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企業持續改進,何去何從?

航空企業持續改進,何去何從?


荊棘當道步難行

“後發優勢”、拼搏的精神,讓我國的航空工業技術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縮短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4代機技術掌握者。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下一步都在瞄著如何從有到優,一方面是技術的成熟度提升,一方面是如何降低管理難度,實現大批量的生產和成本的降低,將技術更好的用於實戰。

曾有專家說過,中美航空工業技術上差了10年,而管理上差了50年,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國內航空企業浪費嚴重、庫存堆積、延期交付、生產前松後緊的情況確是普遍現象。無論集團公司,還是企業自身,都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試圖擺脫原有依賴於技改、大幹等傳統手段的方式提升產能和交付能力的現狀。5s、精益、六西格瑪、平衡記分卡、架構、系統工程,無數的理論和方法都在或主動、或被動的引進了進來,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面臨很多挑戰。

面對內外部壓力,在持續不斷的梳理、優化、改善中,很多企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惑。例如,方法工具這麼多,如何篩選稱心如意的法寶呢?有沒有一招制敵的方法工具?推進了這麼多的方法工具,為何成效不大?為什麼管理的變革這麼困難?面對著一步一坎的現狀,我們在推進改善的過程中應該何去何從呢?

需求為先依實情

我國航空工業經過了60年的發展,研究所、主機廠、配套廠、供應商全國遍佈,不計其數。由於起步不同、產品特點不同,各企業的發展水平也不盡相同,一些企業認識起步較早,加上軟硬件、政策條件的支持,早一步走上了以管理支撐技術,以技術帶動管理的良性循環;而一些企業起步較晚,或一些條件的不具備,仍然以較為傳統的方式運行。有些企業的部分車間已經實現了數字化的初步建設,逐步的在深度數字化,甚至是向智能化上發展,而有些企業則停留在1.0-2.0之間,考慮著如何將作業標準化、流程固化。因此說,不同企業,甚至不同車間,面對的問題是不同的。

任何理論、套路都不是絕對的,需要有一定的宏微觀背景作為前提。不同現狀下的企業,需要依據自身情況將好的理念實踐,實現本地化、標準化,而不是直接複製粘貼,企業需要抱著懷疑的態度看待事情,不要試圖用固有的方法解決每一個問題,尤其是新的問題。以現在比較流行的工業4.0、智能製造的研究和實踐為例,其本身就是一個不成熟的課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也沒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完全複製。如果一個企業,當前狀態下沒有ERP系統,沒有MES系統,仍需要大量人力進行操作、統計等作業,那更應該解決的是如何將系統流程梳理、固化並驗證,讓工作合理化、簡單化、精準化,逐步擺脫人為的干預,為信息化上馬奠定基礎,而不是短時間內硬性的對標標杆企業去減少崗位;如果當前狀態下,大量的操作依然依賴於工人的經驗,工藝人員不瞭解現場,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波動,那更多的任務應該是建立標準化的工藝、標準作業指導書、建立程序/刀具庫、建立產品病歷本等,而不是去追求零庫存,更不用提喊出短時間內建設智能化車間的口號,水中撈月。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是核心,繼而才是什麼時間解決、如何解決、誰來解決等問題,一些目標和口號很完美,但不一定適應於企業當前的狀態。一言以蔽之,結合未來發展方向的基於當前SQCDP等關鍵能力提升的實際需求,是驅動企業管理創新、持續改進的第一驅動力。

航空企業持續改進,何去何從?


咬定青山不放鬆

精益、六西格瑪、TQM、平衡記分卡、成熟度、架構等等,這些方法無論是從宏觀理論層面,還是從微觀技術方法層面,都是成熟模型,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最終要的是兩個字——堅持。

豐田1937年提出JIT的概念,直到1950年大野耐一參觀美國工廠,才由超市的補貨,啟發出看板生產的信息傳遞模式,而直到70年代的全球危機,才逐漸顯示出豐田模式的威力。豐田花了40年的時間,由百廢待興,發展壯大到一個全球化的標杆公司。

1981年摩托羅拉喊出5年內有10倍的質量改善,1987年才總結方法,創立了六西格瑪管理,繼而在次年獲得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

在需求明確後,所有的理論都是方法、工具,解決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如何做到的更有效率、更全面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學管理、精益、六西格瑪、德魯克、稻和盛夫、TOC、TQM、零缺陷等等經典理論,並沒有特別嚴格的界面,各自互相支撐,互相啟發,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目標的服務工具。在江湖中流行著一句話——會一萬招,不如把一招練一萬遍,在目標需求牽引下,認定了一種方法,即需要舉全企業之力沿著這條路堅定的走下去,在探索中摸索和應用,披荊斬棘,不斷轉化成為自身的運營管理體系,同時也能夠培養一批相關管理、技術人才,若干年後,再不行的企業也會在某些領域有所成就。

航空企業持續改進,何去何從?


高層支持穩如鍾

管理方面的改進,更多的是改變大家固有的觀念,依託於人的意識轉化,單靠一兩個點的質變無法解決實際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比技術的改進難度更大。因此,領導的支持和堅定就更為重要。

在個別領導心中,批准了某些方案、活動,或者說沒有否定掉所有的活動,就是最大的支持,但對於持續改進這樣的一場變革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高層領導不僅要有政策的支持,讓聽見炮火的人發號指令,更需要親自參與到改善活動的團隊中來,甚至作為實施者身體力行的加入到改善活動當中,努力讓自己成為聽見炮火的人。

全員參與共轉型

多年以來,很多企業一直處於生產放權給基層單位/員工,而指揮、考核抓在頂層人手上的矛盾之中,在很多企業改善、改革的過程中,也糾結於究竟是精英驅動還是全員驅動的模式。實際上,在航空行業60年發展模式的大背景下,中基層人才在多年的實踐中積累了無窮無盡的想法和經驗,需要企業發揮精英式的引領性作用,將基層人才的知識經驗進行整合,更好的服務於企業的發展需求和目標。但是實踐中,很多企業所做的改善提案、班組建設等全員參與活動,缺少相應的目標引導,缺少公平、透明的判定標準和鼓勵機制,更缺少高層的大力支持,全員參與僅停留在了責任和義務層面,沒有與實際工作真正結合。比如,噴漆作業是否真正的為員工職業健康著想,做了作業空間隔離?過重的搬運,是否提供了匹配的省力工裝器具?精細作業的座椅高度、角度是否合適?如果沒有站在員工的角度,忽略一些小問題的解決,讓大家覺得是負擔,與崗位內容相脫節,那麼相應的,企業改善,則成為了員工口中“他們的改善”。

不積跬步莫談行

我國的航空工業事業發展多年,在這個由快催動到由質催動的轉型期,遺留的很多傳統方法,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如前文講到,有些企業多年發展依賴的是在某些崗位上的能人,而非公司的公開化的合理制度和規範,隨著人員的退休、信息量的增大,逐步顯示出了不適應性。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回過頭來搞好基礎能力建設,比如生產/採購基礎數據的收集、基礎管理責任的劃分、計劃的投產原則、產品配套表/定額正確性的核對,甚至是庫房的賬物一致等。很多人不屑於做這些基礎性的工作,首先見效慢,短時間內很難見效果,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工作,其次當前生產任務緊急,基礎能力工作往往都排在了重要但不緊急的維度,大家更願意關注於眼前,而非長遠,最後大家已經習慣於這種模式,互相“幫襯”,不願意暴露問題,出現問題後第一句話是以前是怎麼解決的,秉承的原則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法不責眾。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好飯不怕晚。精益裡面有帶人字旁的自働化的概念,都是為了及時發現問題,無論多小,都要停下來問5個why,直到確保問題不再發生,絕對不讓一個馬掌釘的脫落導致一場戰爭輸掉的事情發生。適時地停下來是必要的,需要將那些臨時性措施遮掩過去的問題適時暴露出來,系統性的總結,從一點一滴做起,尤其是那些看起來不顯眼的一些小事,走好每一步——停是為了不停,慢是為了更快。

總而言之,企業的持續改進是一個大議題,需要各方努力,也需要系統性的思考,處理好未來與現狀關係的發展方向問題,處理好參與者的心態問題,更要處理好切入點的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國的航空行業有著自己的特點,面對著獨特的國情,無論是管理,還是技術,我們在當前實踐上無處可以抄襲,也無法抄襲,但也不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事實證明,吸星大法和金鐘罩鐵布衫都不是良策,唯有藉由北冥神功充分汲取各方精華,以易筋經加以凝練和落地,再用斗轉星移催動出來,才能真正的為我國航空企業的持續改進提供動力。

本文轉自融融網。嚴禁侵權。轉發需備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