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前情

東漢第一大墓打虎亭漢墓的主人是誰?

賓客的名單是侯霸花了幾日時間細細敲定的,既要照顧耆舊,又不可忽視了新貴,還要考慮他們之間的親疏關係,著實費了一番腦筋。完了,侯霸便以令君的名義寫下了請柬,派人一一送去與諸府夫人。不日,收到回覆。令君便開始著手這場盛宴的準備了。

令君明白,丈夫雖然現在位高權重,但政壇險惡,伴君如虎,立於中流,務必要籠絡人心,但又不可過於明目張膽,這其中的尺度,她需要自己琢磨。這幾日,她忙碌於調度、佈置、採買,可謂殫精竭慮了。

但是,她相信這場盛宴將是她生命中的燦爛時刻,除皇族外,帝國最有權勢者的眷屬將匯於她的堂上,為她舉杯作壽,這不是無比的榮耀嗎?

令君想著,對那個即將到來的日子,又多了一份期待。


令君百年後,那場盛宴的場景被繪於她的地下居所中室的位置,這個位置對應著人間府邸的正堂。在中室東段的南北壁上,分別以7米餘的長幅表現了從嘉賓盈門到華宴開啟的盛況。

中室東段南壁為迎賓圖,可見車水馬龍,是出行的貴女及其從屬絡繹於道,其中被車馬簇擁且規格最隆重的一輛即為貴女的乘駕。漢制,貴女乘軿車,軿車者,四下屏帷可為遮蔽,所謂“衣車”。《後漢書·輿服志》中對各級貴女乘的軿車有等級規定,“太皇太后、皇太后……非法駕,則乘紫罽軿車……長公主赤罽軿車。大貴人、貴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畫軿車。”至於“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非公會,不得乘朝車,得乘漆布輜軿車,銅五末。”故畫中貴女之車當屬漆布輜軿車,以黃馬奮蹄前驅,車輿為烏黑色,前帷有朱畫為飾,顯示其主人身份尊貴。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軿車 河南新密打虎亭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軿車 山東沂南東漢墓畫像石

貴女軿車前後,各有紅衣者翩翩馬上,為之前導後從,前方有一皂蓋軺車,二人御之,軺車無屏障,所謂“四向遠望之車”,它輕快迅捷,又稱“輕車”,是漢代最流行的代步工具,於漢畫像中頗為常見。再前方又有一紅衣騎者。他們構成了貴女出行的從屬團隊,起到警戒保衛的作用。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軺車及伍伯 河南新密打虎亭漢墓壁畫

在東漢的都城大邑,車馬輳集,甚至會出現“千乘雷動,萬騎龍趨”的情況,導致道路擁堵。因此,為了車騎順利行進,還需要有伍伯為之疏導。畫中,道路左右有二人,平幘皂衣,腿作弓箭步狀,就是負責導引當道的伍伯。伍伯可能是地方官吏派遣守街治滯的,而顯宦也有出行自備伍佰者,且伍伯數量與之官階相關,“璅弩車前伍伯,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四百石以下至二百石皆二人”。這次盛宴聲勢赫然,半城為動,車馬如流,以至於要出動伍伯來維持交通了。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闢車伍伯 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執戟伍伯 河北安平逯家莊東漢墓壁畫

侯府門外,主人已親候多時了。雖是女眷的宴會,因來者皆為貴胄,故主人親為迎迓。按古代繪畫的慣例,他被表現得比旁人高大一些,以顯示其地位。主人頭戴巾幘,身著朱衣大袍。巾幘乃包裹鬢髮之物,原為卑賤執事者所戴,但因為一位皇帝的緣故,巾幘身份一變,“漢元帝額有壯發,不欲人見,故巾幘以包之也。”皇帝帶了頭,群臣自然以為風尚。故主人在非朝堂公會的場合,便無需冠冕公服那樣嚴肅,如此打扮,即親切又得體。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適才剛有貴客進門去了,然其侍從與輜車尚在門外。輜車亦為有屏障之衣車,與軿車相似,多為載重之用,所謂“輜載重,軿載輕”。此處的兩輛輜車皆一人為御,烏蓬為頂,體量不大,當是裝載貴客帶來的禮物的了。其中一些禮物已呈至主人面前:三個斂口鼓腹的壺或許盛著玉液佳釀,一個牽羊人奉上兩尾肥羊。羊酒是漢代流行的賀禮組合,《史記》載:“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又《漢書》:“令郡縣常以正月賜羊酒。”而在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的壁畫中,墓主人也收到了羊酒的賀禮,其酒壺形制與此壁畫所繪如出一轍,可見羊酒在當時禮尚往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羊酒 河北望都東漢墓壁畫

主人吩咐童僕將這些禮物驗看登記後,收納入庫,而隨貴客來的侍從們也將被接應到府中休憩。

府門之內,侍女們忙碌非常。她們看來是稍加打扮過,有人頭上插有發笄,甚至還飾紅頭繩,外衣雖素雅,但裙下露出的大紅的袴腿卻顯出女子的愛美之意。因有主母嚴令交待了,今天這個大日子裡不容出錯,故她們來往匆匆,有人手持朱漆托盤,盤中有耳杯之屬,有人手持紅色囊袋,皆往正堂去,前方人還回頭對後面人囑咐著什麼。盛物處為一曲腿方木幾,木几上又疊小几,几上有碗、盤、豆之屬,應是宴席上要用之物。這時,一位侍女過來催促,賓主皆已在堂上安坐了,盛宴就要開啟了。木几旁的侍女應喏一聲,忙端起盤碟去了。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侍女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疊幾 山東沂南東漢墓畫像石

讓我們的目光隨著侍女的腳步轉向中室東段的北壁上。當侍女端著杯盤,進入正堂時,她所見的是一座華美無比的宴會廳,原本因空曠而顯得冰冷的大廳懸上了硃紅色的帷幔,以玄色的綬帶系之,鮮明的色彩頓時使室內生出暖意。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帷幔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帷幕 陝西靖邊楊橋畔新莽墓壁畫

漢代宮室廳堂中,帷是重要的室內軟裝構件。“帷,圍也,所以自障圍也。”在以木為骨架、以磚牆為邊界的中式建築空間內,懸之以帷,即可圍合出不同的活動空間,使廳堂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畫裡,在高堂巨室中,通過帷幔,圈出一個相對狹長的宴會空間,主居一端,賓列兩席,中間又留足了百戲表演的位置,使居其中的人,既感到彼此親密,又不侷促,可見主母用心所在。

朱帷之中,又起方帳。這頂方帳以四個帳架支撐,帳頂為大紅底飾雲氣鳥獸紋,華貴非常,四周垂下大紅色帳幔,帳後揚有四杆玄色雲旗。這耀眼的方帳自然成為注目的中心,也是主人與主母的坐席所在。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主人方帳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主人方帳 河南洛陽朱村東漢墓壁畫

“帳,張也,張施於床上也。”它像是帷幕的縮小版,往往與床、席搭配,在廳室中營造出一個更個人的空間,亦可起防風擋塵保暖之用。在滿足實用性的同時,帳也標識著主人在家居空間中的位置。故漢代壁畫中,常表現主人坐帳場景。在距密縣不遠的河南洛陽朱村2號墓壁畫中,也描繪了男女主人坐於帳中歡宴,可見當時風尚。而河北滿城漢墓,曾出土一頂屬於中山靖王的帳,它在兩千年間張於象徵著正堂的中室之正中,帳前陳列著供主人享用的食具和酒器,它是主人生前的位置,彷彿也是主人靈魂棲止之處,這更以實物印證了帳在室內陳設中的核心地位。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四阿式頂長方形幄帳復原圖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四角攢尖式方形幄帳復原圖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主人和主母已在方帳中坐下,眾嘉賓也安坐於兩列長席之上。貴女們俱是華服嚴妝,爭奇鬥豔,從中可一瞥當時的時尚風向。

與西漢時女子髮髻低垂不同,東漢時流行是高髻崔嵬。漢章帝時,長安有民謠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可見競以高髻為美。畫中貴女最常見的髮型是高聳單髻,髻上飾以珍笄五枝,顯得端莊大氣。發笄是東漢女子偏愛的首飾,劉楨在其《魯都賦》中描述女子便當是“插曜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趟”。發笄的數量似乎與身份有關,在六朝時期,“蠶將生,擇吉日,皇后著十二笄,步搖,依漢魏故事。”看起來十二笄是皇后的級別,且這個規矩傳承自漢。但實際上,至少在東漢時期,對髮髻數的等級限制或許並不嚴格,在山東沂南畫像石墓中,便有侍女頭插十笄者。故插幾笄,妝臺前的事可能只須關乎審美。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貴女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當然,在髮型上,有些貴女玩出了更多花樣。如將秀髮挽成二到三個高髻,如疊雲聳翠,別有風致。這種類型的多起大髻,在史書中也有記載,其代表人物是漢明帝的馬皇后,這位皇后擁有一頭秀麗的美髮,“為四起大髻,但以發成,尚有餘,繞髻三匝”,皇后的頭髮挽四個髻尚有餘,其髮量豐沛令人豔羨。若髮量不足,也無須傷感,此時的貴女們已有了以假髮帛巾製成的假髻,雲鬢高聳不再是夢想。

除了貴女,宴會中的女伎亦為時尚中人。如有一女梳三鬟髻,即結髮如環,妖嬈生動。這種三鬟髻有空靈飄搖之感,彷彿仙子,它將在三百多年後的南朝再次風靡,並被加以飛天紒的美名,宋文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發,抽其鬟直向上,謂之‘飛天紒’,始自東府,流被民庶”,時尚之輪迴,此之謂也。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貴女及女伎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貴女中也有以頭巾為飾者,如這幾位貴女的頭部顯示為白色,按考古報告的說法,便是戴了白色布巾。頭巾為漢代女子所常用,兼有裝飾和禦寒之用。《後漢書》中記載,因“時且寒”,曹操賜給蔡琰“頭巾、履、襪”之屬。而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擎燈侍女頭上便戴有頭巾,可為具體一證。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長信宮燈宮女頭部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端詳了頭飾之精,再看華服之美。

西漢女子多著曲裾深衣,宛轉束裹,有拘束之感,而東漢風氣一變,女子多著寬袖大掖之衣,流風迴雪之裙。畫中貴女便以上衣下裙的衣著為主。上衣者,廣袖大襟,或以石榴紅,或以鴉雛色,寬博的衣緣飾以繪繡。這種大袖衣,可能是史書中所稱的諸於。當年,王政君就是因為穿一身絳紅緣的諸於,被時為太子的漢元帝相中的,“是時政君坐近太子,獨衣絳緣諸於”。顏師古注曰:“諸於,大掖衣。”諸於服之在身,翩翩然若神仙。日後王政君成為皇后、太后,這幸運的諸於衣想必被宮中女子們一再追仿吧。

貴女們的下裙,繫於腰間,逶迤於席上,可知裙襬頗大,或許已採用了襞褶的工藝。傳說中,西漢成帝寵後趙飛燕曾歌舞《歸風》《送遠》之曲,侍郎馮無方吹笙。忽然有風大起,似乎要將身輕如燕的趙飛燕吹起,“帝令無方持後裙。風止裙為之縐。他日宮姝幸者,或襞裙為縐號‘留仙裙’”。這雖然只是後人託名漢人的小說家言,卻可能也留下了一些歷史訊息。在爭奇鬥豔的漢宮中,為與廣袖之衣相稱,大擺褶裙應運而生,如此才能在風中翩然,更引君王注目。風靡之下,雍容華美的寬袖大裙成為東漢貴女時尚的主流。

與貴女們的華服相比,侍女們因要勞作,故其衣裝更顯簡樸,有著深衣者,有著上衣下裙者,但裙襬稍短不及地,往往要露出下袴的一小截來,如此才便利行動。

賓主既皆已安坐,侍女魚貫,奉上佳餚來。主人帳前有一長案,上列漆盤漆杯數十,杯盤中當有羹餚。河北滿城漢墓曾出土一鎏金漆案構件,即當為盛宴之用,可為畫中案之證。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鎏金漆案復原圖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至於此宴席上究竟有何珍饈美味,畫中難以辨認。但據打虎亭一號墓畫像石中的庖廚圖,或可一窺。

在一號墓東耳室壁上,侯府庖廚的景象清晰在目。其中一幅表現肉食的加工,廚中長橫槓上懸有各類肉,如雞、鴨、牛肉、牛心、牛肝、魚等,可見食材之豐富。烹飪方式也很多樣,把肉插進鐵釺、在炭火爐上炙烤,或投入敞口鐵釜中燉煮,亦可在甑中蒸。廚中肉香瀰漫,令人食指大動。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庖廚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畫像石

更有趣的是,侯府的食單中可能還包含了豆腐。這種在今日中國人食譜中已不可或缺的食材,其起源雖被追溯到西漢的淮南王劉安,但打虎亭一號墓東耳室南壁上的這幅石畫像,可能是最早的製作豆腐圖,畫中,有浸泡豆子、磨豆、過濾豆渣、點漿、上屜鎮壓等步驟,與後人所知的制豆腐方法幾無二致。故在這場盛宴中,貴女們還能品嚐到鮮嫩的豆腐呢。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制豆腐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畫像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漢代人在烹飪上已是造詣精深,天上地下的食材皆可經一番炙烤蒸煮後端上食案,《鹽鐵論》中描繪“今民間酒食,淆旅重疊,燔炙滿案”,其中例舉了幾種珍饈,臑鱉(燜燉甲魚)、膾鯉(細切鯉魚片)、麑卵(鹿胎)、鶉鷃(鵪鶉)、橙枸(以橙、枸杞所制的調料)、鮐鱧(鮐魚、黑魚)、醢醯(肉醬),見此,或許可以馳騁我們對貴女的盛宴上美味的想象。

有佳餚,則必以美酒佐之。畫裡,室中鋪一方席,席上有大腹敞口之尊數只,尊中可能分別盛有不同的美酒,漢代有黍酒、稻酒、櫱酒、甘醪等不同品種的酒,貴女們可擇而飲之。有侍女以勺從中舀之,再分別奉給嘉賓們。酒勺飾有花紋者稱為“華疏”。漢樂府《隴西行》曰“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所描述正與畫裡相應。嘉賓面前席上奉有漆盤耳杯,可各自享用。耳杯是漢代最常見的飲酒具,因兩側有執耳得名。畫中耳杯,內朱而外黑,故推測當為漆杯。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曾出土漆耳杯,有“君幸酒”款,為長沙國相利蒼的妻子辛追之物,可見漢代貴女飲酒當是風尚。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酒席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酌酒 河南洛陽西工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君幸酒耳杯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既為宴飲,豈能無娛目騁懷之樂?比起輕歌曼舞的優雅,雜戲幻術的驚悚顯然更能抓人耳目、攝人心魂。

雜戲之屬,中國古已有之,傳說中的暴君夏桀“收倡優侏儡,期徒能為奇偉戲者,聚之於旁,造爛漫之樂”,這所謂的奇偉戲可能就包含了奇絕驚怪的雜技幻術。而自漢朝向西域張開臂掖,西域奇士眩人被貢入宮廷,他們的奇技淫巧也將豐富中土藝人的想象力。漢武帝曾舉辦過一場盛會,“出奇戲諸怪物,多聚觀者”,作為重頭戲的中土的奇戲,令外國客們大為驚駭。到了東漢,雜戲幻術已成為民間重要且喜聞樂見的娛樂,在佳節盛宴中大放光彩。在張衡的《西京賦》所描述的長安勝景中,百戲最聚人氣,“臨迥望之廣場,程角觝之妙戲。烏獲扛鼎、都盧尋橦,衝狹鷰濯,胸突銛鋒。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那些扛鼎、爬杆、從佈滿劍刃的席中穿過、跳丸、飛劍、走鋼絲,驚險刺激的表演曾一次次令觀眾屏住呼吸。

因此,在貴女的盛宴上,酒半酣之時,百戲也將上演了。

填然鼓之,發而應節。兩位跽坐於席上的鼓手敲響了樂鼓,在鏗鏘的節奏中,兩位舞者翩然起舞。舞者身著短裙長褲,舞長袖,躡足欲踏於鼓上。因此,這段舞蹈很有可能是東漢蔚為流行的盤鼓舞。三國魏人卞蘭《許昌宮賦》曾有對盤鼓舞的描寫:“振華足以卻蹈,若將絕而復連。鼓震動而不亂,足相續而不併。婉轉鼓側,蜲蛇丹庭。”可見該舞便是在鼓聲的伴奏下,舞者於盤鼓上輕捷跳踏。而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舞者的臉上似乎還被畫成了猴面,可見此舞又有詼諧的調子了。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盤舞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盤舞 山東東平新莽至東漢墓壁畫

如果猴麵人的盤鼓舞讓人忍俊不禁的話,接下來的表演就使人目瞪口呆了。一位魔術師,著黑袍紅袴,蹬長筒靴,持一細長杆喇叭口的吹火器,只見他鼓起腮幫,猛地一吹,喇叭口竟然噴出了熊熊烈火,著實令周圍的貴女一驚。魔術師表演的是吐火的把戲。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吹火和頂棍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這種把戲,以大秦國眩人最為擅長,“大秦國俗多奇幻,口中吐火”,大秦即使漢朝人對羅馬帝國的稱呼。而東漢安帝永寧元年,撣國進獻的一位魔術師,也在朝堂上表演了吐火,令漢安帝龍心大悅,這位魔術師來自海西,也即羅馬帝國。不知這位在貴女的盛宴上表演的魔術師是否也來自遙遠的西方,或者曾受域外高人的指點?

吐火或許曾是最受人們喜愛的魔術表演之一,而熊熊烈火何以突然燃起,在令觀眾大呼刺激過癮的同時,自然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到東晉幹寶時,這個魔術的奧秘被破解了,“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餹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在道具中先藏有易燃物,取未熄的火種,用黍餹包裹起來,含在嘴中,反覆吹氣,火便騰地燃燒起來,然後觀眾看到的火,彷彿是從口中噴出的一樣。

魔術師旁邊女子,在表演一種平衡之術。她跽坐於地,手指輕捻一截小木棍,然後在木棍一段頂上另一截木棍,如此,竟然曲曲折折頂了四截木棍。貴女們的眼眸不覺睜大了,注視著那似乎顫顫巍巍的小木棍,而女子頂著它們,變換姿勢,小木棍竟然巋然不動,著實令人拊掌讚歎。

在笙樂奏鳴聲中,兩位紅衣短裙的雜技師在進行跳丸。有丸球十數被拋擲空中,如跳躍一般,雜技師眼疾手快地接住落下的丸球,又將它們繼續拋擲,如此,在眼花繚亂中,十數丸球竟然無一墜地!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跳丸 河南新密打虎亭東漢墓壁畫

在東漢,如何得體地舉辦一場貴女的盛宴

跳丸 山東濟寧喻屯東漢墓畫像石

跳丸也是漢頗為代流行的雜技,在漢畫像石中比比可見。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莊子》中曾經記載了一位跳丸達人,“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注云:“市南宜僚善弄丸鈴,常八個在空中,一個在手。楚與宋戰,宜僚披胄受刃于軍前,弄丸鈴,一軍停戰。”這位市南宜僚竟然能一個人同時舞弄九個丸鈴,其精湛的技藝令劍拔弩張的交戰雙方都忘乎所以,可謂技近乎神矣。而大秦來的雜技師也對跳丸很在行,據說可以同時“跳十二丸,巧妙非常”,但從跳丸的數量上來說,看來是計勝一籌了。

絕倫的表演激起了貴女們的熱情,也將盛宴的歡悅氛圍推向高潮。在鼓樂交作中,賓主一再舉杯為壽。她們的丈夫在朝堂上可能有過的隔膜和誤解至此似乎都煙消雲散了,笑靨、歡語在觥籌交錯間顯得真誠如斯。令君明白,她所想要得到的,已經得到了。


曲終人散。

在許多年後,令君還會回憶起那日的盛宴,清酒在耳杯中的微顫,珍笄在燈光中的耀眼,吹火魔術師噴出的熊熊烈火,跳丸雜技師拋起的歷歷丸球,還有猴面舞者的詼諧引發全場的捧腹大笑,想到這些,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揚了。

而此時此刻,她生命中的波瀾都已平息了。她的丈夫已於數年前去世了,在他生命的盡頭,獲得了人臣所能獲得的極高殊榮,光武帝親自弔唁,追封則鄉哀侯,食邑二千六百戶,其子昱嗣侯爵,而她自己也被賜予高貴的封號,受到滿朝舉家的隆重禮遇。此生,她想,恐怕也再無遺憾了。

在偶然的聽聞中,她得知朝堂上的風雲詭譎、驚濤惡浪依舊,繼侯霸之後為大司徒的韓歆、歐陽歙、戴涉相諸人,要麼因罪自殺、要麼下獄論死了,“自是大臣難居相任”。聞此,她也只能長嘆。


眾人所不知道的是,那日盛宴散後,她單獨留下了表演平衡術的女子。在鎏金高足燈臺漾出的昏黃燈光中,女子再一次將纖細的木棍一截一截地頂上。

令君凝視著那彷彿顫顫巍巍的小木棍,不覺中,竟然淚下潸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