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漢臣的荀彧,為什麼不救董承和董貴妃呢?

眾所周知,荀彧被世人譽為“秉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後因反對曹操稱王,被曹操所忌憚,最後身死壽春。荀彧可以說是對漢室忠心耿耿,並且在他死後也被追贈太尉,獲諡“敬”。荀彧的一生都在想匡扶漢室,是漢室的鐵粉。但有一件事,總是被拿來質疑荀彧的忠誠度,那就是沒有阻止曹操殺董承和董貴人。

做為漢臣的荀彧,為什麼不救董承和董貴妃呢?

提起董承,大家一定會想起《三國演義》裡那個手持衣帶詔,不畏強曹,殺身成仁的董國舅吧。然而歷史上,董承真的是一個捍衛漢室的忠臣嗎?

羅貫中:密詔傳衣帶,天言出禁門。當年曾救駕,此日更承恩。憂國成心疾,除奸入夢魂。忠貞千古在,成敗復誰論。

《通鑑輯覽》:董承智不及王允,而欲效圖卓之舉,非獨自殺其身,適足以危其主,所謂志可矜而智不逮者也。然操之得入,本由董承,與正名討賊者不可同日語矣。

王夫之:董承者,與亂相終始,無定慮而好逞其意計者。

蔡東藩:李傕郭汜,賊也;張濟楊奉董承,亦無一非賊;至如李樂韓暹胡才,則固以賊自鳴,更不足道矣。

這是史書及後人對董承的評價,除了羅貫中的評價之外,其他人都是對董承持否定態度的。蔡東藩更是認為董承張濟和李傕郭汜一樣都是漢賊。

做為漢臣的荀彧,為什麼不救董承和董貴妃呢?

眾所周知,羅貫中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而《三國演義》很大程度上黑化了曹操,比如陳宮叛亂,被改寫成曹操錯殺呂伯奢令陳宮心寒,遂離曹操而去。所以《三國演義》可以當小說來看,並不能當歷史來研究,也不要將《三國演義》的裡面的情節代入歷史之中!

那麼歷史上的董承為什麼會被蔡東藩稱為漢賊呢?

《後漢書獻帝伏皇后紀》:後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奪之,殺傍侍者,血濺後衣。

根據《後漢書獻帝伏皇后紀》記載,漢獻帝和伏皇后落難時,董承看見皇后手裡有些縑,董承派人拿刀威脅搶來,殺了皇后的侍者,血濺皇后的衣服。像這樣的人,你認為他會是一個俠骨丹心的忠臣嗎?

既然不是剷除逆賊,匡扶漢室,那董承為什麼手持衣帶詔怒罵曹操?

做為漢臣的荀彧,為什麼不救董承和董貴妃呢?


董承本是董卓女婿家將,郭汜李傕事件後和楊奉爭奪漢獻帝的控制權。最終,董承勝出,楊奉被趕走。楊奉邀請同樣出身黃巾軍的軍閥韓暹與自己一起攻打董承。董承迫於壓力不得不接納韓暹。韓暹進入洛陽後居功自傲,讓董承無法忍受。於是,董承又邀請時任袞州刺史的曹操前來救駕。

曹操也有私心,他沒有按照約定去洛陽,而是提出要把漢獻帝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許都境內。董承內外憂困,只能答應。

董承邀請曹操,是典型的驅虎吞狼之計,他萬萬沒想到,曹操比郭汜、楊奉厲害得多。漢獻帝到了許都之後,董承就大權旁落了。由此可見,董承發動衣帶詔。並不是為了匡扶漢室,而是為了拿回自己的權利罷了!

所以漢臣荀彧為什麼要救一個欺凌皇帝、又陰謀篡權的人?

做為漢臣的荀彧,為什麼不救董承和董貴妃呢?

我是淡然,一個歷史的解讀者,願以淡然平靜的目光來審視歷史,如果您也是歷史愛好者,請相互指正,一路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