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傀儡戲

木偶古稱“木禺”,發源於周,始為殉葬用的偶和俑,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雕刻工藝。木偶真正作為戲劇性的表演工具是在漢以後。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據傳產生於漢代的喪葬音樂,後又作為宴會伴樂。三國時曾有木偶表演的記載。唐代,木偶戲已經發展成熟。木偶的製作與表演已達到完美統一。經過宋明時期的繼續發展,及至清代,木偶藝術達到了全面輝煌的鼎盛時期,形成種類繁多、行當齊全、劇目豐富、流傳廣泛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盛極一時。

木偶——傀儡戲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胸腹用竹製成,手有文、武之分,演出時木偶可以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三種;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我國提線木偶主要流行在福建、陝西、浙江等地,尤以泉州提線木偶為代表。

布袋木偶又稱“掌中戲”,偶高尺餘,由頭、中肢和服裝組成。它以樟木雕頭,機關控制表情和肌肉運動,木偶手有拳、掌之分。表演時,食指插入木偶頭頸,由中指和拇指來操縱木偶雙手進行表演。表演者可以憑藉精湛技藝,使木偶做出開扇、換衣、舞劍、搏殺、躍窗等高難動作。布袋木偶題材眾多、劇目豐富多樣,涵蓋了傳統、現代、神話、童話等各種表演形式。

木偶——傀儡戲

鐵枝木偶又稱“仔戲”,流傳於廣東、福建等地。廣東以潮州為代表,福建以龍溪為代表。潮州鐵枝木偶俗稱“紙影戲”,是我國木偶藝術的稀有品種,據說是由當地皮影戲演變而成的。清末,潮州皮影棄皮成形,改捆稻草為身,泥頭,紙手,木足,著戲裝,並在背後和雙手各安硬鐵線一根操縱表演,使之成為形象規整,結構獨特的木偶。藝人們仿戲劇舞臺,去窗掛幕,前置桌椅,表演者或坐或立,於偶後操縱。劇目表演動作、音樂唱腔與潮劇相同。木偶戲服以潮州繡為裝飾手段,亮麗精美。

四川木偶,尤以杖頭最盛;川北大木偶,乃杖頭之最,流行於川北儀隴馬鞍場一帶。初期以“家班”盛行,如今流傳下來的只有李家班。李家班因雕成一堂大木偶,名噪川北。著名雕刻家楊岱吸收川劇行當臉譜表現方法,賦予了木偶形象鮮明的個性。大木偶長約1.4米,重約5公斤,依劇情要求,可穿衣、點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與表演者同臺演出,表情豐富,動作靈活,形成了以假亂真、亦真亦假的藝術特色。

木偶——傀儡戲

泰順位於浙南邊陲,被譽為“木偶之鄉”。藥發木偶是一種獨具一格的表演和遊藝藝術形式。其木偶表演由火藥帶動,在其他木偶表演中獨一無二;在煙花表演中結合木偶表演,在其他煙花表演中也是絕無僅有。

泰順藥發木偶是將煙花與木偶相結合的木偶戲。在泰順稱之為瓊花木偶。表演時,藝人將戲曲人物、神話人物等木偶造型混於煙花之中燃放,在煙花的帶動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飛舞、五彩紛呈,極具觀賞性。廟會、祭祀、民間節日等活動中往往有藥發木偶表演。據調查考證,藥發木偶在泰順興起,迄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