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章太炎:一生不改老顽童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如果少了周伯通,不知会减少多少情趣,一部中华民国史,如果少了章太炎,也不知会减色多少。周伯通与章太炎一样,不但功力奇高,辈分至尊,而且不管不顾,一任天然,难得保留一团孩子般的"真气"。比如章太炎讨厌康有为,就把嘲弄康有为当成一生的嗜好,直到晚年开山门教学,还不忘在门上贴了个条子:"康有为门徒不得入内"。

真人章太炎:一生不改老顽童

章太炎像

对于康有为,章太炎可能更多的是讨厌和不屑,但要说到最恨,则非袁世凯莫属。

都说爱屋及鸟,其实恨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殃及鱼池。章太炎大闹总统府后,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龙泉寺,袁世凯每月给他生活费500元供其开销。章每天除了诅咒袁世凯以外,就是拿看押他的警察开涮,大摆其老爷的谱,强迫这些人称呼他为"大人",称他的客人为"老爷",因为"大人""老爷"均是前清称谓,"先生"'是民国的称谓,"今北京仍为帝制余孽所盘踞,岂配有'先生'之称谓乎?"这还不算,还要听差和厨子必须每日向其请安三次,请安方式为打躬,不得违误,每逢初一十五还要向他磕头,若有差池,重责不贷,害得这些警察老爷苦不堪言。

章太炎不懂"统一战线",他像一个无知无畏的孩子,四面出击,和谁都作战,就连原来同处革命阵营的黄兴、宋教仁、汪精卫、胡汉民、吴稚晖,他也一一骂倒,连孙中山也没放过。章太炎曾怀疑孙中山被日本人收买,便将《民报》社里悬挂的孙中山的照片撕下来,并写上"卖《民报》之孙文应立即撕去"字样,连同被撕坏的照片一起寄给已到香港的孙中山。但是,章太炎骂过之后并不记仇,当后来有人听说此事后说撕得好骂得好时,他却马上给那人一记耳光,说:"孙总理是中国第一等伟人,除我之外,谁敢骂他?"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大小政坛风云,他无役不与,场场必到,怪就怪在,他这样骂倒民国政坛文坛上各路诸侯,但这些诸侯们却对他奈何不得,只能假装不计较。

真人章太炎:一生不改老顽童

章太炎书法

袁世凯死后,章太炎当然也自由了。经此一难,章太炎的声望大涨,成了反袁的英雄。待到孙中山等人掀起"护法运动"的风潮时,章太炎挟其三年幽囚的积怒,仗其大闹总统府的余威,也扛起了自己的一面大旗:他先是出任护法军政府的秘书长,后又请缨去联络西南的唐继尧,合纵连横,忙得一塌糊涂。唐继尧出兵后,章太炎俨然一威武大帅,对几位跟班打骂无常,尽日向他们索要美酒白兰地和大炮台香烟,几位跟班既不敢怒,又不敢言,满腔的委屈无处说。他还让人制了一面大旗,上书斗大的"大元帅府秘书长"七个大字,居然比唐继尧的大元帅旗还要高大许多,一路上撒欢似的人欢马叫尽情驰骋,过足了乱世枭雄的瘾。唐继尧心中不快,但也只能一笑了之了——碰到这样的老顽童,还能怎么办呢?。

章太炎见鬼杀鬼见佛杀佛,一路杀来势不可挡,但也有阴沟翻船的时候,因为有人就不信这个邪。

张之洞曾请他办一份《楚学报》,结果章太炎下笔就写了篇六万字的文章,篇幅还不是问题,问题是文章标题竟然叫《排满论》,在人家清朝官员赞助的报纸上发表反清言论,这事也只有章太炎干得出来。

报应很快就来了。

真人章太炎:一生不改老顽童

梁鼎芬像

张之洞有个幕僚总管叫梁鼎芬,这人可不是吃素的,22岁成进士、入翰林,26岁上疏弹劾李鸿章,降五级调用,也是个狂人,后进入张之洞幕府,张之洞倚之如左右手。论学问梁鼎芬不在章之下,论性格,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耿直男,更要命的是,梁鼎芬还是一个死命的保皇党。梁鼎芬见文章后勃然大怒,吼道:"反叛反叛!杀头杀头!"怒气冲冲地找到张之洞,要将章治罪。但张之洞并不想得罪章太炎,只是命人将章赶出湖北了事。可是梁鼎芬不解气,命手下人赶紧让章太炎滚蛋,而且不让带走铺盖衣物,这还不够,梁鼎芬还让他的四名轿夫埋伏在路上,趁章太炎不备,冲将出来,扒下章的裤子,拿着抬轿的棍子,狠狠地揍了章太炎的屁股。几十年后,每当好辩的章太炎与人争论,对方情急时只要蹦出一句"叫梁鼎芬来!"章就会立即打住,不辩不语,但脸上却挂起微笑——都说章太炎性情猛,是狂士,但遇到另一个性情猛的狂士,尽管道不同,还是可以欣赏的,狂士有时也很有人情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