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是独子,哪来的嫂娘?

历史上的包拯,干过出彩的事也就断过一个杀牛案,没拿过治所的土特产,给皇帝脸上喷过唾沫星。

而在公众的印象中,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形象,如果包公称第二,无人敢争雄。说到清正廉明的典型,也是无出其右。

那么包拯的原型和艺术形象为何有较大的差别?

包拯是独子,哪来的嫂娘?

最脍炙人口的包拯形象,莫过于大义灭亲,铡了嫂娘的骨肉包勉。嫂娘的出现,说明包拯自幼失去双亲,由嫂子抚养成人。

而真实情况是,包拯的父亲包令仪进士及第,官至尚书省虞部员外郎。包拯29年中进士,同年有著名的王尧臣、韩琦等人。

戏剧《狸猫换太子》中包拯的形象也很出彩,事实上,包拯中进士是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天圣十年太后刘娥就已病逝,而包拯是在中进士的十年后才出来做知县,跟刘娥也就扯不上关系。

包拯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兼任建昌知县,可人家很低调,说父母年迈,要赡养老人,等老人过世后再出来为官。

没有接受朝廷任命,放弃大好前程去孝亲,这个举动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是可圈可点的事,仁孝的形象一下子就树立了。

包拯回家侍奉老人,在老人去世后又守孝三年,前后总十年。宋仁宗景祐四年,他赴京报到,被任命为天长知县,此时快40岁了。

在天长县留下的唯一事迹是,有人报案说自家的牛舌头被人割了。那个年代没有摄像头,举证就很麻烦,在场的人意识到侦破难度不小。

包拯听了报案人的陈述后,对报案人说:“牛没了舌头也就活不成了,干脆把牛杀了卖肉,破案的事慢慢来吧。”

打发了报案人,包拯也没布置破案的事。到了第二天,有人举报前一天报案的那个人杀牛。按照宋朝的制度,老百姓私自宰杀耕牛是要判重刑的,因为耕牛是当时的主要劳动力。

包拯立即黑着脸问举报人:“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头,还要举报人家?还不从实招来!”

这个人只好承认他与报案人有仇,割牛舌头是为报复。当看到报案杀了牛时,联想到报案人被惩处的样子,兴奋不已,赶紧跑来报案。

上任不久,轻而易举就破了杀牛案,在当地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包拯断案如神的形象在大宋朝就传开了。

包拯是独子,哪来的嫂娘?

断案是一个方面,包拯在工作岗位上的成绩还是很突出,在宋仁宗庆历元年的时候,已经被朝廷提拔为端州知州。端州是著名的端砚出产地,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历代被文人骚客推崇。

地方有特产是好事,能为当地增加经济效益,有时也是坏事,当地政府除了每年上贡规定数目的端砚外,还得私底下强征超过上贡数目十倍的端砚,用于贿赂朝廷官员,令老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到任后,下令除贡品外,一律不准多征。他任期满后,没有带走一方端砚,包拯清廉的名声又被传开。

庆历四年11 月,在御史中丞王拱辰的推荐下,包拯出任监察御史里行,类似于监察院派驻地方的监察人员。从此,包拯走上了言谏官的路子,在朝廷树立了敢于直谏的形象。

到皇祐元年的时候,宋仁沉溺后宫的老毛病有所抬头,张贵妃被宠得无法无天,私下敢搞皇后礼仪。

张贵妃父母早亡,有个叔叔叫张尧佐,是进士出身,在地方做小官。张贵妃为了制造出身名门、娘家显赫的形象,要求仁宗给张尧佐加官。

之前仁宗已经把张尧佐越级提拔为三司使,成了“计相”,职位仅次于宰相。可是张贵妃还不满足,逼着仁宗给张尧佐再升职。

张尧佐当三司使,谏官们一直反对。不管怎么反对,仁宗就是不理,逼急了只好耍赖皮,努力维护张尧佐的位置。

后来,仁宗被张贵妃的枕边风吹酥了,还要给张尧佐升职,再升就到宰相级别,着实不好办。

有人建议,给个“使相”的荣誉头衔,虽然没实权,但身份有了,薪水涨了,谏官们也不好反对。仁宗一拍脑袋,好注意,为了讨美人心,荣誉头衔嘛,要弄就往大了弄,一下子给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大荣誉衔。

这下炸了锅,已成谏院院长的包拯说:“陛下当了三十年的皇帝,没干过什么傻事,怎么现在干了这种对上违背天意,对下违背民意的事。希望陛下赶紧收回旨意,让张尧佐去地方平安度余生吧。”

仁宗很强硬,说什么都没用,说急了喊退朝,包拯冲上去堵住不让走,说到激动处,唾沫星子喷了仁宗一脸,仁宗也不擦,摆脱后逃到后宫,当着张贵妃的面用袖子擦脸,意思是我他妈容易嘛!为了你叔的宣徽使,我都成这怂样了。

对于这个事,言谏官廷争面折,虽然没什么结果,但包拯直谏的事例被人们津津乐道,而在这个事上,谏官唐介以死相搏,最后被贬为英州别驾,可唐介的名气比起包拯来还是望尘莫及。

包拯是独子,哪来的嫂娘?

皇祐四年3月,包拯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河北转运使,大家熟知的包龙图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句很著名的戏曲唱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是包拯于宋仁宗至和三年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事”,也就是当时的首都一把手。

包拯在开封府期间,为官清廉,执法不避权贵,后世好多演绎包拯的故事,都说在开封府,但他在开封府只干了一年半,历史记载的重要功绩是整治违章建筑。

包拯后来升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成为最高级别的检察官。最后做到三司使、枢密副使,成为宰执大臣。宋仁宗嘉祐七年逝世,享年64岁。

宋仁宗的几个儿子早夭,有个养子,所以,仁宗最头疼事就是关于立太子的事,而言谏官最爱提这个事。包拯在权御史中丞的位置上曾对仁宗说:“东宫一直虚位,好多大臣不停地向陛下建议立太子,臣不明白陛下为何一直下不了决心?”

仁宗听了包拯的话反问:“哪你想立谁?”当时把包拯吓得够呛,不过他的反应也快,答道:“臣是为大宋的万世基业考虑,陛下问臣想立谁,看来陛下不信任臣。臣现在七十了,又没有儿子,还用为后人求福吗!”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与仁宗的谈话中自称70,实质上说这话的时候他是60岁,可能是史家的笔误。

年龄的笔误是另一回事,主要是他提到没有儿子。包拯的儿子包繶20岁时去世,当时包拯46岁,所以包拯60岁时说自己没儿子。事实还有一个没被他承认的小儿子。

包繶是在婚后第二年去世的,夫人崔氏在他去世后生下了儿子包文辅。对包拯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

包拯看儿媳这么年轻就守寡,想让她改嫁,还托人给儿媳做工作。可崔氏是个节妇,认为生是包家的人,死是包家的鬼,愿意在包家侍奉二老。

崔氏执意不改嫁,而让包拯更加悲痛的是,他的孙子包文辅5岁早夭。没了孩子的崔氏,从此,一心侍奉二老,留在了包家。

包拯是独子,哪来的嫂娘?

包拯60岁,给皇帝说自己没儿子时,凑巧他的一个媵妾怀孕了。媵妾就是跟大老婆一块嫁过来的女子,地位低的叫陪嫁丫头,还有一个身份就是主人的妾。

媵妾怀孕了,对于无子的包拯来说,应该是天大的喜事,可这时候包拯不但不承认“小老婆”怀孕的事,还将媵妾赶回了娘家,这也是个至今未解的历史谜团。

也许是包拯认为自己这把年纪还能让媵妾怀孕是不可能的,有点失面子,总之媵妾回娘家后生了个儿子,取名包绶。1973年包拯的家族墓群被发现,墓志的出土,证明确有其事。

当崔氏知道包拯的媵妾生子后,把这个孩子悄悄领了回来,自己偷偷抚养。包拯64岁去世时,包绶才5岁,也就是说儿媳妇是小儿子名副其实的嫂娘。

崔氏守节抚养包绶的事迹后来惊动了朝廷,崔氏去世后,被追封为永嘉郡君,由大文豪苏轼亲自撰写了旌表。

嫂娘这个事,不知道怎么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包拯的头上,也许那时对有职位的男子尊称公,包拯父子都被尊称为包公,可能是包拯名气太大,传久了就被张冠李戴。

包拯一生的主要事迹还是以廉洁公正著称,能替老百姓鸣不平。在戏剧和小说作品中,有支持包拯的皇太后和宰相王延龄,其实都是虚构人物,而事实上王延龄也有个原型,他就是包拯的同年,宰相文彦博。

包拯和文彦博关系亲密,以至于包拯去世,包绶长大成人后,文彦博将一个女儿嫁给了包绶。

所以说,一个清正廉明的人,要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长期生存,没有皇帝的勇于纳谏不行,没有权臣的鼎力支持也不行。

包拯除了自身的素养出众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遇到了一个好皇帝,碰到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同朝为官,还有自己的同年,韩琦、文彦博、王尧臣、吴育、吴奎等相伴左右。

对于包拯,在宋代就有他的故事流传,但不多,而到了元代,因政治黑暗,老百姓渴望清官的出现,特别是元杂曲的流行,有了塑造“包青天”的载体,将包拯的形象不断艺术加工,最后简直成为可上天入地的判官。

这是老百姓呼唤清官,期待清明政治的体现。通过近代小说和当代影视作品的进一步刻画,“包青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包拯成了正义和智慧的化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