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努力,對手不爭氣——秦國一統天下的內因與外因

中國歷史,最愛先秦。

無他,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雖然是從無到有,但是一產生就非常成熟和完善,那個時代璀璨的文化和深刻的思想至今為我們的精神世界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營養。

在那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的時代,英主迭起、大才如雲、名將輩出,中華文明的所有支系都被捲進那場全面徹底的時代競爭之中,並碰撞出最燦爛的輝煌。

歷史,其實不僅是歷史。

​所以,本文只是一個提綱。

儘管如此,文章仍有10635字,且有一些古文內容,請謹慎閱讀。


自己很努力,對手不爭氣——秦國一統天下的內因與外因

世界是個複雜系統,成功與失敗也是複雜系統,統一天下就更是個複雜系統。

所以,當我們試圖討論22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秦王朝時,需要找一些核心的或者起主導作用的原因來進行分析。否則,這樣的主題不知道要多少文字才能說清楚,或者也說不清楚。

如果想找一部能把秦國曆史講明白的書,大概無人能出《大秦帝國》之右。

這部孫皓暉先生歷時16載寫就的、6部11卷504萬字的煌煌鉅著,已然成為研究秦國曆史當之無愧的豐碑。

由於本文相當於是《大秦帝國》的讀書筆記,再加上孫皓暉先生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之深刻,用詞之精準,換成其他文字恐怕都難以準確表達。

所以,為了表示對孫皓暉先生的敬意,文中會引用《大秦帝國》的內容和觀點。

一、內因:成功的秦國,明君賢臣,四代不絕

翻開歷史,秦國自秦獻公以降,凡七代。除了一個在位三年的躁君秦武王,兩個庸君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分別在位一年和三年),剩下的四代君主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和秦始皇,可謂個個雄主。

而且,在這四位戰國雄主時期,彼時天下最傑出的那批文臣武將,有一部分始終出現在秦國並立下不世之功。

從秦孝公繼位開始,到秦始皇稱帝的140年間,秦國基本上保持著明君+賢臣的結構,每代明君,必配良相名將。

如果統計一下戰國時期七雄曾經出現的明君、良相、名將,秦國的佔比無疑是最大的。

在同一個國家,在一段連續的時期,如此頻繁地出現雄才大略的君主和經天緯地的賢臣,既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也為秦國崛起強大並最終統一天下提供了一個最好的註腳。

1、秦孝公+商鞅

秦孝公

秦國的強大,肇始於秦孝公,這個觀點估計沒人反對。

孝公21歲即位,在位24年,終年43歲。

繼位之初,面對一個連年征戰耗盡國力後危機四伏的爛攤子,孝公能不動聲色地整合朝野,保持政局穩定。

面對六國分秦的巨大外部危機,孝公一邊忍辱負重、縱橫捭闔消弭危機,一邊制國恥石以激憤自強。

面對積貧積弱的國家,為求強國富民,孝公開曠古先例痛說國恥,胸襟開闊,敢與功臣共享天下。

面對商鞅提出的變法之道,孝公不落窠臼、力排眾議,全力支持變法。

為維護新法,孝公寧可放逐兒子、劓刑大哥,也要唯法是從。

為支持變法,孝公始終對商鞅深信不疑,為了不干涉掣肘商鞅,秦孝公在國事活動中幾乎消失。

在秦國崛起後,孝公沒有一味對外擴張,只以收復河西失地為主要目標,不給山東六國結盟抗秦的藉口,通過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秦國贏得寶貴的發展時間。

總之,這是一個為復興部族嘔心瀝血、為強國富民宵衣旰食、為變法圖強胸襟坦蕩、為支持新法深藏身名的罕見的一代君主。

按孫皓暉先生的說法:孝公彷彿生來就是做國君的,處變不驚,臨危不亂,慧眼辨才,沉靜深遠,並給孝公以“奇絕”二字的評價。

賈誼也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不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用什麼樣的詞語形容一位雄主,都不如看看他在兩千三百多年前發佈的那篇雄文--《求賢令》:

“國人列國賢士賓客: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

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

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商鞅

商鞅是法家法治派的代表,兼具軍事才能的傑出的政治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戰國格局的乾坤大才。

商鞅給秦孝公提出《治秦九論》:

其一《田論》,廢井田、開阡陌、田可買賣。

其二《賦稅論》,廢貢物無定數的舊稅制,立農按田畝、工按作坊、商按交易納稅之新法。

其三《農爵論》,農人力耕致富,並多繳糧稅者,可獲國家爵位。

其四《軍功論》,凡戰陣斬首者,以斬獲首級數目賜爵。

其五《郡縣論》,取締秦國舊世族的自治封地一律,設郡縣兩級官府,直轄國府,統一治權。

其六《連坐論》,縣下設裡、甲兩級小吏。民以十戶為一甲,一人犯罪,十戶連坐,使民榮辱與共,怯於私鬥犯罪,勇於公戰立功。

其七《度量衡論》,將秦國所行之長度、重量、容器一體統一,製作標準校正,杜絕商賈與奸惡吏員對庶民的盤剝。

其八《官制論》,限定各級官府官吏定員與治權,杜絕政出私門。

其九《齊俗論》,強制取締山野之民的愚蠻風習,譬如寒食、舉家同眠、妻妾人殉等等。

除了變法,商鞅還具備傑出的軍事才能。

當商鞅一戰收復千里河西,才最終在秦國形成了舉國世族無法撼動的根基,生前如聖,死後如神。

商鞅還統帥秦國新軍攻城略地,許多著作將商鞅與當時的名將並稱。《漢書·刑法志》將商鞅與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孫臏、魏國的吳起並稱。

後紀對商鞅的評價也有很多:

劉向:夫商君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使民內急耕織之業以富國,外重戰伐之賞以勸戎士。法令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桑弘羊: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動而地割,兵休而國富…功如丘山,名傳後世。

近代史學家陳啟天說:“商君者,法學之鉅子,政治家之雄也”。

毛澤東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

2、秦惠文王+張儀/樗裡疾、司馬錯

惠文王18歲繼位,在位27年,終年45歲,是秦孝公之後的又一代雄主。

繼位之初,惠文王通過誅殺商鞅、平息戎狄,成功化解了世族的復辟圖謀,一舉恢復民心,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在謹慎斡旋中穩定了國政大局。

同時繼承商鞅法制,保證了秦國未來接續發展壯大的連續性。

繼而,重用大批文臣武將,外交靠張儀,內政樗裡疾,武將司馬錯。

用張儀為相,稱王擴軍,以連橫破合縱。

用樗裡疾為相,內修政務,整頓吏治。

用司馬錯為將,先取房陵,後排眾議,西奪巴蜀。

更重要的,作為一代君主,秦惠文王深刻懂得“王言如絲,其出如綸”。在冷靜處理屠岸鍾媚上案以後,發佈了《禁絕媚上荒政令》:

“秦王書告朝野:

為政之本,強國富民。為官之道,勤政敬事。阿諛逢迎,媚上荒政,上負國家,下負庶民,誠為大奸大惡。

今少梁縣令屠岸鐘不思勤政報國,專精媚上,揣摩君心,猜度奇巧,歌功頌德,耕牛賀壽,發聞所未聞之邪術,沽大忠之名,行大奸之實,乃曠古罕見之奸佞也。

惡習旦開,官風大壞,吏治不修,禍國殃民,法制大崩,國將不國!

本王今書告朝野:秦法已修,頒行郡縣;自後凡不遵法度,刻意媚上,一心逢迎而荒蕪政事者,殺無赦。

秦王十一年八月”

張儀

張儀到秦國的時候,蘇秦已經聯合山東六國形成了合縱之勢對秦國用兵。然後張儀提出應對四策:

其一以連橫破合縱,通過與中原六國邦交斡旋,不斷選擇其中薄弱環節滲透,與一國或兩三國結成哪怕暫時之盟友,而後各個擊破。

其二擴軍備戰以與六國聯軍做長期抗衡。

其三懲治法蠱,震懾荒疏,整頓整治,清明國政。

其四稱王以立抗衡六國之心志與勇氣,並激勵秦國朝野士氣。

司馬錯

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被稱為秦國三大名將之一的司馬錯,長於謀略,擅於奇襲。

秦惠文王時期,司馬錯奇襲楚國房陵,為秦國謀得巨大糧倉。

舌戰天下名辯之士張儀,奇襲巴蜀,為秦國增民眾百萬,擴地域千里,逐漸成為秦國最堅實的後勤保障基地。

秦昭襄王時期,率軍伐魏,奪魏六十一城。

3、秦昭襄王+魏冉/范雎、白起

昭襄王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18歲繼位,在位時間長達56年,終年75歲,是秦孝公之後第三代雄主,也是奠定秦王朝一統華夏的君主。

在燕國為人質時,昭襄王就懂得好劍當磨礪,鋒刃方可出。

即位初期,昭襄王不急不徐,聽任宣太后當權,魏冉為將,樗裡疾為相。

及至時機成熟,用范雎,收政權,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

對內,腳踏實地,善理國政,修都江堰,建昭王長城,民生社會有上古之風。

對外,以范雎遠交近攻為國策,以近交遠攻為配合,為秦一統華夏確定戰略長策。

軍事上,用白起為將,滅義渠,挫強楚,服燕趙,定巴蜀,強國賓從,弱國請服。

國力上,一面以驚人的耐心蠶食對手的領土,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一面擴領土,增民眾,積聚力量。

總之,這是一位性格堅韌、內心強大、果敢堅毅、清醒務實、心機深沉、眼光長遠、雄才大略的君主。

魏冉

接昭王繼位,魏冉首功。此功不在於魏冉得任丞相,而是秦國得一代雄主。

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稽首者,也是穰侯之功。

范雎

為昭襄王收政權,逐四貴。

提出遠交近攻之外交軍事策略,實在是極其高明的戰略大謀。

“相鄰之國為近,相隔之國為遠。攻遠而不能治,何如安撫?攻鄰而爭地,得寸為秦之寸,得尺為秦之尺,融入本土,一體而 治,步步延伸,我盈彼縮。倏幾一日,天下必將化入秦制也!此乃近攻之實利也。

以大秦之國威,交遠則遠喜,必不敢背秦之交而援手他國。攻近則近克,必不能賴遠援而保全。

遠交近攻,相輔相成,鄰邦不能獨支,遠邦不敢救援。如此做去,則天下之地四海之民,數十年內必入大秦國之疆域!”

白起

白起,人稱戰神。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深沉冷靜,行事果敢,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白起,又稱人屠。戰國250年,因戰死亡約200萬人,白起一人,滅殺百萬。

白起,征戰三十七年,一生大小戰役七十餘次,從無敗績。與孫武、吳起一樣,真正的常勝將軍。

白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以攻佔城池為戰爭目的,而以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為目的的將軍。

白起,長平之戰,殺趙軍45萬,創造冷兵器時代單次戰役最大殺敵人數,一戰改變戰國後期的政治軍事格局。

蔡澤說:“楚地方數千裡,持戟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以燒夷陵,再戰南並蜀漢。又越韓、魏而攻彊趙,北阬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盡之於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遂入圍邯鄲,使秦有帝業。楚、趙天下之彊國而秦之仇敵也,自是之後,楚、趙皆懾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勢也。”

司馬遷記載過:“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

毛澤東評價白起:“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4、秦始皇+呂不韋/李斯、王翦

秦始皇13歲繼位,21歲親政,終年49歲。

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可說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繼位以後,尊呂不韋為仲父,保政局穩定。

後發奮較強,勵精圖治,制衡權臣,收歸國政。

善用人才,從諫如流。納李斯之諫廢逐客之令,登門道歉以王翦為將敗六國軍隊,用鄭國修渠興建水利......

滅六國,一統華夏。

首稱皇帝,開統一王朝之先河。

創集權,廢分封,置郡縣,使管理幅員遼闊之統一帝國成為可能。

行同倫,車同軌,書同文。

度同制,統貨幣。

開疆拓土,南征百越,北擊匈奴,開發北疆,開拓西南。

呂不韋

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擁立異人秦莊襄王,為贏政繼位打開空間。

繼為秦相,修內政,興水利,促生產。

開拓疆域,奪韓趙魏城池,南北分化六國,促成統一戰爭之有利局面。

招門客,善養士,為秦備人才。有門客李斯,在養士方面,呂不韋秒殺戰國四君子,將養士水準推至最高。

編著《呂氏春秋》,深刻影響後世文化思想。乃至太史公都對呂不韋高度讚譽,在《報任安書》寫道: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李斯

師從荀子,友以韓非。

善用間,兵不血刃,離間六國君臣。

用“先滅韓,以恐他國”為策略,開啟一統之路。

廢分封,置郡縣,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統貨幣。

一篇《諫逐客書》,胸襟開闊、氣勢磅礴,實乃千古第一政論文: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王翦

戰國四大名將第二,智而不暴,勇而多謀。

為秦將,夷六國,始皇師之,王翦一生之幸。

深諳軍事,心思縝密,精通政治,是戰國四大名將中唯一善終的。


自己很努力,對手不爭氣——秦國一統天下的內因與外因


二、外因:失敗的六國,各有各的問題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當杜牧在《阿房宮賦》裡提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亡於自身的時候,不知道他是不是首個提出這種觀點的,但他肯定是認識最深刻的一個。

1、術治亡韓

根據孫先生的觀點,韓國興亡,是最為典型的戰國悖論之一。

韓氏部族是周武王後裔,春秋時期,在晉國趙氏孤兒故事中主持公道,保護趙氏後裔。然後,韓氏就以忠義聞名天下。

及至三家分晉之後進入戰國,忠義節烈就成為韓氏族群的習氣風俗,也是其在戰國初期能夠強勁擴張的動力之源。

春秋戰國,變法是各國追求富國強兵的不二之路,韓國也一樣。然而,韓國的轉折點肇始於韓昭侯申不害變法時期。

申不害是法家術派名士,術治派的開創者。

術治雖然與同時期商鞅提供的法治都被視作法家,但是他們的思想觀點存在根本分歧。商鞅的法治派主張唯法是從,申不害的術治派主張以術治為核心。

所謂術治,就是馭下之術,就是督察之法。

在申不害主政的近二十年,術治膨脹導致韓國君臣爾虞我詐, 官場鉤心鬥角,上下互相窺視,人人自危個個不寧。權術被奉為圭臬,謀人被奉為才具,陰謀被奉為智慧,自保被奉為明智。

其後果便是韓國由忠直信義之邦,演變為權術算計之邦, 邦國賴以凝聚臣民的道德防線蕩然無存。

同時,韓國即使由忠義改變為權計, 也同樣帶有族群舊有秉性的底色。 這種不能盡脫舊有底色的現實表現是:信奉權術很虔誠,實施權術卻又很笨拙。並最終在面對強秦的時候,導致滅亡。

2、亂政亡趙

孫皓暉先生認為:趙國的滅亡,是戰國末期最為重大的歷史事件。因為趙國滅亡,真正改變了戰國末期的天下格局。

從胡服騎射到趙國滅亡的近百年,趙國始終都是六國的屏障。在與秦國的對抗中,趙國獨對秦軍做長期鬥爭。即使長平一戰葬送精銳五十餘萬後,趙國依舊能艱難站起並漸漸恢復元氣。

甚至在趙悼襄王初期,李牧還能兩次勝秦軍。應該說,趙國的器局和眼光遠超其餘五國,是戰國時期 唯一與秦國一樣具有天下之心的超強大國。

而且,趙國不缺乏明君賢臣,君有趙武靈王,臣有趙奢、廉頗、趙勝、李牧、龐煖、司馬尚。如此趙國,為何第二個被滅國呢?

因為部族的族性傳統決定著其所建立的國家的秉性。趙人之族性傳統,勇而氣躁,烈而尚亂。

何謂“尚亂”,韓厥雲:“妄誅,謂之亂。”

早趙時期歷經六代一百餘年,發生的內亂妄殺事件就有四次:

其一,趙盾時期部族內爭,導致趙氏部族分裂,幾被政敵滅絕。

其二,趙簡子廢嫡( 太子伯魯),改立狄女所生庶子趙毋恤( 襄子)為繼承人。這是趙氏部族第一次 廢嫡立庶,為以後的廢嫡立庶之風開了先河。

其三,趙簡子妄殺邯鄲大夫午,導致自己孤立逃亡, 開政治妄殺先例。

其四,趙襄子誘騙其姊夫(代地部族首領)飲宴,密令宰人( 膳食官)以銅枓(斟水器具)擊殺之。“ 其姊聞之,泣而呼天,摩笄( 髮簪)自殺。”這是典型的內亂妄殺。

顯然,早趙部族在處置部族內政方面沒有穩定法則,缺乏常態,妄殺事件迭起,導致其部族命運劇烈 震盪大起大落。

趙氏立國之後,這種內亂之風非但沒有有效遏制,反倒是代有發生,十二代中竟有十一次之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幾次內亂如下:

公元前299 年,趙武靈王傳位王子趙何(此前廢黜原長子太子趙章,改立趙何為太子),退王位 自稱主父;不忍趙章廢黜,復封趙章為安陽君。其後趙章發動兵變,與趙何爭位。權臣大將趙成支持趙 何,擊殺趙章。

趙成再度政變,包圍沙丘行宮三月餘,活活餓死趙武靈王。

公元前245年,趙國發生罕見的將帥互相攻殺事件:趙悼襄王命樂乘代廉頗為將攻燕,廉頗不服,率軍攻樂乘,樂乘敗走,廉頗無以立足而逃亡魏國。這是戰國時代極其罕見的大將公然抗命事件,而趙國朝野卻視為尋常。幾年後趙國復召廉頗,即是明證。

趙悼襄王晚期,廢黜原太子趙嘉,改立新後(倡女)之子趙遷為太子,種下最後大亂的根基。

趙遷即位,內亂迭起,郭開當道,誅殺李牧。

為國十二代而有十一次兵變政變內亂,戰國絕無僅有。

趙國亂政痼疾,是趙國滅亡的直接內因。其更為深層的內因,則在於部族秉性。

部族秉性生成於生存環境。所謂生存環境,一則是自然地理環境,二則是社會人文環境。地理環境決定其與自然抗爭的生存方式,社會環境則決定其人際族群的相處方式。

當時天下,只有趙國沒有大面積的農耕基地。如此地理環境的民眾,在農耕時代自然難以像其他國家那樣以耕耘為主。為此,所形成的社會人文環境(民風民俗)便有兩大特徵:

其一,仰機利而食。農耕無利而不願從事農耕,崇尚智巧與其他生存之道。譬如男子“好射獵、多任俠、輕為奸、常劫掠” 等;女子“設形容,奔富貴,入後宮,遍 諸侯” 等。

其二,豪俠尚亂,慷慨悲歌。唯其生計多動盪,則生存競爭必激烈。唯其競爭激烈,豪傑任俠必多出, 競爭手段必空前殘酷。尚亂者,崇尚私刑殺人也。對於政治而言,私刑殺人就是妄誅妄殺,就是連綿不斷的兵變政變。

有此社會土壤,才有此治土壤。有此政治土壤,才有此亂政頻仍。

還有,中國古典思想史上的 兩大驚人論斷,都是趙國思想家創立的。

慎到,首創忠臣害國論。荀況,首創人性本惡論。

慎到《知忠》篇雲:“將治亂,在於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國;忠盈天下,害及其國!

3、迂政亡燕

作為周武王分封的姬氏王族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期最古老存在歷史最長的國家,燕國的歷史記載卻是最模糊最簡單的。

在整個西周時代,燕國平定散淡,沒有大作為。春秋時期曾經有過兩次方向不同的變化跡象,但都沒有產生重要的影響。進入戰國,燕國在政治傳統與不變則亡的現實夾擊下,表現出搖擺不定。

一方面, 在政治權力的矛盾衝突與邦交之道的國家較量中,依然奉行著古老的王道傳統,企圖以王道大德來平息激烈的利害衝突,處置重大的社會矛盾時暴露出明顯的迂腐,形成一種濃烈的迂政之風。

另一方面,在變革內部體制與增強國家實力的現實需求面前,則迫不得已地實行有限變法,稍見功效淺嘗輒止。

戰國時期, 最能表現燕國王道迂政的是四大事件:

其一,反覆無常的邦交之道。

蘇秦曾諷刺燕國“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 的邦交政策。這種政策最大的特點是沒有清醒的利益判斷,時時事事被一種大而無當的想法所左右,邦交經常地搖擺不定,正是一種迂政。

更為甚者,由於燕國反覆無常為天下公認,更是獲得了“燕雖弱小,而善附大國”的口碑。

春秋時期,這種搖擺主要表現在附齊還是附晉。

戰國時期,燕國的搖擺則主要表現於對遙遠的大國( 楚國、秦國)時敵時友,而對兩個歷史淵源深厚的鄰國(齊國、趙 國)則刻意為敵。

其二,幾乎亡國的禪讓事件。

燕國用蘇秦首倡合縱之後,地位一度提高。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對燕國造成嚴重政治危機的燕王噲禪讓國君之位的事件。

這次事件,上有燕王噲追慕聖王的迂腐透頂,旁有蘇代和鹿毛壽推波助瀾公然行騙,下有政治野心昭然若揭的權術人物子之。

使發生在公元前316年的禪讓事件對燕國造成了嚴重內亂持續了五年之久,是燕國“幾亡者數矣”中最荒誕的一次亡國危機。

其三,半途而廢的破齊事件。

燕國最輝煌的功業,是樂毅變法之後的破齊大戰。變法只是休養生息、整頓吏治、訓練新軍,沒有觸及燕國的王道傳統。

變法二十八年後,燕國發動了對齊國的大戰。樂毅世稱名將,終生只有這一次大戰,即六年破齊之戰。燕國八百餘年,也只有破齊之戰大顯威風,幾乎將整個齊國幾百年積累的財富全部掠奪一空。

但是,破齊之戰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謎團:為什麼燕軍在秋風掃落葉一般攻下七十餘城後,卻在五年時間裡攻不下最後的兩座小城?

後世歷史家的研究答案是:樂毅為了在齊國推行王道德政,有意緩和了對齊國的最後攻擊。

樂毅破齊初期並沒有推行不切實際的王道德政,但是當即墨、莒城兩座城池的死命抵抗的時候,燕國忽然在齊國採取了王道德政。

這種王道德政,能在齊國推行五年之久而沒有變化,與其說是樂毅的自覺主張,毋寧說是燕國王族的王道理念舊病復發,燕昭王又有了要做天下聖王的大夢所致。

其四,長期挑釁強鄰的對趙消耗戰。

整個戰國時代,燕國邦交的焦點大多是對趙事端。燕國糾纏挑釁趙國之危害,幾乎當時所有在燕國的有識之士都剖析過反對過。但是,燕國的對趙挑釁卻始終沒有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

孫皓暉先生認為問題的根源仍是:燕國以天子號老貴族自居,對趙國這個後來崛起的強大鄰國抱有強烈的嫉妒與蔑視,必欲使其陷於困境而後快。

只能說,這是王道迂政之風在最後的變形而已。

燕國的悲劇,就在這種迂政傳統的反覆發作之中逐漸釀成。

4、失才亡魏

魏國的滅亡很沒有波瀾,魏國末期歷史如死一般寂靜,史料中除了國王魏假,找不到一個文臣武將的影子。

自魏文侯立國至魏假滅亡,魏國曆經八代君主一百七十八年。在春秋戰國歷史上,近兩百年的大國只經歷了八代君主,算是權力傳承之穩定性最強的國家了。這種穩定性,當時只有秦國、齊國可以與之相比。

之所以要將代次傳承作為政治穩定的基本標誌,原因在於世襲制下的傳承頻繁的國家,對於富國強兵極其不利。

戰國初期,魏國迅速成為實力最強的新興大國,原因就是魏文侯開創了後來一再被歷史證實其巨大威力的兩條強國之路:一是積極變法,二是親士急賢。

魏文侯任用法家士子李悝第一次在戰國時代推行以變更土地制度為軸心的大變法。後來商鞅變法的基本面,李悝都涉及了,只是其深度廣度不能與後來的商鞅變法相比。

但是,作為戰國變法的第一聲驚雷,魏國變法的衝擊是巨大的,歷史意義亙古不朽。

變法的同時,魏文侯大批起用當時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實學的新興士子。

文侯時期,魏國群星璀璨文武濟濟,僅見諸史籍的才士便有: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趙倉唐;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故舊能臣重用者有翟璜、魏成子等。

至少,魏國初期一舉擁有了李悝、樂羊、吳起、西門豹如此四個大政治家,實在是奇蹟。

可是,魏文侯開創的這種生機蓬勃的政治傳統,到了第二代魏武侯時期開始變形。然後,失才問題就一直成為魏國的核心問題。

魏國失才的第一個典型就是錯失吳起。吳起是戰國之世的布衣巨匠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政治軍事天才之一。

到了魏惠王時期,從魏國流失的乾坤大才有四個:商鞅(衛人,魏國小吏)、孫臏(齊人,先入魏任職)、樂毅(魏人,樂羊之後)、張儀(魏人)。若再加上此後的範睢、尉繚子,以及不計其數的後來在秦國與各國任官的各種士子,可以說,魏國是當時天下政治家學問家及各種專家的滋生基地。

對吳起變相排擠,對商鞅視而不見,對張儀公然蔑視,對范雎嫉妒折磨,對孫臏殘酷迫害,對尉繚子置若罔聞,對樂毅等名將之後放任出走……

在將近兩百年裡擁有最豐厚人才資源的魏國,出現的名相名將卻寥若晨星。與此同時,戰國天空成群閃爍的相星將星,卻十之七八都出自魏國。

不能不說,這既是六國之幸,也是魏國之悲。

5、分治亡楚

楚國起源於江漢山川,到戰國末世據有整個南中國的最大戰國。

但是,戰國七雄之中,其餘六國在戰國時期國力均有上升,唯獨楚國乏力不振。原因就是楚國始終無法聚合國力,形成改變天下格局的衝擊性力量。

楚國傳統體制的根本點,是大族分治。

由於擴張方式的不同,其後形成的權力框架與政治傳統也不同。如果說中原諸侯擴張只有一種方式,那麼楚國的擴張則至少有兩種方式。

楚國擴張方式一,是迫使相鄰部族臣服的軟擴張。楚國擴張方式二,武力吞併。對於擁有良好生存土地而又拒絕臣服的部族政權,楚國仿效中原諸侯,以武力吞滅之。

如上兩種情形,形成了楚國分治的根基。

所謂分治,主要有三:

其一,經濟上分為王室直轄的土地與世族封邑土地,後者基本上不向邦國繳納賦稅,是為經濟分治。

其二,世族封邑可以擁有自己的私兵武裝,是為軍事分治。

其三,政治權力依據族群實力之大小而分割,國政穩定地長期地由王族與大世族分割執掌,吸納外邦與社會人才的路徑基本被堵死,是為政治分治。

分治的軸心,是國家權力的分割。

戰國之世,各大國幾乎都曾經有過至少一次的成功變法。

比如:魏文侯李悝變法、齊威王變法、韓昭侯申不害變法、秦孝公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變法、燕昭王樂毅變法。

還有些在第一次變法之後繼續多次小變法,在中原大國也多有醞釀或發生,秦國最典型。

唯獨楚國,只有過一次短暫的半途變法,其後的變法思潮只要一有跡象(如屈原的變法醞釀),則立即被合力扼殺。也就是說,楚國始終沒有過一次需要相對持續一個時期(一代或半代君主)的成功變法。

楚國的半次變法,還是吳起變法。這次變法,從吳起入楚到吳起被殺,只有三年。吳起變法的夭亡,意味著根深蒂固的貴族分治具有極其強大的惰性。

因此,楚國的分治狀況一直沒有根本性變化。

6、偏安亡齊

自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始統一戰爭,歷時十年。自滅韓開始,每滅一國,都是一場大戰。而且,每一國的戰爭都不是一次完結的,抗秦的餘波始終激盪連綿。

唯獨赫赫齊國沒有一場真正的戰爭,便轟然瓦解。

問題出在了哪裡?

論尚武傳統,齊國武風不輸秦趙。

論軍力,齊軍長期保持四十萬之上,與秦趙楚齊並稱四大軍事強國。

論兵士技能,號稱技擊之士。

論攻戰史,齊國曾兩戰大勝而摧毀魏國第一霸權。

論苦戰史,齊國六年抗燕而再次復國,天下瞠目。

論財力,齊國據天下魚鹽之利,商旅之發達,亡國之時,國庫依然充盈,國人依然富庶。

論政情吏治,齊威王、齊宣王兩次變法,吏治之清明在很長時間裡可入戰國前三。

論文明論人才,齊國學風盛極一時,稷下學宮聚集名士之多為天下之最。

論民風民俗,齊人“寬緩闊達,貪粗好勇,多智,好議論”,是那種有胸襟有容納,粗豪而智慧的國民。

不過,回望歷史,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個其他國家都沒有的現象:末期四十餘年沒有戰爭,此前十四年也可以說基本沒有戰爭。

也就是說,齊國一百三十八年的歷史中,後三分之一多的歲月,是在和平中度過的。

當春秋戰國時期所有國家都對戰爭保持警惕,對軍備高度重視的時候,齊國卻完全忘記背離這一基本認識,不顧現實奉行了一條埋頭偏安的鴕鳥國策。

所以,全部的關鍵在於,當政廟堂篤信“事秦安齊”之國策,對一切抗爭振興的聲音皆視而不見,最終導致齊亡國悲劇。

後世輯錄的《武經七書》中,最古老的一部兵書是《司馬法》,其開篇的《仁本第一》有云: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