司機、快遞小哥等群體贈送書籍和勞保用品;舉辦“家好月圓”中秋晚會,邀請800名“8+N”群體職工代表回“孃家”過節聯歡,為165名“8+N”群體職工實現微心願,讓工會關愛覆蓋更多勞動群體。

開展普惠職工活動,市總工會依託工會卡,相繼開展了“平安返廈”交通補助、職工醫療互助、“月月抽好禮”、“五折景點門票”等一系列活動,惠及百姓的衣食玩樂購行醫等方方面面,深受廣大會員歡迎,使工會卡“一卡在手溫暖在心”的惠民、便民形象深入人心。

截至目前,我市已經發行約150萬張工會卡。市總工會將運用工會卡,大力推進智慧工會、“互聯網+工會”等普惠性服務,不斷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品質,推動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此外,市總工會還著眼滿足職工需求,做強做實“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工會服務品牌。推動開設“暑託班”“職工親子園”等職工子女托育服務班級近百個,接收職工子女2400多人,幫助職工實現“上班帶娃兩不誤”。大力開展困難職工家庭脫困解困工作。

【數說2019】

2.4萬人

2019年,創建掛牌10家廈門職工學堂,全年組織開展學歷提升、職業資格、專業技能、崗位技能和文化素養五類教育培訓629場,培訓職工2.4萬人。擴大“求學圓夢”職工學歷提升招生規模,進一步滿足職工成長需求。

1.3萬個

全市建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約1.3萬個、持證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2萬多名,勞動法律監督覆蓋全市。

1800萬元

2019年,職工“平安返廈”交通補助全市審核通過約11萬人,發放金額近1800萬元。

4010萬餘元

職工醫療互助保障範圍、對象不斷擴大,補助金額逐步提高。截至2019年12月底,有70多萬職工參加保障,近1.7萬名患病職工獲得補助金4010萬餘元。

1.76萬家

截至2019年,全市有獨立基層工會1.76萬家,會員169.8萬;“八大群體”建會企業862家,會員5.3萬人。

146萬人

廈門智慧工會平臺現有實名制註冊會員146萬人,2019年通過平臺辦理會籍轉移10.1萬人次,累計開展學歷提升、技能培訓、平安返廈、醫療互助、聯誼交友等普惠活動550多場,被全國總工會評為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平臺。

120多萬粉絲

市總工會微信公眾號共吸引120多萬粉絲關注,全年累計閱讀數3100萬人次,在全國工會系統新媒體的排名穩居前列。

【展望2020】

動員全市職工投身建設熱潮

日前,市總工會十五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2020年廈門市總工會的主要任務。

2020年,市總工會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扭住服務職工這個根本,牢牢抓住自身建設這個關鍵,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助力復工復產,統籌推進工會各項工作,努力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優勢、體現特色、積極作為,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加快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作出新的貢獻。

圍繞大局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市總工會將積極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依託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陣地,開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素質建設工程,廣泛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做好職工“求學圓夢”學歷提升工作,增加辦學點,不斷拓展職工受益面。加強職工學堂規範化建設,制定出臺職工學堂管理辦法。計劃新設職工學堂10家,推動職工學堂開展“雲課堂”。

深入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辦好廈門市第26屆職工技術比賽,全年完成30項以上全市性和行業性技術比賽。

大力強化先模典型示範引領。以“評模年”為契機,加強對勞動模範、金牌工人、行業工匠等先模人物的集中宣傳。運用媒體融合發展優勢,大力宣傳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勞動者、志願者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我市各級工會和職工投身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的精神風貌。

關愛職工增強維權服務效能

突出關愛疫情下的職工生產生活,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加強職工隊伍穩定風險研判,推行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深入做好職工隊伍穩定風險排查和化解工作。

繼續舉辦“愛心消費工會助力”活動,動員職工群眾積極參與愛心消費。推進工會“互聯網+”信訪平臺建設,暢通工會信訪渠道。

紮實做好工會幫扶和服務工作。結合“愛心廈門”建設,深化提升工會“四季服務”品牌,完善困難職工幫扶、走訪慰問、金秋助學、平安返廈、職工醫療互助保障等相互銜接、各有側重的幫扶體系,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完善體系夯實工會基層基礎

持續推進工會基層組織建設。繼續開展“八大群體”建會專項行動,推動護工護理員、家政服務員等群體入會取得突破。

不斷完善服務職工工作體系。全力推進智慧工會服務平臺開發建設,做好工會服務事項融入“i廈門”“閩政通”等工作,儘快建成服務職工“快車道”。

全面推廣共享職工之家“125”工作機制,以打造“十分鐘職工服務圈”為目標,補助100萬元創建100個市級共享職工之家,探索建設區域性共享職工之家示範點。

強化54個職工服務站規範化建設,加強和提升工會愛心驛站功能,打通服務職工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