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子、怕老婆看戚继光的悲剧人生:当个有作为的官真不容易。

戚继光,以“抗倭英雄”之称彪炳史册。


从杀子、怕老婆看戚继光的悲剧人生:当个有作为的官真不容易。

但是人啊,如果只看那个最显著的标签而忽视其他,就像画在纸上的快速素描,以简单的画笔勾勒出的形象,少了细节的揣摩,少了色彩的搭配,总是太过于单调的。

比如戚继光。

他的工作是抗倭,在他的专业领域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所以对我们来说,他是伟大的抗倭英雄。但是如果把他的一生仅仅用抗倭英雄来定义,那就太过于片面和呆板了。

对于他的亲戚朋友来说,抗倭英雄远非他们的需求。他的妻子,需要的是一位知冷知热的丈夫;他的儿女,需要的是慈祥严厉的父亲;他的爹妈需要的是常回家看看的儿子......

抗倭英雄再厉害,也不能代替老公,老爹,老儿子来用。

但是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做了抗倭英雄,其他角色必然要退居二线。

这又类似于现在中年人两难选择:

放下工作,我就无法养你;拿起工作,我没法陪你。

古人在这方面,有过之无不及。甚至为了工作,连那个“你”都可能被牺牲掉。

今天我要说的戚继光,可能不是神坛之上的完人,而是一个鲜活的,有着内心挣扎的普通人。

怕老婆

以下记载取自《寄园寄所寄》。说的是戚继光招诸将来想办法。主要是针对戚夫人发现他已经在外面纳了小妾,生了儿子的事情。商量来商量去,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即戚继光跪在老婆大人面前,大棒伺候。而他的侍妾们则被赶出了家门。此事才罢了。

公诏诸将问计。或曰:愿以死迎敌;或曰:早避之便。公曰:皆非也。乃自袒趺跪逆夫人,诸姬披发席藁,各抱其子请死,而请以子尝刃。夫人令抱儿起,皆送还,曰:“首祸是老奴”,令杖之。公即伏,受杖数十,门外将卒喊声大举,乃已。箠挞诸姬最毒,罢归。由是公不得轻出,阴与诸姬绝,令箧其所有,各从所适。

汪道昆(戚继光好友)在戚继光墓志铭上也记载过这么一件事:

少保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御人露诸姬多子状,日操白刃,愿得少保而甘心。少保衷甲入寝门,号咣而愬祖祢,乃大恸。一品亦弃刃抱头痛哭,乃携安国子之。

这就是戚继光怕老婆的光荣事迹。

从这两段引述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嫉妇的形象。不准戚继光有小老婆,不准他有儿子。手持大刀,要杀了自家老公。真真不得了,这已经在休妻范围之内了。而戚继光当时已经是朝廷一品大官,却要忍辱负重,听凭老婆大人发落。“妻管严”的形象跃然纸上。

为何堂堂一个英雄,在老婆大人无礼的要求之下还要忍气吞声?这难道仅仅是因为爱老婆,尊敬老婆吗?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要知道戚夫人也不是生来就“鸷而张”,刚开始人家也是贤妻一枚。

孝廉持大节,不问家,少保既孤,家故不造。内子出王万户,累封一品夫人。少保袭归,日服事分部,内子主中馈,相与食贫。常市一鱼,三斩待饪,朝进首,午进尾,少保虚口而行。问有余,曰:“亡矣。”则以臑在腹而阴自奉,心嗛之。暮以鱼腹羞,少保色沮:“子枵腹以望吾腹,甘苦可无同乎!”内子谢曰:“妾佚君劳,君良妾苦,礼也。”乃心德内子,方诸孟光。


而且戚夫人出身将门,机智果断,丝毫不逊色于男儿。

嘉靖四十年倭寇犯浙江台州,戚继光当时率兵迎战,把家眷等留在了新河城。而此时,倭寇看到台州防务空虚,大股倭寇突然登陆,打算攻占新河。但是新河城内都是老弱病残。戚夫人果断布起了疑兵阵。组织妇女穿上军装,人手一旗。走上城墙,火铳齐发。最终吓退了倭寇,保住了新河。

如此一位内可持家,外可抗敌的女神为何变成了悍妇?

汪道昆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戚夫人的儿子们相继去世。丧子之痛对于一位母亲来说,是最大的悲哀。而且还经历了至少两次!

按理说,没有儿子,戚继光纳妾继承香火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个时代,也理应如此。

但是为何戚夫人就是不让如此,丝毫不关心戚家香火的问题?

因为戚夫人对于戚继光有怨恨。她仅剩的唯一的儿子因为违反了“反顾者斩”的军令,被自己老公亲自下令杀死的。

除此之外,还有戚继光的百般忍让和妥协。

戚继光对于“杀子”这件事始终是内疚的。因为儿子犯的不是大错,仅仅因为在行军路上回了下头,就被斩了。外人看来,始终觉得他过于凉薄,甚至有传言说他特意以他亲生儿子为行刑对象,借此事立威。

他理解他妻的痛苦和煎熬。同时,他因为此事,对他的妻子也是心存愧疚,所以一味忍让毫无底线。

最终他的妻,变得凶悍无比。

时事艰难

上文说到戚继光杀死自己的儿子(戚印),仅仅是因为他在行军路上回了下头。史书上至少有5种关于此事的记载,细节虽然有些许出入,但是基本上的结论是:戚印犯了小错,戚继光则处以重刑。戚印死得很冤。

严刑峻法,一般都用在乱世。比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而闻名于世的戚家军能够有所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严苛的军法,以及严苛地执法。

如果戚继光最终只能牺牲儿子,甚至他真得故意拿儿子来树立军中威信,那可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处境真得很艰难。

事实也是如此。

(以下文字为时代背景分析。可能很乏味,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因为我一直认为脱离人物生存的时代和环境去评价别人,就是耍流氓。)

首先从当朝武将和文官的关系说起。

首先,本朝从朱元璋治国开始,就具有重文轻武的趋向。

毕竟治国是需要用文臣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文官集团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升到了最高点;换句话说,武官的地位下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文官不仅在精神上对于武官加以轻视,而且在实际作战中,他们也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理的指责。再加上明朝言官体系,打胜仗了那是因为应该的。打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络绎不绝的弹劾。

从根本上说,武将领兵作战和文官集团的施政原则是不能相容的。当冲突激化时,以政治手段调和无效,通常就会导致战争。如果事情要动用武力,对文官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

所以,在当时,做武将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最大的风险来自于同事们的背后插刀。

其次,当时的倭寇泛滥异常,实力很强。

蹂躏东南沿海的倭寇不同于普通的海盗。倭寇登陆后通常是建立根据地,有时还围攻城池,里面也混有很多中国人,而且可以担任高级头目。这些倭寇头目和当地土豪世绅相勾结,甚至结为姻亲之好,根基甚深,而且错综复杂。

同时日本海寇有很多是在日本本土打了败仗,被迫赶出本土的武士。他们本身就是职业的军人,个体作战能力很强。同时,倭寇组织也有着极严格的纪律管制。

所以,不得不承认,倭寇的实力很强。

最后,当时中国军事制度落后,军备松弛,军队综合素质很低。

1:本朝的常备军由200w军户提供,每户出丁男一人,代代不变。随着和平日子久了,士兵逃亡和换籍事件层出不穷。所以,实际兵员数量和按照规定的数量要少很多。

2:打仗一定要粮草先行。当时的补给制度也是一个大坑。补给由中央统筹分配,但是来源是地方政府,实际的执行过程要依靠互不相属的下级机构。这就相当于中央只拿分配方案,而方案当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的执行,中央是没办法时时管控的。这势必造成组织上的低能,组织上的低能自然造成装备上的落后。

3:当时,对于将领的选拔标准是勇敢粗豪,而非头脑清晰。当时的高级将领基本上都是勇夫而已。所以,当时的武将之上必然要任用文官作为巡抚总督,来指挥各级武将。(幸好,戚继光上面的文官领导都很配合,甚至很有能力。比如胡宗宪,谭纶等。后来又搭上了张居正,为他减轻了很多压力。)

所以,倭寇的素质要高于当时明军整体素质的。自然经常会出现倭寇以少胜多的案例。

比如1555年,一股50-70人组成的倭寇,登陆后深入内地。围着南京绕了个大圈子,一路烧杀抢掠,据称杀人竟有4000人之多。而当时作为陪都的南京,据记载有驻军十二万人。

如果让马上打天下的朱元璋和朱棣爷俩知道了,肯定要气得活过来的。

戚继光面临的就是以上情况,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这已经不仅仅是打仗的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了。

要革除所有军事上的弊端,就要把和军事相关的制度从根上拔起,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而皇帝和文官集团也是不可能同意的。

大智慧

他看到了他没办法改变国家体制,他看到他没办法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所以他妥协了。

他妥协到一定程度,却又知难而进。

戚继光是有大智慧的。他从不做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他已经做到了至善至美。

1:拉拢文官。

平日喝喝酒聊聊天谈谈诗,让文官引他为同类。可见,他的文学修养也是很不错的。通过一系列的投其所好,最终获得了文官吴宗宪,谭纶,张居正的支持。而尤其与张居正关系最为紧密。

张居正,明代著名的改革家,位极人臣。如果没有张居正的支持,戚继光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因为张居正不仅支持他,还默默地把挡戚继光路的人一一调离原来的岗位。自从有了张居正,戚继光很少考虑政治问题,只专门研究专业知识就好了。可见一位好领导的重要性。

当然这也成为之后张居正倒台后,言官讨伐戚继光的最直接的理由。人间事就是如此吊诡,谁都无法预料。

2:征召新兵。

因为既有的军队素质太差了,培训起来又太麻烦。不仅要去除他们脑海当中之前的懒散思想,还要重新打破他们既定军事思维,重新输入新的东西。

当然申请征新兵的道路也是很曲折的,后来还是当权者深切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批准戚继光的计划。

要说之前和文官集团打成一片,是积累好人缘。而自己征召新兵,训练军队,则可是实打实要拿出硬实力的时候了。要驱除倭寇,就在于是否能打造一支针对敌人战术弱点的强有力的军队了。

所以,这支军队素质是否过硬,军队是否听他指挥,则成了最重要的两件事。他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做出危害新军和损害他军中威信的事情。

这也许就是他当时斩首他亲儿子直接的理由吧。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而是在对与对之间做决择。这才是真正的两难。

戚继光在两难之间选择了树立军威,保家卫国。于是他失去了的儿子,他最爱的原配夫人。

也许当大刀砍过的时候,他就已经后悔了,但是晚了。他只能用他后半辈子的忍让补偿她的妻子了。

在此,请记住熠熠发光的名字-“戚家军”。它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

结语

戚家军,终结了倭寇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又从南打到北,抵抗蒙古人的入侵。戚家军从创建开始,一直打到明朝灭亡为止。这是一支伟大的有灵魂的军队。

可惜的是,戚夫人到死也没有原谅戚继光,而戚继光在张居正倒台后,遭到牵连,被罢官革职。而他平时慷概大方,对朋友尤其豪爽,以致归家之后没有任何钱财,一贫如洗。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至少他最看重的,已然得到。

★参考文献:

1、《明代史事与人物》,苏同炳著,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2、《明史》,中华书局,2016年版。

3、《细说大明》,李翠香主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