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平度:大澤山葡萄變身四季“金串串”

“我種的是早熟品種葡萄——乍娜,從3月底就開始成熟上市了,成熟期能持續1個多月,比露天葡萄要早上市4個多月,今年,我這4個棚預計能收入15萬元左右。”4月13日,青島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嶽石村葡萄種植戶徐文學,正在自家冬暖式大棚裡忙著葡萄的採摘和銷售。

春夏有早熟葡萄,秋有露天葡萄,冬季不僅有晚熟葡萄,還能品嚐到從加拿大引進的“威代爾”冰葡萄品種釀製的冰葡萄酒,如今在平度市大澤山鎮,吃新鮮葡萄不需要再等到每年的秋季,這裡一年四季都能品嚐到新鮮正宗的大澤山葡萄。

“雖然受疫情影響,今年大棚早熟葡萄價格有所波動,但憑藉口感絕佳、耐於儲存運輸的優勢,現在每斤市場價最高仍可達30元,比露天葡萄價格能高出5倍左右。”大澤山鎮東嶽石村黨支部書記付廣新說。

從原來只有露天葡萄,到全年種、四季產,平度大澤山鎮的葡萄產業越來越興旺,廣大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東嶽石村積極發展葡萄種植產業,全村葡萄大棚由原來的20餘個,增長到現在的100餘個,一個棚年收入近4萬元,不少村民靠著種植葡萄奔上了小康。

與東嶽石村隔淄陽湖相望的葡萄大觀園,是一個集葡萄科研、科普宣傳、文化展示、休閒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文化場所。負責人昌雲軍在園中種植的早霞玫瑰、春香、碧香無核三個春棚早熟葡萄品種再過一個月也要上市了。“我們園中共有200多個葡萄品種,包含了榴蓮味、草莓味、藍莓味等多種口味的葡萄,立夏時節,遊客們就能品嚐到我們園裡甘甜新鮮的早熟葡萄了。”昌雲軍說,園中的露天葡萄要七八月份才開始成熟,採摘期將持續到10月份。

近年來,平度市大澤山鎮充分發揮“大澤山葡萄”這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名牌”優勢,積極發展葡萄種植和採摘旅遊,促進鄉村振興,年帶動葡萄種植戶增收7億餘元。“我們鎮的葡萄節一般在9月份,到時候我的葡萄除了能賣,還能吸引遊客前來採摘旅遊,這相當於有兩份收入。”東嶽石村村民付成業種植了3畝露天葡萄,年收入近5萬元。

大澤山葡萄節過後,大部分葡萄品種的收穫期逐漸結束,但“澤山1號”品種的收穫期還能持續到11月份。“我們2018年成功種植出從加拿大引進的‘威代爾’冰葡萄,專門用來釀造冰葡萄酒,這個品種的採摘時間在1月中旬。”青島高氏葡萄種植莊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紅說。“威代爾”冰葡萄的成功種植,使得大澤山葡萄真正實現了收獲期一年四季無縫銜接。

像“大澤山葡萄”這樣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平度市共有19個,數量居全國縣級市首位。平度市抓住這一優勢,引導各鎮街發揮地標產品的高端、綠色、名牌效應,走精品農業發展之路,積極推進品牌拉動和農旅融合等工作,帶動農民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目前,平度市農產品註冊商標600餘件,年接待遊客720餘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0多億元。(經濟日報記者 劉成 通訊員 張仰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