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史大姐的“牛”事兒

“哞……”仲春的清晨微微帶著一絲涼意,憨憨的幾聲黃牛叫聲劃破了小山村的寂靜。63歲的史大姐從一大早起床開始,就忙活著粉草拌料給牛喂飼料。

  史大姐名叫史文豔,是東豐縣橫道河鎮聯盟村二組村民,也是十里八村家喻戶曉的養牛大戶。這位年過六旬的老大姐為人古道熱腸、踏實肯幹,不僅自家靠著養牛致富,還帶動著村裡不少的村民脫貧致富,成為當地有名的養牛能手。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史大姐”。

  2016年,年近6旬的她不甘受窮,心裡暗生致富創業夢想。說幹就幹,為搞好黃牛養殖,史文豔可以說是破釜沉舟,沒給自己留一點餘地。她把自家後院耕地改成養牛場,開啟自己的創業致富路。憧憬是美好的,過程卻很波折。一天清早,史文豔和往常一樣去牛棚喂牛,卻發現牛很蔫,她立刻找來鎮上的獸醫給牛看病。幾天下來,牛絲毫沒見好轉,這可讓史文豔心急火燎,寢食難安。為治好這些黃牛,史文豔與兒子四處奔走,在親戚的介紹下,聯繫到一位外省養牛專家,找到了病源。看著一頭頭牛又健壯起來,史文豔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

  如何購買黃牛、飼料餵養、預防治療……為掌握養牛的經驗,史文豔購買養牛方面的書籍,每天抽出時間專門學習養殖知識。她為飼養的黃牛建立健康檔案,記錄每一頭牛的成長狀態。經過不斷潛心鑽研,史文豔的飼養技術和經驗得到大大提升,現在對黃牛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可以對症下藥,保證牛的健康成長。

  俗話說“母牛下母牛,三年五個頭”。雖說養牛能掙錢,但是也要能吃得了這份苦。“對於一個對養牛一竅不通的人來說,最開始真的挺難的。特別是照顧剛出生的小牛比照料小孩還要精心。”史文豔說。提起照顧待產的母牛和生長期的小牛,史文豔說:“臨產母牛待產時夜裡要每隔兩小時就去牛棚裡觀察生產跡象。生產後,每天早中晚都要定時給大牛喂草、給小牛餵奶。”四年來,隨著收入增加和市場行情變化,史文豔的養殖業擴大規模。如今,牛棚佔地約2000平方米,牛存欄60餘頭,年出欄40頭左右,年利潤40多萬元,徹底脫貧致富。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真富。”史文豔家的養牛場有了規模,但她不忘帶動村民致富。她主動向鄉親們傳授養牛經驗,在她的帶領下,村裡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她一起養牛。作為縣“農村女致富帶頭人”的史文豔堅定地說:“現在國家政策好,養牛的行情也好。我要帶動村民擴大村裡的養牛規模,共同發展‘牛’事業!”


來源丨 遼源吉D微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