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小時內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 水馬被緊急拆除

5月5日下午至6日中午,約20個小時內,廣東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現象,引起外界關注。

虎門大橋的東側,是東莞虎門鎮,虎門大橋的管理單位——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虎門大橋公司”)坐落於此。在該公司的辦公區域,有多角度、較為清晰的實時監控畫面,可遠程監測虎門大橋的情況。

20個小時內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 水馬被緊急拆除

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對虎門大橋路面的實時監測畫面。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攝

5月6日下午,通過觀看實時監控畫面,以及在大橋東側橋底走訪,澎湃新聞記者均未發現虎門大橋還有抖動現象。

當晚,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業務總監、著名橋樑專家吳明遠,廣東虎門大橋大修辦公室副總工程師張鑫敏在虎門大橋公司接受媒體採訪,就媒體提出的一些問題作出瞭解答。

綜合他們的說法,到6日中午左右,距離虎門大橋第一次抖動約20小時後,抖動現象已基本停止;抖動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在橋面設置了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這與虎門大橋多年來的超負荷運行無關;經專家組初步認定,此次抖動屬於渦振,對橋樑安全無影響,6日晚專家組會進一步研判。

截至6日晚,虎門大橋仍處於雙向全封閉狀態。抖動發生後,相關工作人員正對大橋進行檢測。大橋的恢復通車時間尚未確定。

20個小時內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 水馬被緊急拆除

6日下午,在虎門大橋底下眺望,肉眼看不出橋體有振動。

約20小時後渦振基本停止

5月6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來到虎門威遠炮臺舊址附近,這裡臨近珠江口,是虎門大橋的東側橋底,可眺望大半個大橋。

當天的溫度很高,微風拂面,當地氣象信息顯示,有南風3級,這比前一天的5級風略小了一些。從此處長時間觀察虎門大橋,肉眼看不出大橋有抖動的現象。

多位威遠炮臺景區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5日下午,他們曾看到虎門大橋有明顯的抖動;6日上午,仍可見輕微抖動,但下午就看不到了。

其中一位工作人員說,此前,有強颱風來襲時,虎門大橋都正常開通,開車從上面經過,也能感受到一定的晃動,但都平安無事。這名工作人員還留意到,10多天前,虎門大橋又開始維修了。

綜合此前官方通報及媒體報道,5月5日14時許,虎門大橋出現較為明顯的抖動,隨後大橋雙向車道均被封閉。5日21時許、6日凌晨,從實時監控畫面可見,大橋仍有輕微的抖動。

對此,6日中午著名橋樑結構專家,國際橋樑與工程協會主席葛耀君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拆掉水馬後,虎門大橋渦振於5日16時暫停;5日20時,大橋再次發生渦振。葛耀君說,已經安排儀器觀測數據,對二次渦振的成因進行調查。

而5日晚,張鑫敏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虎門大橋是大跨徑懸索橋,屬於柔性結構,抖動發生後,把橋面的水馬清理了,風速也減小了,渦振就小了很多,之所以仍有抖動,可能是慣性的原因,渦振會慢慢自動消除。

6日晚,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多家媒體採訪時,吳明遠介紹說,至6日12時30分左右,虎門大橋的抖動基本沒有了,大橋也差不多恢復正常。

吳明遠表示,虎門大橋這樣的大型懸索橋,重量很大,應該在1.5萬噸以上,像這麼大的一個橋,若發生渦振,需要足夠的時間平息。從5日到6日中午,經過了約20個小時,抖動現象基本平息了下來。

車流量長期超負荷,專家稱渦振與此無關

發生抖動的虎門大橋,是珠江口一座連接東西的大跨徑懸索橋。它東起東莞虎門,西接廣州南沙,線路全長15.76千米,主橋全長4.6千米,於1997年6月建成通車,總投資約3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虎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化懸索橋,曾獲詹天佑土木工程獎。該大橋防震等級為7級,防颱等級為61米每秒。

澎湃新聞查閱文獻資料發現,風洞試驗和理論分析表明,虎門大橋的抗風穩定性是有保證的。一位橋樑工程領域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橋樑的設計抵抗風速一般都在25米每秒以上,虎門大橋這次僅遭遇約5級左右的風,若無特殊情況,不會對大橋造成影響。

作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過江通道,虎門大橋的東側有東莞、深圳、惠州等城市,西側有廣州、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多年來大橋的車流量非常大,常處於超負荷運行的狀態。

虎門大橋的設計標準為日均8萬車次,1997年建成時,其日均車流是1.84萬標準車次,到2018年日均車流達16.9萬標準車次,飽和值超2倍,年平均增長11.5%。最高時,虎門大橋的日均標準車次達到17萬。

2019年4月,位於虎門大橋北方的南沙大橋通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流作用,緩解了虎門大橋的通行壓力。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的首日,虎門大橋車流量約10.61萬次,而南沙大橋車流量為20.58萬車次。

伴隨長期超負荷運營,虎門大橋需重點“保養”。如2019年8月,虎門大橋曾進行一次維修,虎門大橋公司當時稱,大橋段長時間處於超負荷運營,導致懸索橋、輔航道橋東引橋、太平大橋、廣濟2號橋、大涌橋及深灣橋等6處橋樑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經相關交通檢測機構綜合檢測與評估,虎門大橋宣佈部分路段限制貨車及40座以上客車通行。

今年3月,虎門大橋公司開始按計劃對虎門大橋高速往京珠高速廣珠段方向懸索橋鋼箱梁進行檢測、維修。今年“五一”假期期間,虎門大橋高速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全天禁止貨車和40座及以上客車通行,其原因是:根據虎門大橋橋樑安全檢測維修工作的需要,為確保橋樑結構安全。

此次渦振是否和大橋長期超負荷運行有關?

吳明遠表示,雖然車流量大,在車輛符合荷載標準的基礎下,橋樑的運行是安全的。虎門大橋基於各種原因對車輛有嚴格的限載要求,不會存在安全問題。

張鑫敏也表示,虎門大橋的養護一直正常運行,甚至高於國家規定養護標準,增高了檢測頻率,“國家要求三年一次,我們提高到了一年一次”。

專家組會進一步研判

澎湃新聞檢索公開信息、媒體報道等,未發現“虎門大橋此前發生渦振”的內容。

對於此次渦振的發生,廣東省交通集團通過微信公號發佈的通報顯示,經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樑渦振現象。

據澎湃新聞了解,上述水馬被設置在虎門大橋的兩側,高約一米多,外形為紅色。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此類水馬的材質為塑料,內部中空,為了固定,會往裡面加水。

5日下午發生抖動現象後,水馬被緊急拆除。

前述橋樑工程領域專家向澎湃新聞表示,維修橋樑時,橋面兩側放置擋牆(水馬)的現象並不常見,由於目前不知道現場的具體情況,為何要放置擋牆,不好判斷,“可能是維修的時候,做臨時護欄用的”。

目前,虎門大橋有限公司等單位尚未披露,在虎門大橋橋面兩側設置水馬,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廣東省交通集團發佈的通報稱,根據現有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上述橋樑工程領域專家表示,虎門大橋是懸索橋,屬於柔性結構,“如果後續不再發生類似渦振的話,影響不大”。

張鑫敏、吳明遠均表示,影響橋樑安全的是顫振,影響行車舒適性的是渦振,此次虎門大橋的抖動屬於渦振,對橋樑安全沒什麼影響。張鑫敏說,抖動發生後,工作人員正對大橋進行專業的檢測。

吳明遠解釋說,5日晚,專家組開會對虎門大橋抖動進行研究,認為這次的抖動是渦振產生的,“渦振對橋樑結構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如果長時間發生渦振,會有‘疲勞’的問題發生。”

吳明遠還表示,約20個小時後,虎門大橋的渦振已基本平息,他個人認為,大橋應該是安全的,6日晚專家組會繼續開會做這方面的研判。

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