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功法:內勁站樁功基礎篇

文/竟成轉載 請註明來源於頭條號:中華少林內勁一指禪

眾所周知,具有攻防屬性是武術區別於一般體育項目的本質所在。然而,以往研究傾向於認為,武術這一屬性的表達,主要體現在其宏觀層面的動作運行之中,或是以“踢、打、摔、拿”4擊方法為代表的動作方法中,而很少再對其展開更細緻一層的探尋。其實,武術攻防屬性的體現,可以說無處不在,它不僅分別體現在作為主要攻防技擊手段的手法和腿法上,不僅體現在“渾身無處不是拳”的各身體部位的運用上,同樣也蘊含於武術步型之中。

首先,步型名稱中蘊含著攻防信息。如弓步,它本身是“弓箭步”的簡稱。弓箭是冷兵器時代最為重要的作戰武器之一,南宋華嶽言:“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弓箭屬於射殺性武器,屬性主攻,由此,根據中國武術中“取象比類”的慣用思想方法推知,人們寄予武術之弓步以類似於弓箭的進攻訴求,拳諺所謂“以形喻勢”。又如虛步,顧名思義,虛步是一種與“實步”相對待的步型;根據武術之攻防屬性所衍生出的對於動作虛實變化要求,之所以取名為虛步,是為“迎接“對方之“實招“所採用的步型,正所謂“實則虛之”“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攻時千斤打四兩、防時四兩撥千斤”;

傳統功法:內勁站樁功基礎篇

可見,實招實為攻招的意思,由此而推斷出虛步為守步的結論。再如馬步,它在古代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別名—“騎馬蹲襠式”。冷兵器歲月裡,騎馬本身就屬於“武”的範疇,隋代顫之推指出:“熟練兵器,能騎馬,才算得武夫”,可看出馬步所具有的“武“之屬性;此外,武術界一向流傳著“要學打先扎馬”武諺,雖然這裡的“扎馬”,強調的是將馬步作為一種樁功練習在武術之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與之同時,也難以掩飾地映射出武術馬步所具有的連帶攻防屬性。

其次,步型的重心變化中蘊含著攻防信息。“物體內各點所受的重力產生合力,這個合力的作用點叫做這個物體的重心。”同時,重心也是保持人體平衡的點,失掉重心即失去平衡。正因為此,在尤其注重保持自身重心穩定的太極拳運動中,方有“太極拳以勁為戰術,虛實為戰略,意氣為指揮,聽勁為間課,重心為主帥”“姿勢立,則生重心,重心穩固,所謂得機得勢;重心失中,乃有顛倒之虞,即不得機,不得勢也。拳術,功用之基礎,則在重心之穩固與否”的說法。重心與虛實的關係,猶如一體之兩面,正所謂“重心與虛實本屬一體”:一定程度上講,虛實的變化,正是為了保持自身重心的穩定,並設法破壞掉對方重心。

就武術之5種步型言,“實“在何處,重心即在何處。弓步的前弓腿為實腿,重心便落至該腿範圍內,即解剖學意義上整個身體的前方;虛步的後支撐腿為實腿,重心便落在後支撐腿範圍內,即整個身體的後方;馬步屬於兩腿平行蹲立步型,既可以說兩腿都為實,也可以說兩腿均為虛,由此,身體重心恰恰落在兩腿中間,亦即人體正中;歇步要求前腳要全腳掌著地,後腳則腳跟掀起,可見是以前支撐腿為實,身體重心也就落在前腿範圍內;僕步以後支探腿為實腿,身體重心自然就落在靠後的位置。諸如此類,都說明人體重心與步型中兩腿之虛實,直接相關——可以說步型中的哪條腿為實腿,人體重心就落在哪條腿的範圍之內。

需要指出一點的是:人體重心與動作虛實的這種關係,只限於武術步型之中,而至於武術的手型手法和身型身法,與人體重心的關係則要複雜得多。這是因為,前者意在維持身體穩定,後者則要突出身體變化,通過瞬息萬變的虛實轉換和亦真亦假的攻防詐幌來迷惑對手,以取得戰鬥主動權,契合於兵法中所講“正出而誘用,避實而擊虛,示形而誤敵,正合而奇勝”的攻防法則。所以,前者的重心與“實”之間,呈現出一種相對簡單的“正相關”關係,而後者則呈現出典型的隨機性和複雜性特徵。這與武術習練講究“上虛下實”、且要“遵循陰陽相生相剋之理,取虛實互變之法。由虛中求實得功、實中求虛致用”的技擊要求相符合。故“太極拳訓練講求上虛下實。練拳實則在於練腿,時刻注重重心的穩定和虛實的轉換。加上特有的呼吸方式‘起吸落呼和吸沉呼升’,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控制身體重心平衡,增強穩定力“。

傳統功法:內勁站樁功基礎篇

武術動作中對虛實的要求,其主旨乃是服務於武術攻防技擊,所以,武術步型在虛實要求及其轉化中所蘊含的攻防信息,也就不言而喻。這在武術以各種步型構成的單個動作中,也有明白體現。弓步一般與衝拳、扎刀、刺劍、扎槍、戳棍(長拳類)和擠按(太極拳類)組合,重心在前,突出的是進攻動作;虛步一般與各種格、攔動作相組合,重心偏後,突出的是防守、引化的動作意向;馬步一般與架(防守)、打(進攻)動作相組合,如馬步架掌衝拳動作,重心在中間,帶有典型的亦攻亦守動作屬性;歇步一般與衝拳、扎刀、刺劍等進攻動作連接組合,重心在前,也屬主攻性步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所有武術動作的完成,都要藉助相應步型步法(“步不動則為型,步型動則為法”)的配合,方能實現其或攻或守、或是兼攻兼守的思想意圖。武術界流傳著“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的拳諺,後句針對步法言,前句則是對步型之要求;此外,諸如“身靠步載,招靠步運”“無步不成武”的箴諺,也都反證了武術步型步法所天生攜帶者的攻防基因。

再次,步型之間的連接中蘊含著攻防信息。任何一個武術拳種(拳架/套路),都是由若干個武術“拳勢”,根據“充滿戰鬥場合”(蔡龍雲語)中的攻防規律和戰術佈局,相互組合、串聯而成;而單個拳勢之間的連接,則必須要資藉於不同步型的轉換。這絕非僅為實現人之身體的位移,更為深層的用意,則是為服務於人體攻防動作的完成和技擊效果的“最優化”。大家所熟悉的24勢太極拳中,“白鴿亮翅”與“摟膝拗步”2個拳勢的連接,前者步型為虛步,後者為弓步,在完成2個動作間手型手法和身型身法連接的同時,還要實現2種步型的流暢連接,即由虛步(守步)轉為弓步(攻步)。這樣方符合太極拳“上下相隨”之行拳理念。而太極拳“擁拇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王宗嶽《打手歌(七言六句)》),則被公認為是太極拳之攻防技擊原則。

最後,步型之動作要求中也蘊含著對攻防技擊的訴求。以弓步為例,弓步要求前弓後置。尤其對後腿的要求,是以前腳掌為軸、腳後跟外旋形成一個腳掌與地面的碾轉動作,令定型後的後腿腳尖朝向,由原來的90°轉為斜前方45°。這顯然是為了利於蹬地發力以及力量傳遞鏈環中擰髖、轉腰動作的順利完成,從而使“起於腳”之力“節節貫穿”,最後將“周身練成一家”的整體合力,“一點見真功”地“形於手指”上;後腿膝關節要求“挺直”,也是為了從力學角度更有利於勁力的傳遞,如果膝關節在腳蹬地碾轉後仍成彎曲狀態的話,顯然會造成力在傳遞過程中“斷鏈”,即產生了太極拳拳諺中所講“缺陷處、凹凸處、斷續處”,使由腳底獲得的力停滯於腿部,不再向上肢傳遞或是傳遞不夠充分、完滿,從而不利於人體“整勁”“合力”的發揮。

既然弓步的這些技術要求,最終都是為了使人體之力最大化地作用於“擊打點”上,那麼,該步型的攻防技擊意旨,已經是再明顯不過了。從上述武術5種步型的攻防屬性來看,弓步和歇步一般作為進攻性步型,虛步和僕步一般作為防守性步型,馬步則屬“中性”步型,它兼攻兼防,亦攻亦防。由此可見,5種步型正好呈“兩攻兩守一中”的格局。

傳統功法:內勁站樁功基礎篇

這既契合中國傳統哲學“執其兩端而用中”的思維方法,亦符合武術理論“一攻一守攻守兼備”的攻防技擊旨要。看似有些牽強,是否正於無形之中,暗合著中國傳統文化之“陰陽互補互根互用”“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總規律,抑或根本就是出於武術先賢在對武術拳路進行整體架構時,對這一規律的自覺把握,這是一個有待作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另外,上述對武術5種步型所進行屬攻抑或屬守的定性劃分並非絕對,正所謂“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此處有一虛實,處處總有此虛實”,往幽微處追尋,攻步中亦含有守意,守步中亦應含有攻意—“虛實步中伏,進退隨機變”。

“實戰對抗中的虛與實,是相對存在而瞬息萬變的,而且,具體因素的虛與實,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正是中國傳統哲學“正反合”矛盾觀的反映。同時,也正因為虛實之間所存在的這種“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靈變性特點,方能令武術習練展示出“虛中實,實中虛,虛虛實實著人迷”的無窮魅力;它既賦予了武學修為以“路漫漫其修遠兮”的開放式征程,與之相應的,也就具有了可持續性地牽引武者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強大動力。

喜歡本文的小夥伴點贊加關注,後續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文章,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