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别人对你的期待,也许正是把你一步步推进深渊的黑手。

从小到大,我们被很多人期待,父母,老师,长辈,同学……但是,有些期待真的不应该存在。

听过这样一件事情,夫妻两人都是大学里的老师,丈夫脾气相对来说比较暴躁,对待孩子总是批评式的教育。

而妻子相对来说较为温柔一些,但是妻子内心深处非常的清楚自己的性格。

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虽说平时不会批评人,见到人总是会说一些讨人喜的话,但是她自己清楚地知道,她的内心深处是比较反感的。

所以妻子感觉两个人都不适合带孩子。妻子决定给孩子找一个保姆,要求有一点,那就是必须要真心喜欢自己的孩子。

保姆看到自己孩子的第一眼,那种对孩子的喜欢从眼神中能够明显的感觉到。

虽然保姆的文化不高,但是对于孩子的喜欢是真心的那就足够了。现在孩子不仅从最高学府毕业,而且还进入美国最顶级的高校深造。

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虽然故事很平淡。但是妻子的做法却是令很多人钦佩。不仅仅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认知,更因为她对于人性的认知。

若是你对孩子能够真心地夸赞五千字,那孩子就会从你那里得到自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一定要是真心的夸赞。孩子也是有非常强的感知力的。

很多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看似对于孩子是慢慢的积极地期待,表面看去会带给孩子积极的引导,但是从潜意识层面来说,带来的却是满满的负面期待。

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潜意识层面不仅仅带给孩子负面期待,同时还表现出父母对于自己的自恋。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比如说,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但是每次他发现自己的孩子悲观的时候,总是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悲观呢?你应该乐观一些。

这件事情,一方面表现出父亲本身应该也是一位悲观的人。

因为人们总是被那些与自身相似的事物所吸引。另一方面,他在无形中放大了孩子悲观的性格。

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本来孩子只是因为一件小事而伤心一下,很快就可以调节过来,但是被父亲看到以后,父亲把他悲观的表现又给说了出来。

这样在孩子的心中就会留下一道痕迹,原来我是一个悲观的人!而父亲的自恋从何而来呢?

因为父亲感觉我应该生出来的孩子会比现在的你更优秀一些,他应该是一个乐观的人,毕竟我每天都在教导他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父亲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更优秀,换句话说不就是在证明父亲感觉自己比孩子强?

不是说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会被“期待”所掩盖。

若是父母能够分清楚什么是“喜欢”,什么是“期待”的时候,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会是真正的“德才兼备”,而不是外表成功,而内心自卑的人。

父母的期望,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自恋?

坚持,向上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